(麗江師范高等??茖W校 云南 麗江 674100)
當代體育正向著多元化發展,高校多元體育文化的并存、融合、創新、發展,使得校園體育更加豐富多彩。多數大學生按照各自的需求,選擇不同的體育活動,校園生活變得充實而具有活力。然而,少數民族大學生作為一個特殊的群體,深到民族傳統文化的熏陶和影響,在體育學習和生活中,會不同程度地遇到文化上的諸多沖突和迷惘,面臨著文化適應與角色選擇,是作為旁觀者被動參與者,還是作為主動積極的學習者,或是作為多種體育文化的融創者?本文通過對納西族大學生在多元體育文化中角色選擇行為的調查,對少數民族大學生在多元體育文化中融創角色的形成與期待進行分析。
本文對納西族大學生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學習現代主流體育文化的過程進行調查,研究少數民族大學生融創角色的定位、形成過程,以及融創角色的期待與未來發展。
本文以云南高校100名納西族大學生為研究對象,了解他們在高校的體育文化學習情況,觀察他們對不同體育文化的融創過程。
(1)訪談法:主要訪談納西族大學生步入大學校園之后,所面臨的體育行為方式的變化歷程、心理體驗,以及對體育文化融創角色選擇的態度。在訪談之前,先進行訪談計劃的研究設計,使用錄音設備記錄訪談內容,在訪談之后,對訪談資料加以整理,確保訪談內容的系統性和真實性;
(2)個案研究法:對特定的幾個納西族大學生進行跟蹤調查,了解個體在接觸多元體育文化中的行為表現;
(3)問卷調查法:對納西大學生群體,采取真實性問題和態度性問題相結合的方法,同時注意與訪談法的互補,問卷答案設計主要是開放式答案。問卷發放100份,通過納西族學生社團采取隨機方式調查;
(4)觀察法:對納西族大學生在校園的體育行為的觀察,對他們的行為情感進行音像記錄。
融創是對不同文化的學習中進行對這些文化的融合、創新、重構的過程。納西族大學生大多來自于滇西北納西族聚居地區,其成長過程主要以本民族文化為背景,純樸豪爽、團結互助、崇尚體育,生活中時常表現出其民族的特性和傳統價值觀。他們在受到多元體育文化的熏陶和啟迪的同時,對自己本民族體育文化的意識也不斷覺醒。他們向往現代體育項目的學習,也崇尚自己民族的體育文化,在這個過程中出現的文化的沖突和迷惘,推動他們選擇體育融創角色,即少數民族大學生在吸收、接納、適應和傳播現代主流體育文化的同時,自覺將本民族體育文化遷移至大學生活,通過融入現代體育元素和形式,來提升民族體育的品質,以更好地繼承、傳播民族體育文化。
選擇融創角色,少數民族大學生就需要學習現代體育項目的知識和技能,了解和挖掘本民族的體育文化,對本民族體育項目有著創新的熱情并融合所學的現代體育文化知識對其進行融合創新,以現代的形式展示于大學校園。這個過程體現了新一代少數民族大學生的民族認同感和民族內聚力,在現代主流體育文化的強勢影響的環境下發揮自己的智慧和創造力,為本民族文化的發展尋找新的出路。由此,少數民族大學生在多元體育文化中理想的角色定位為“融創角色”。
對體育融創角色的形成過程的調查,主要運用訪談法和觀察法,下面是幾個個案近兩年觀察和訪談記錄資料的整理:
個案1:學生甲,男,體育教育專業2018級,麗江玉龍縣人。
他來自麗江納西村寨,大一時曾多次逃課,經常在節假日返家,除了足球外,在體育學習上抵觸情緒很大;大二時返家次數減少,往往與老鄉聚會,與老鄉一起通過“打跳”活動自娛自樂,曾組織“打跳篝火晚會”、“同鄉足球賽”來慶祝南非足球世界杯;大三時熱衷于收集家鄉納西體育原生態文化資料,并在校園里展示和傳播納西文化,組織“三朵杯足球賽”、“體育文化節打跳篝火晚會節目”,計劃在今年春節組織 “村寨民族運動會”,現已成為學校的“體育之星”。
個案2:學生乙,女,體育教育專業2018級,麗江古城區人。
她來自麗江納西村寨,剛來云南大學就喜歡上健美操,但學習健美操時縮手縮腳、表情僵硬、動作變形,很快產生了排斥情緒。在課外生活中更喜歡和自己的納西族老鄉一起進行納西打跳,表現的積極熱情,動作也是自信舒展。后來運用情景法想象自己在打跳是的氛圍,努力使自己進入學習健美操的狀態,開始體驗健美操運動的樂趣,完成了大眾健美操的通級考試。近一年來,她仔細鉆研,將“納西打跳”與健美操結合起來,創編了“納西民族健美操”、“打跳啦啦操”等,分別在迎新籃球賽、運動會開幕式、體育文化節上進行表演,受到很大的關注。
個案3:“天雨流芳”納西研習社(群體),學生社團
作為云南大學第一個民族社團,具有近20年的歷史,通過開展各種文化活動聚集納西學生,同時致力于納西族學生與其它民族學生、以及附近社區的交流與合作,廣泛傳播納西文化,多次開展 “納西足球”、“打跳篝火晚會”、“納西時裝表演”、“納西文化論壇”、“三朵節民族舞會”等活動,讓人感到耳目一新。
通過對納西族大學生體育融創行為的調查以及個案分析發現,融創角色的形成需要一個復雜而漫長的過程。
(1)沖突階段:從個案1可以看到,納西族大學生面對以現代體育文化為主大學校園,產生了陌生感和抵觸情緒,他選擇了逃避的辦法來減緩母體文化與校園文化之間的沖突。個案2同樣面對現代體育項目—健美操,內心產生恐懼和不安,動作僵硬、變形,進而自卑、彷徨,只好尋找自己的安慰—納西打跳,以增強自信,調整心理。兩個個案以納西文化為成長的背景,深受母體文化的影響,都表現出文化差異上的極大沖突,他們將母體文化與校園文化、傳統文化與現代時尚文化完全割裂,無法跨越這個鴻溝,在情感上出現強烈的文化自尊,需要自我調適;
(2)適應階段:個案1與個案2面對文化上的差異,經過長久的思考,都選擇了一種包容的心態,嘗試著從強烈的母體文化情結中尋找適合自己排解的途徑。個案1通過與同學的足球活動來慢慢適應校園生活,個案2則通過情境法學習現代時尚體育項目——健美操,兩人都學會了將兩種文化加以銜接與互補,藉以調整自己的矛盾和沖突。這種銜接和互補進一步增強了他們的信心,逐步地適應了現代校園文化生活(表1);

表1 納西族大學生體育融創活動體驗一覽表

表2 納西族大學生體育融創方式調查一覽表
(3)融創階段:在現代體育的影響下,納西族同學對民族體育的融創也得到了啟發,個案1表現出對母體體育文化的強烈反思,一方面他深入了解自身文化的不足與缺憾;另一方面積極利用現代體育的思維方式來操作與實踐民族體育活動,無論是組織“打跳篝火晚會”,還是參與“三朵杯足球賽”、“村寨民運會”,都表現出一定的創新意識;個案2則通過對健美操的學習和了解,啟發了她在納西打跳方面的規范化的教學形式,在社團和校園里進行納西打跳基本步伐的教授,她還把基本的步伐整理成教案走進課堂進行納西打跳的介紹;個案3作為一個民族群體,以極大的民族內聚力作為基礎,以強烈的民族責任作為動力,相繼創新、開展了“納西啦啦操展示”、“三朵節民族舞會”、“納西足球賽”等一系列民族體育活動。這些都充分體現了少數民族大學生吸收當代主流文化的同時,對本民族的特色體育文化進行融創的實踐活動。他們在對不同的體育文化進行了解和思考的基礎上,自主能動地對本民族文化加以創新和傳播。由于他們的融創行為,校園體育文化從單一逐漸走向多元,形成了多元體育文化氛圍,進而激勵他們自主選擇了融創的角色(表 2)。
少數民族大學生是少數民族地區文化傳承的主力軍,在高校校園里他們直接面對現代多元體育文化,融創角色的選擇成為他們文化調適的必然,這對于少數民族體育文化的挖掘和發展有著重要意義。文化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民族的興衰與其息息相關,作為少數民族大學生應該對本民族的文化傳承做出思想上覺醒和行動上實踐參與。期待更多的少數民族大學生對本民族的文化進行不同程度的融創發展行動。
(1)繼承民族文化,少數民族大學自覺地對本民族的體育文化進行挖掘和展示,繼承傳播民族體育文化;
(2)創新民族文化,少數民族大學生結合現有的民族體育知識,學習現代體育的表現形式和內容,對本民族的體育文化進行積極的創新重構,創新民族體育形式和內容,使其更好的被更多的人接受和學習;
(3)繁榮民族文化,少數民族大學生結合當地文化資源與環境,不斷地將新的體育文化形式與當地的體育文化融合,開展更加有效的文化活動,從而繁榮民族文化;
(4)服務社會文化建設,少數民族體育是民族地區社會文化重要組成部分,少數民族大學生以主人翁的態度對民族文化的積極參與和創新,有利于社會文化的建設和發展,推動民族地區社會的和諧與進步。
(1)體育文化的多元化是未來體育發展的趨勢,少數民族大學生在長期的體育學習生活中,逐漸確立自己擔當的角色,即融創角色;
(2)少數民族大學生融創角色的形成是一個及其復雜而漫長的過程,經歷精神文化、心理、情感等方面的種種沖突與迷惘,需要不斷地自我調適和探索,最終找到自己文化參與的方式,在多元體育文化中扮演融創角色;
(3)少數民族大學生的融創角色將持續不斷地得到發揮,在傳承民族文化、創新民族體育、繁榮和服務社會文化等方面體現他們的主體性和創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