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雪
高中生物教學時,教師必須認識到傳統教學的優點,再將其與多媒體技術結合在一起,發揮二者的優勢,實現互補。
隨著信息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多媒體技術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技術已經逐步運用到高中生物教學中。多媒體技術的優點比較多,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幫助學生掌握重點和難點知識,所以,教師必須重視高中生物教學中多媒體技術的運用。
例如,在進行木本植物莖內部顯微結構教學的時候,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課件將顯微畫面投影展示出來,這樣能夠幫助學生更快、更準確地掌握相關知識。
在教學過程中應用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教師的教學理念起著重要的導向作用。教師必須能深刻理解和認識多媒體技術,才能合理、正確地使用多媒體技術。想要做到這一點,教師就要不斷學習和更新教學理念,掌握前沿科技知識,跟上科技發展的步伐。在進行高中生物教學的時候,多媒體技術的運用是非常重要的。教師在教學中應該合理利用多媒體,將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的作用充分發揮出來,改變傳統課堂的沉悶氛圍,讓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生物學習中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了,高中生物教學的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才會真正提高。新課程改革注重學生主體地位的發揮,將學生作為教學活動的重點。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學中運用合作學習策略,將差異性較大的學生放在一組,通過取長補短、優勢互補等形式,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讓學生在小組學習的過程中自由地進行學習和探討。另外,差異化的觀點是培養創新思維的重要因素,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學中運用合作學習策略,能夠促進學生積極發言,大膽設想,對提高學生的創新精神具有重要的意義。例如:在講解《基因和染色體的關系》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分組討論,引導學生大膽想象,假如基因與染色體有關系,會出現哪些現象呢?沒有關系,又會怎樣呢?這樣一來,學生就會大膽展開想象,通過學生的想法會發現很多有意義的問題,這對學生的自主能力和創新精神的培養具有重要的意義。
教師是高中生物教學課堂上的施教者,學生是教學課堂上的學習者,學生的學習活動和教師的教學活動形成了教與學的雙邊活動過程。在教學課堂上,教師要善于運用各種教學手段和工具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產生學習生物知識的沖動和熱情,使學生帶著充分的活力投入到生物知識學習活動中來,只有這樣才能有效提高生物課堂教學效率。例如,在生物教學課堂上,教師要善于利用多媒體課件播放與生物課堂教學知識相關的視頻和音頻文件,使學生盡可能多地通過多種途徑獲得更豐富的生物學科知識。另外最重要的是,教師要學會通過多種互動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例如,通過課前預留問題提問環節了解學生預習情況,通過在課中提出有過渡性的問題抓住學生的眼球和學習心理,不至于出現走神和注意力不集中的情況,影響教學進度;其次,在課程即將結束時,提出有總結性或者綜合性較強的問題,鍛煉學生的語言組織和知識整合能力,為以后的復習課打好基礎。總而言之,互動教學在高中生物教學課堂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作為高中生物教師有責任也有義務將互動教學的模式研究好,并且有效地應用于實踐中,從而為提高學生課堂參與度,激發學生學習熱情和活躍課堂教學氛圍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進而間接提高高中生物課堂教學效率和學生的學習水平。隨著國家經濟和科技的不斷發展,人們逐漸意識到了創新在日漸激烈的競爭中的重要性。只有創新才能夠進步,只有創新才能強大,只有不斷創新才能贏得最終的勝利。如今的國際競爭由過去的資源爭奪轉變為了人才和知識的爭奪,在經歷全球化的國際趨勢之下,國家之間的競爭日漸激烈,如何在舊有的資源和科技之上進行創新,成為了當今各個國家所致力做的事情。創新意味著進步,意味著發展,意味著更大的競爭力和成功希望,因此一個國家的創新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著這個國家的綜合實力和未來潛力。下面舉例來說明一下創新能力的重要性,以前鋼針的制作方法是由一個人單獨制作完成的,需要工作人員熟練地掌握每一個工藝和技術,對工人的專業技能要求較高,且生產率低。而如今,鋼針的生產是由眾多工人協力合作完成的,每一個人只操作其中的一個流程,最終完成鋼針的制作,使得生產效率提高至原有的幾百倍甚至千倍。由此可見,創新能力的確占有舉足輕重的重要地位,科教興國是我國的基本戰略。在高中生物教學過程中,如果能培養出學生的創新能力,那么對社會和科技的進步所造成的影響是難以估量的。
長久以來,在高中生物教學過程中,大部分的生物教學教師采用“填鴨式”的灌輸教學方式,沒有把學生當作教育的主體,而是通過自己的經驗和理解制定課程和教學模式,忽略了學生的真實需求,導致學生一直處于被動學習狀態,學習效率低下,課堂效果不明顯,甚至導致了學生的厭學情緒。而新課改明確指出,要真正把學生當作教育的主體,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因此高中生物教學教師在進行課程講解時,應該及時根據學生的需求和反饋調整自己的教學模式和結構,讓學生感到自身價值,認識到學習是自己的事,與此同時要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只有在這樣的教學環境之下,才能逐漸使學生具備創新能力,以順應教育改革發展的需要。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只有真正對生物學科知識產生了興趣,才能使學生主動地投入到生物知識的學習和研究中,提高學習效率,增強學生的生物素養,以達到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目的。因此,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就成為了高中教學教師應該考慮的問題。①把生物知識和現實生活相結合,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生物知識來源于生活,將生物知識與日常生活中的事例相結合,用學生切身感受到的生活小事來講解生物知識,激起學生對生物知識的主動探索,從而達到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目的。②構建輕松愉快的授課氛圍。長久以來,學生都是處于被動學習狀態,并非出于自身的愛好,學習氛圍壓抑,極大地降低了學生的學習效率,鑒于此,高中生物教學教師在授課時應當善于構造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使學生在輕松自主的學習氛圍獲取生物知識,達到優化課堂結構、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目的。③善于引進先進的教學理念和科技。隨著教育學需求的日漸膨脹,舊有的教學模式和理念已經明顯不能滿足當下的教學目標。
總之,高中教學教師應該打破傳統教學的束縛,勇于創新,積極尋求先進的教學理念,并善于運用先進的科學技術于高中生物教學中。比如多媒體教學、課外實踐等,讓學生更加清晰直觀地感受到生物知識的魅力,并激起學生的興趣,促使學生主動探索,更加牢固地掌握生物知識,達到提高學生對學科的興趣,推動高中生物教學發展的教學目標。
作者單位:貴州省威寧縣第九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