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正軍
摘? 要:對于高中語文教學而言,古詩詞一直都是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文學歷史上的優秀文化沉淀。然而古詩詞時代背景歷史久遠,再加上文字形式太過簡單,對文化底蘊比較淺顯的高中生而言,鑒賞古詩詞難度較大,這就要求教師正向引導學生深層理解、厘清意象,典型分析、整合意象,深刻品味、鑒賞意象。對此,本文詳細分析了高中語文古詩詞意象教學路徑。
關鍵詞:高中語文;古詩詞;意象;教學路徑
古詩詞是高中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大部分高中生覺得古詩詞難學,是因為無法理解意象。立足高中生學習古詩詞的情況,下面,筆者以意象為切入點,詳細闡述實施古詩詞教學的路徑。
一、厘清文脈,緊抓文本特征
學生在初次閱讀古詩詞時,便會對文本形成整體感知,然后以詳細閱讀的方式,深入分析古詩詞的意象特性,觸景生情,掌握詩詞特性。通常來講,意象特征即古詩詞的專有形容詞或動詞,教師在學習詳細閱讀時,巧妙發現修飾詞,以準確找出意象特征。而意境構建存在一定特定性,例如同類型景物,在不同古詩詞中所呈現給人的情緒情感也大不相同,意境也明顯不同。許多詩人都是以此方式,轉變普通物象為意象豐富、聲形色態俱全的、富有生命力的詩歌。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高度注重意象特征相關信息,基于詳細閱讀角度,以轉換字或追溯詞語根源等方式,進一步分析探索古詩詞意象。
《秋興八首》作為高中語文第一首律詩,教師首先引導學生探究分析作者創作此詩的背景,并分析“玉露凋傷楓樹林,巫山巫峽氣蕭森”中“巫山巫峽、楓樹林、玉露”等詞匯特性。學生可在此發現和意象有關聯的修飾詞,例如“玉、凋傷”等等。通過查詢資料,由“玉露凋傷楓樹林”和“玉露凋晚林”類似點,面向詩句追本溯源,在課堂教學中引導學生逐字一一分析,合理設置問題,例如把“晚林”轉換成“楓樹林”的原因,學生在分析過程中感悟大自然的時序變化,并且其中的“傷”反映了三峽肅殺凄寒的宏偉意境,以此表達作者的情緒情感。所以,詳細閱讀古詩詞時,應細致入微,確保學生明確深入了解其中內涵,以逐字一一分析之后,與具體語境相關聯,從而獲取知識信息。
二、注重情境,感悟文本情感
彌補古詩詞的空白也是對于作者創作情感的一種深入分析。所謂古詩詞,實際上就像是一面鏡子,可以映射當時的情境,并向人們呈現豐富意象,這既是詩人的匠心獨運與臨摹寫實,也是詩人的想象與創造。然而在古詩詞文體的限制影響下,根本不能全面呈現出文本所包含的方位、時序、形態等相關細節部分。古詩詞意象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正向引導學生以聯想方式,進行古詩詞的情境再現,以此感悟藝術形象,提高審美水平。在古詩詞中,意象并非唯一性的,盡管只描述一個物象,也需要類比其他的意境,以此連接每句詩詞意象為意象群,生成一幅美好圖畫。因此教師需有機組合意象,引導學生再現古詩詞既有畫面。如此一來,不僅可帶領學生根據既有經驗加以聯想,從而還原,通過詩詞意境文字指引學生想象,調動學生學習興趣與熱情,還可就相關資源想象還原,通過網絡信息,為學生提供相關材料,指引學生自主想象。
三、親身體察,歸納文體情境
在古詩詞教學過程中,只是引領學生感悟作者本意并不可行,閱讀教學既是學生在接受文本,也是對于文本的空白彌補,以開展自主探究。學生學習時,還需要充分調動日常生活體驗,貼合作業建設的文本情境,以此拓展視野,實現文本與自我意義雙向構建。在古詩詞意象教學過程中,教師與學生需親身體驗觀察,引情入境,指引學生共鳴。以有效引導,使得學生進入情境,基于情緒情感體驗,將自身當作主人公,深刻體驗古詩詞所呈現的情感,或者以局外人角度,對人物主體或事物本質進行詳細分析,以了解文本主題,提高學習水平與能力。
《西江月》教學過程中,教師可引導學生猜測想象,假設自身就是作者,對此情景會產生怎樣的深刻領悟。然后以古詩詞詩句鑒賞,幫助學生感悟溪水潺潺與月色優美的意境,仿佛置身于空闊景致,聯想到作者被貶入獄,承受牢獄之災所引發的失意,以及回歸大自然之后物我相忘情懷的抒發,表達了作者樂觀豁達的人生態度,以此可實現學生拓展思維的發散。
四、深入研討,學習文體專題
在高中語文中,古詩詞意象教學十分注重學生間的協調合作,教師需規劃專題學習任務,以完成表達交流、整合鑒賞、梳理閱讀等相關任務,從而實現學生語文核心素養培養。學生在學習必修和選修教材之后,早已積累了豐富的詩詞意象相關知識,雖然知識鋪墊已相對充足,但是學生尚未形成整體古詩詞意象意識,意境整合能力相對匱乏。因此教師應構建古詩詞群文閱讀專題,緊緊圍繞中心,組織學生自主探究,并樹立古詩詞所蘊藏意象內涵,以此提高學生審美價值。
基于意象梳理關于四季的詩詞,根據學生聯想彌補畫面,以此由語言和形象層面,分析意象。教師還可以根據需要布置任務,即探索古詩詞季節典型意象,例如《望海潮》通過荷花呈現杭州欣欣向榮的意境;《涉江采芙蓉》通過荷花描述單純美好的愛情。基于此教師補充《詩經》“山有扶蘇,隰有荷華”意境,以小組交流討論,詳細記錄所學習的荷花意象的詩句,以明確主題內涵,實現專題學習目標。
意象在古詩詞中尤為重要,在實施高中語文古詩詞教學的時候,教師可以以意象為切入點,應用多樣策略引導學生感知意象,理解古詩詞內容,提高學習效果。
參考文獻:
[1]吳沛聰.高中語文古詩詞意象學習策略新探[J].文學教育(下),2018(10):72-73.
[2]田建紅.高中語文古典詩詞意象解讀教學研究[D].寧波大學,2018.
作者單位:山東省肥城市第二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