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端
(長治學院,山西 長治 046011)
一首優美的聲樂作品,不僅需要演唱者專業的演唱技巧進行潤色,還需要在情感的渲染中加強音樂形象的塑造,從而達到以情感人的藝術效果。不難看出,聲樂演唱中情感的滲透使演唱藝術的內部得到升華,使演唱藝術更具深沉的情感底蘊。基于此,演唱者在聲樂作品的詮釋過程中,需要恰當地滲透情感,融入豐富的情緒,注入深厚的感情,以此來加強音樂形象的獨特性,以及凸顯聲樂作品中的思想內涵和審美精神。這不僅是對聲樂演唱者綜合能力的要求,也是每個聲樂表演者的藝術追求和藝術目標。筆者結合自身多年的演唱心得和體會,對于聲樂演唱中情感的滲透和體現也產生了豐富的認識,并且進行了深度的思考,將自身對演唱中的情感滲透進行逐一的分析和總結。
每首聲樂作品都是在詞作家和曲作家的精心雕琢下形成的,在歌曲作品形成的過程中,不僅采用了專業的創作手段和豐富的技巧構思,而且融入了創作者自身深刻的思想和情感,奠定了聲樂作品不同的藝術風格。因而,演唱者在演繹聲樂作品的初期,就要全面解讀聲樂作品的詞曲內容,并進行情感的內化,才能在演唱中注入豐富的思想,加入自身深刻的情感色彩,實現聲樂演唱情真意切的藝術效果和思想境界。具體到演唱實踐環節,演唱者對于聲樂作品要展開細致分析,不能只是單從字面上去粗淺地解讀歌詞內容。而是從歌詞的深度意義上進行研讀,理解和挖掘歌詞的內在含義,體會詞作者歌詞中寄托的情感。還要結合曲作者的作曲構思,進行旋律線條的解讀,能夠在音樂旋律不斷締造的情境中,來加強音樂情感的層層滲透,賦予聲樂作品更為深廣的藝術空間和情感體驗。聲樂演唱者在對聲樂作品詞曲內容的釋讀和體會過程中,逐漸產生了深刻的情感認知,融入豐富的情感體驗,加以專業的演唱技巧去體現聲樂作品雋永的情感世界,才能真正實現聲情并茂的藝術效果。
一方面,演唱者要認真解讀歌詞內容,體會其中內蘊的文化底蘊和文化內涵,釋讀歌詞的思想和含義,準確的把握聲樂作品的思想主題和情感基調。比如在演唱歌劇《白毛女》喜兒的唱段《北風那個吹》時,對整個歌劇內容已經有了全面了解,此刻著重要關注的是這段聲樂作品中喜兒演唱過程中情感的對比。這個階段的喜兒內心的情感是簡單的,雖然家境貧寒,但是純真善良,對生活依然充滿希望。所以,從歌詞和曲調中能夠清晰地感受到喜兒在此刻鮮明的情感變化。演唱者在進行音樂形象刻畫時,要從歌詞和曲調中全面感受情感的層層遞進,突出演唱內容的主題思想,將喜兒的形象進行深刻地刻畫,與后期的藝術形象和情感巨變進行強烈對比。另一方面,要深刻體會歌詞的情緒變化,把握內在的情感色彩。顯而易見,聲樂作品中的詞曲內容,不僅是音樂與文學的高度結合,還融入了深刻的情感性和審美性。通過細致的音樂作品分析,來梳理每一個唱段、唱句中的情感內涵,才能運用豐富的演唱技巧展現聲樂作品的情感追求。
聲樂作品在進行一度創作時,只是將音樂符號和歌詞內容靜止地呈現在譜面上。演唱者再經過自身的二度創作將譜面上旋律、唱腔的內容進行轉換,賦予聲樂作品獨特的審美內涵和情感力量。因而,在聲樂作品的演唱過程中,演唱者運用豐富的演唱技巧,將音樂內在的情感展現出來,賦予了聲樂作品藝術生命力。首先,演唱者要注重對每一個樂句的專業性分析,能夠遵從詞曲作者的創作意圖,對不同段落樂句的斷句、呼吸進行合理安排。比如在較長段落樂句的演唱過程中,演唱者要注重氣息的自然銜接和連貫性,將換氣口的位置布置好,使內在的情感延綿不斷地延伸下來。在較短段落樂句的演唱中,最好不要隨意換氣,以破壞演唱的完整性,根據旋律的走向和歌詞的內容,融入豐富的表現手法,淋漓盡致地展現唱句中的情感。在每一個唱句的形成中,構成的要素是豐富多元的,音色的變化、旋律的走向、力度的對比等等,都會影響演唱的處理方式和技巧,也會改變情感的表達方式。尤其是呼吸方式的不同對于唱句的情感表達影響非常的關鍵,演唱者正確地處理樂句與呼吸之間的關系,才能完整地表達歌曲中的情感。
其次,在聲樂演唱過程中,演唱者要注意演唱速度的控制和調整,使演唱情感表達更加豐富。筆者在自身的演唱實踐中發現,演唱速度的變化對于音樂形象的刻畫以及音樂情感的表達影響很大。事實上,演唱者對聲樂作品的演唱詮釋,所運用的演唱速度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根據音樂旋律的走向和歌詞內容的表達進行合理調度,使聲樂演唱跌宕起伏,充滿變化。比如在聲樂作品《黃水謠》的演唱過程中,第一段音樂旋律舒展優美,具有很強的抒情性。演唱的速度較慢,音色柔和,情緒飽滿,以謠唱的處理方式,別開生面地描述了兩岸豐登的景象。第二段音樂旋律隨著演唱情感的遞進,音樂色彩轉為低沉,演唱速度放緩,將黃河兩岸群眾的凄慘生活呈現于眼前。在如泣如訴的唱腔下,在不緊不慢的速度下,將百姓痛苦的悲憤情感進行了豐富展現,與第一段音樂旋律中麥苗肥豆花香繁盛的景象進行了鮮明的對比。第三段演唱處理的速度介于第一段音樂旋律和第二段音樂旋律之間,演唱者在演唱的情感上也產生了一定的變化,慢與柔的演唱處理使演唱情緒達到了頂點,也使整個聲樂作品的思想情感得到了升華。
每一首聲樂作品的創作目的以及演唱效果不同,因而對于演唱中的音色呈現理解和要求也有所不同。所以,在演唱者的二度藝術創作過程中,對于演唱情感的滲透和體現也要時刻注重對音色的合理控制,通過豐富多彩的音色變化使聲樂演唱的情感更加充沛動人。在聲樂演唱過程中,演唱者需要結合音樂情感做出合理的音色調節,使音色的明亮與暗淡,低沉與高亢相互交叉,互相影響,以滿足不同的音樂情感訴求。比如在經典的聲樂作品《祝酒歌》的演唱中,營造了民族風情濃郁的場景,表達了少數民族真摯的情感。因而,整首作品充滿了歡快的曲調,高亢明亮的音色使這首聲樂作品充滿了情感的豐富變化,將少數民族群眾的熱情好客、豪邁大方的藝術形象的呈現出來。所以,在演唱處理這首聲樂作品時要時刻呈現音色的特點,使每一個唱腔都生動精彩,融入喜悅的情緒。而在歌劇《傷逝》子君的唱段《一抹夕陽》的演唱中,為了形象地塑造女主角不同階段的藝術形象,在音色的控制上更加體現出了抒情女高音獨特的演唱風格。因而,在聲樂作品《一抹夕陽》的演唱處理中,為了突出聲樂作品的戲劇性和抒情性,音色呈現出了強烈的悲劇性色彩,將子君內心痛苦的掙扎和情感的迷惘淋漓盡致地展現了出來。在這首聲樂作品中,將歌劇中的宣敘調和民族唱法進行了巧妙的融合,所以在音色的控制上要更具特色,既有西洋唱法豐富的抒情色彩,又有民族音樂特有的演唱技巧,賦予了聲樂作品生動的情感力量。
總而言之,歌唱作為人類抒情表意的重要方式之一,情感的表達是主要目的之一。每一首聲樂作品都融入了創作者豐富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所以在聲樂演唱者的二度藝術加工中,要加強情感的體現,實現思想的升華,將創作者寄予的深厚情感因子全面展現。因而,演唱者通過對聲樂作品詞曲內容的細致解讀和感悟,加上演唱處理中配合專業的演唱技巧,才能充分展現出聲樂作品蘊涵的豐富情感,賦予聲樂演唱更加獨特的藝術表現力。聲樂演唱中情感的滲透與體現,也會使聲樂作品的思想情感得以升華,給聆聽者更加深刻的情感體驗,實現精神上的共鳴,達到深刻的藝術熏陶。所以,注重聲樂演唱中情感性的挖掘,也能夠進一步提升聲樂演唱的實踐價值,賦予聲樂作品更為雋永的藝術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