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長虹
(長治學院師范分院,山西 長治 046000)
聲樂演唱技巧是發聲方法和歌曲藝術處理有機結合后的效果展現,歌曲演唱者通過對發聲方法、音色、音調、咬字等聲樂技術的融合,對歌曲進行有感情的表達,以此來達到感染聽眾的目的,使得聽眾能夠與歌曲產生共鳴。在合唱表演中,聲樂演唱技巧是基本功,也是達到合唱藝術最終目標的重要方式。因此,合唱團成員之間不僅需要具備默契的合作,每位成員還必須要掌握扎實的聲樂演唱技巧基本功,這樣才能夠將合唱歌曲進行極致的藝術表達,才能充分發揮歌曲的藝術價值。就這方面來看,加強對聲樂演唱技巧在合唱中運用的研究是非常具有現實意義的。
聲樂演唱技巧顧名思義就是唱歌時運用發聲方法和技能來表現音樂的一種聲音藝術,演唱者借助聲音的變化來體現歌曲情感的變化,聽眾也能感受到其中蘊涵的情感。在聲樂演唱技巧中,演唱者必須要掌握咬字、音色、音調、發聲、氣息的控制和情感的抒發,這些同樣也是合唱中的關鍵組成部分。在合唱的過程中,如果演唱者能夠對合唱歌曲中的聲樂演唱技巧、旋律和情感有著較好的掌控,那么必然能夠呈現出完美的歌唱效果。在合唱中聲樂演唱技巧的提升標準為合唱者能夠用比較適宜的方式,去表現出合唱歌曲的內涵和所抒發的情感。這就要求合唱者在每場合唱表演之前,對合唱歌曲的思想情感進行反復揣摩和了解,并根據自己的理解,用合唱聲部中和諧的聲音演唱方式來詮釋合唱歌曲,以此來實現通過聲樂演唱技巧展示合唱歌曲的藝術風格效果。
聲樂演唱技巧貫穿于合唱表演的始末,在合唱表演中占據著極為重要的位置,是影響合唱質量和效果的關鍵性因素。合唱者需要通過聲樂演唱技巧來對合唱歌曲的情感進行充分抒發,這樣才能夠更好地與合唱團整體聲部進行無縫的融合,激發聽眾的共鳴,并將聽眾帶入到合唱歌曲的情感當中,最終呈現出一場出色的合唱表演,獲得觀眾的認可[1]。合唱者需要通過高超的聲樂技巧來將自己對合唱歌曲的理解和詮釋向聽眾進行表達,以此提升合唱歌曲的藝術感染力,將合唱歌曲的魅力充分展示出來。
音樂在生活中隨處可見,展現出了無限的藝術魅力。相比較于其他藝術形式,音樂魅力有著一定的不同,其必須得通過聲樂演唱技巧才能充分表達,尤其是合唱,只有每一位合唱者在合唱過程中都能合理應用聲樂演唱技巧,才能確保整體效果,使得觀眾都能與音樂產生共鳴[2]。就合唱而言,主要就是通過演唱傳遞曲作者的情感和內心,在實際合唱過程中,要想與歌曲實現良好的共鳴,不僅需要合唱者與曲作者深層次的心意融通,合唱者之間、與指揮者之間的情感交流也十分重要。如果缺乏這種交流,那必定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合唱效果。
對于一名優秀的合唱者而言,不只需要應用唇齒進行表演,而且還得融入情感,只有這樣才能充分表達出歌曲的藝術魅力,獲得聽眾的認可。從這里能夠看出,聲樂演唱技巧對于合唱者而言十分重要,是關鍵性的基礎。
優秀的合唱歌曲不僅有著獨特的情感,而且也有著與眾不同的風格。對于合唱歌曲風格展現而言,聲樂演唱的發聲方法和技巧是主要方式,只有巧妙應用技巧,才能更好地展現合唱歌曲的創作目的,表達出歌曲的風格與情感[3]。全球有著很多不同的部落和民族,每一步部落和民族都有著帶有自身特色的歌曲風格,這便造就了很多合唱歌曲的風格。如我國南方北方的合唱歌曲、東部與西部合唱歌曲、男聲與女聲合唱歌曲都有著很大的差異。
除此之外,民族間的曲調也有著很大的差異,如藏族音樂非常嘹亮與高亢,苗族的音樂則顯得十分干脆,而且比較歡快。合唱者在實際表演中,必須得充分了解這些歌曲的風格,并且把握好其特征,然后選用合適的聲樂演唱技巧將其充分展示出來,給予聽眾別樣的聽覺盛宴。
就合唱藝術發展歷程來看,不同的地區與民族有著不同的演唱形式和聲樂藝術,不過也有著相同點,那便是合唱的發展都與聲樂演唱技巧的應用有著很大的關聯性。就合唱技巧形成來說,不僅有聲樂演唱技巧的不斷創新和變化,還有各種文化之間的相互融合與沖擊。在這一過程中,不同演唱技巧間進行互補,給予合唱藝術發展提供了很大的支持。在文化不斷沖擊下,合唱技巧逐漸帶有文化藝術內涵,從而顯得更加高級,給合唱提供了很大的靈感,注入了全新的活力。具體而言,在合唱聲樂演唱中,巧妙應用與把握聲樂演唱技巧,有助于拓展合唱藝術的發展空間,促使合唱藝術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目標。
氣息調節是聲樂演唱技巧中的重要內容,通過對氣息的調整,合唱者可以更好地把控歌曲音量、音色以及發聲的位置,增強合唱的效果。
第一,整體呼吸技巧的運用。在合唱當中需要實現每位合唱者氣口上呼吸速度保持統一,這樣才能夠更好對歌唱的節奏和快慢進行有效控制。合唱歌曲在歌詞上有長短之分,這就對氣量提出了具體要求[4]。在合唱過程中,合唱者需要通過快吸慢吐的方式來進行演唱,即擴張后背腰腹和胸腔肋骨,一口氣將氣吸足、吸深,在演唱時始終保持在這樣一個狀態呼吸。
第二,輪流呼吸技巧的運用。為了確保合唱過程中氣息不斷,合唱者可以采取輪流呼吸的演唱技巧,通過聲部之間輪流呼吸。一般在復調合唱歌曲以及歌曲中的長音中,輪流呼吸法的運用最為常見。合唱者需要用最少兩個聲部來進行輪流呼吸,每個聲部的呼吸要求是不同的,但在整體上需要表現出連貫性,還要保持音色不會發聲改變。在合唱過程中,輪流呼吸主要通過樂句之間、休止符、附點,以及弱出弱進來實現呼吸的輪流進行。
發聲訓練可以幫助合唱者更好地對音色、音調進行控制,從而更好地配合其他成員完成合唱。下面就聲樂演唱技巧在合唱中發聲的運用技巧進行具體分析。
第一,激起。激起是指合唱者在發聲之前,調整好自己的音色、音量、音調,并用氣對聲帶進行沖擊和振動,以此開發出整齊、干凈且具有音頭的聲音。在發聲訓練中,合唱者可以通過橫膈膜和小腹形成比較有力的對抗,然后穩定喉結,后咽壁豎立,最后將整個氣激起,在聲帶上通過對嘆氣的巧妙配合,實現運作平衡。
第二,軟起。軟起與激起是相對的,是指在發聲之前保持有氣,先將其輸出之后再進行發聲。合唱者在發聲期間必須要保持在一個吸氣的狀態,確保吸氣充足,然后通過氣息將聲音烘托出來,這樣可以使聲音舒緩流暢。
第三,直聲。直聲是指合唱者在發聲之后,聲音不能抖動,始終保持在這種狀態。在合唱當中,每位合唱者的聲音速度和波動的幅度都是不同的,為了確保合唱的統一性和協調性,在合唱發聲訓練中,需要加強對合唱者高位置的直聲、半聲和假聲的訓練。
第一,合理進行聲音共性的調整。在實際合唱過程中,任何一位合唱者不僅需要準確表達自身演唱聲部與旋律,而且還得注意與同伴之間的協調性。具體需要在合唱中不斷進行自身音色與力度的調整,使自己的聲音可以和整體相互融合[5]。這對于合唱者的傾聽辨別能力有著一定的要求,還需要他們相互照顧,使合唱能夠一直以統一的形式展現出來。
第二,準確把握音量。在合唱過程中,每一位合唱者都應該盡可能控制自己的音量,以便確保整體合唱音量的統一。必須得注意的一點,合唱過程中的每一個聲部功能都不一樣,合唱的關鍵部分就是主旋律聲部,所以其他合唱人員應該不斷調整和把握自身的音量,以便達成一種良好的烘托效果。
第三,調整好音準與節奏。音準節奏對于合唱表演來說十分重要,直接關乎到最終的演出效果。在實際表演中,合唱人員應該清楚認識到這一點:眾多人的聲音要像從一個人的嘴里發出的聲音,調整好音準、節奏,表現出高度的和諧性、統一性。就這一方面來說,要求合唱者首先就得唱熟自己的聲部,控制好自己的音準,還要聆聽別的聲部,使自己的演唱統一在整體合唱聲部中,保證自己的聲音不偏離、不“突出”。
綜上所述,聲樂演唱技巧在合唱中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聲樂演唱技巧是合唱藝術的基礎,是每位合唱團成員都必須要掌握的基本功。因此,合唱團及其成員應當要加強對聲樂演唱技巧的重視和研究,確保聲樂演唱技巧在合唱中的合理運用,提升每位合唱團成員的聲樂演唱技巧,這樣才能夠將歌唱歌曲的最佳效果展示給觀眾,從而將合唱藝術的魅力充分體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