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登程
(夏津縣人民醫院檢驗科,山東德州,253200)
臨床實驗室檢驗質量直接關系到了檢驗結果的正確性和準確性,進而關系到了醫院臨床疾病診斷和治療效果,由此可見,確保臨床實驗室檢驗質量的重要性。為了在評估醫院臨床實驗室檢驗質量的基礎上,對其提出改善意見來幫助其更好的開展臨床實驗室檢驗工作,有必要對醫院臨床實驗室檢驗質量進行專項檢查[1]。為此,本次實驗對我省50家縣級醫院臨床實驗室檢驗質量進行了專項檢查,分析縣級醫院臨床實驗室檢驗質量專項檢查的結果。
本次實驗組建5個專家組,對我省50家縣級醫院臨床實驗室檢驗質量進行了專項檢查,檢查醫院抽簽決定,每個專家組負責檢查10家醫院。
專家組采取的專項檢查方式有查閱資料、聽取匯報、現場考核、現場提問幾種,例如,現場考核內容有臨床形態學圖片判讀、“乙肝兩對半”盲樣檢測。縣級醫院臨床實驗室檢驗質量專項檢查從量體系(10分)、室內質控(32分)、室間質評(32分)、性能驗證與比對試驗(16分)、現場考核(10分)五項條目進行。
本次實驗選擇縣級醫院臨床實驗室檢驗質量專項檢查得分、縣級醫院臨床實驗室檢驗質量存在的問題為觀察指標。縣級醫院臨床實驗室檢驗質量專項檢查滿分為100分,分數≥90分為優秀,分數≥80分為合格,分數<80分為不合格。
縣級醫院臨床實驗室檢驗質量專項檢查優秀醫院30家,合格醫院18家,不合格醫院2家。該檢查結果表示,我省縣級醫院臨床實驗室檢驗質量總體較為良好,大部分醫院已經建立了臨床實驗室質量控制體系,并且檢驗人員具有足夠的檢驗質量意識和確保檢驗質量的專業水平,表示醫院的臨床實驗室能夠滿足臨床需求。并且,在開展專項檢查的過程中,可以發現大部分醫院檢驗科室主任的質量控制意識得到了明顯提高,能夠積極主動且清晰明確和專家組人員就臨床實驗室檢驗質量進行溝通。但是,在此次專項檢查中,也發現部分醫院的臨床實驗室質量控制意識和專業水平有待提高,部分醫院仍然存在臨床實驗室質量問題有待解決。
縣級醫院臨床實驗室檢驗質量存在的問題主要有部分實驗室的質量體系概念模糊,主要是部分中小型醫院和新建立的醫院,具體表現是SOP文件和管理文件分類不明確、管理層次不清晰、管理目標不明確、實驗室檢驗標準缺少實效性(大部分是2006-2010年版本的,甚至更早)、部分檢驗人員不熟悉管理文件、部分管理文件過于形式化、未設置實驗室檢驗質量檢查小組、實驗室檢驗質量相關記錄文件不全面等;部分實驗人員質量控制意識薄弱且技能欠缺,具體表現是實驗室檢驗質量控制意識和技能缺乏、實驗室檢驗質量控制工作開展過于表面化和形式化、不能按照管理文件和標準展開實驗室檢驗工作、對于是否違反管理文件和標準缺少判斷、不能及時有效采取失控處理方式、實驗室檢驗質量控制項目較少且不能確保實驗室檢驗質量的合格、實驗室檢驗質量控制數據不完善、部分實驗室仍然應用檢驗設備生產廠家設定值為靶值、實驗室檢驗質量數據造假、不能及時回顧分析問題實驗室檢驗質量數據、不能發揮監管小組的監管作用等;大部分實驗室參加的專業科目較少,本次實驗調查的大部分縣級醫院參加的專業科目均在3~6個之間,但是我省醫院臨床實驗室2019年共參與18個專業科目,其中,參加8個及其以上的醫院占據40%,在此基礎上,考慮到部分醫院仍然存在臨床實驗室檢驗質量問題,這說明很多醫院在專業科目參與及其檢驗質量控制上還存在不足之處,且其臨床檢驗質量尚不能得到有效確保;大部分實驗室并沒有實現規劃化管理,盡管當前我省大部分縣級醫院已經意識到了做好臨床實驗室檢驗質量控制工作的重要性,并且積極主動展開質量控制工作,但是大部分實驗室并沒有完全做到規范化管理,具體表現是沒有制定比對試驗程序和性能驗證程序、且不能掌握臨床檢驗正規操作方式及要求、不能針對新檢測項目和新檢驗儀器進行性能驗證報告、不能確保新檢測項目和新檢驗儀器操作的正確性和規范性、不能確保臨床檢驗結果的真實性和準確性;部分專業科目檢驗存在問題,具體表現為乙肝五項盲樣標本檢測失誤(未能檢測出應用了金標法的陽性標本)、沒有通過酶標儀得到檢驗報告、部分檢驗人員的形態學識別能力較低(不能識別基礎寄生蟲卵);部分醫院實驗室條件較差,具體變現是缺少臨床實驗室檢驗質量管理制度、沒有參與臨床實驗室檢驗質量評價活動、沒有采取任何的內部臨床實驗室檢驗質量控制方式、在沒有任何檢驗依據的情況下向臨床發送臨床實驗室檢驗報告等,這種情況很容易導致醫患糾紛。
縣級醫院臨床實驗室檢驗質量專項檢查工作的開展,能夠有效的檢驗出縣級醫院臨床實驗室檢驗質量及其存在的問題,并進行積極改進,同時形成對縣級醫院臨床實驗室的有效監管[2]。本次實驗結果顯示,我省縣級醫院臨床實驗室檢驗質量總體較為良好,但是存在個別醫院專項檢查不合格,并且還存在較多問題有待解決。
現提出如下臨床實驗室檢驗質量改善方式:我省各個縣級醫院臨床實驗室檢驗質量還需要進一步提高,這需要臨床實驗室不斷完善質量管理制度和體系,同時確保各項質量控制方式和臨床檢驗程序的可操作性、規范性、合理性、科學性;醫院需要提高檢驗人員和管理人員的臨床實驗室檢驗質量控制意識和專業能力,積極開展培訓工作,以此來實現臨床實驗室檢驗質量控制操作的日常化、規范化、標準化,同時提高檢驗結果的可比性和一致性,并且還要滿足同級醫療機構檢驗結果的可比性和一致性[3];需要提高縣級醫院臨床實驗室檢驗人員和值班人員的臨床形態學知識掌握程度,通過臨床培訓的方式來提高相關人員的操作能力和識別能力,以此來降低臨床檢驗誤診率和漏診率;各類醫療機構和各級衛生行政部門需要做好對縣級醫院臨床實驗室檢驗系統的檢測和維護工作,并且積極進行對比試驗,以此來確保新檢測項目和新檢驗儀器在臨床檢驗工作中的應用價值[4];各級衛生行政部門需要做好對縣級醫院臨床實驗室的檢驗質量專項檢查工作,針對其中發生頻率較高的問題進行統一說明和管理,及時發現所管轄范圍內縣級醫院臨床實驗室檢驗質量問題,并對醫院管理者進行教育和培訓,以此來提高縣級醫院臨床實驗室檢驗質量[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