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淑霞 廣西師范大學美術學院
木口木刻是一種凸版印制技術,在版畫的創作中具有自己特殊的藝術語言和表達方式。它的演變有著悠久的歷史。后來,在中西方藝術家對木口木刻的創作加以豐富的情感理念和獨特的創作方法,使其成為藝術研究的重要門類,在新時代下得以更加穩固地發展。木口木刻版畫獨特的藝術魅力深深吸引了筆者。
最初的版畫形式都是木版畫,多是“木面木刻”,板材都是順著木紋鋸成的。直到18世紀,木口木刻才在英國出現,它是西方傳統的版畫形式,最早用來復制油畫作品,隨著印刷術的發展,傳統的木口木刻逐漸走向逆流。但是木口木刻有著其獨特的藝術形式和藝術魅力,木刻創作發展到中國時,由于木版畫在中國是新興的藝術創作,中國社會歷史的發展,中西方文化交流日益密切,都使得木口木刻版畫的表現方式變得多樣化。現代的木口木刻不同于以往,其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在版畫藝術發展門類中具有重要意義。
在新時代的影響下,木口木刻可以加入精致且繁多的元素和獨特的藝術語言。現代木口木刻的內容不再拘泥于傳統創作,繪畫內容也可以多樣化,現在主要是可以加入插畫元素,插畫是筆者喜歡的一種繪畫形式。
筆者從小愛繪畫,嘗試了去學習各種繪畫類。接觸版畫是在興趣體驗課上,用吹塑紙制作的,直到上研究生時才真正研修版畫。那時候做的第一張作品是絲網版畫,并不是木口木刻。正當筆者為找不到合適的研究方向而感到煩惱時,筆者看到了同門師姐的作品,瞬間被它的印痕和強烈的黑白對比深深吸引了,畫面的裝飾效果是如此強烈。起初,筆者是臨摹師姐一張經典的版畫作品,從中也了解到木口木刻所用到的工具,主要有圓刀、平刀、角刀、排刀,等等。刻完之后,要印在紙上,印圖像這一步也是非常重要的。記得筆者第一次印畫用的是黑色油墨,小心翼翼地滾刷油墨,用滾輪刷了一遍梨木橫截面的圖像之后放上宣紙進行拓印,再用木蘑菇在紙上反復滾動。在拓印過程中,感覺非常吃力,但滾動得差不多的時候,內心非常期待畫面效果的筆者慢慢揭開紙,結果和期待的效果很不一樣。圖像不正確,油墨不均勻,錯版,等等。當時心里五味雜陳,后來筆者從書上和版畫老師那里了解到,木口木刻的圖像是反面印刷的,而不是像絲網版畫那樣正面印刷。所以印出來的圖像的方向和版面上的圖像是相反的。有了這次經歷,筆者懂得了很多刻畫的技巧和方法,最終選擇了木口木刻版畫作為研究方向。
木口木刻的魅力就在于它的畫面可以刻得非常細膩,它的材料為硬木。取它的橫截面,并帶有斷面紋理或者完整截面。起初,是它的橫截面的形狀吸引了筆者,后來發展成不同的截面形狀。截面的形狀獨有千秋,是那么天然,是得益于樹木生長的自然。還有,不同的直徑有著不同的情感表達。其次,筆者特別鐘情于它的線條,簡單的刻刀,可以刻別具一格的線條。想不到小小的硬木,竟能刻出奇妙的圖像。成品大多被作為藏書票和小版畫。它的主要載體是黑白創作,也可以是套色木口木刻版畫。
經歷過之前的拓印圖像失敗后,筆者總結出了失敗原因,決定繼續做一幅木口木刻版畫來驗證探索的結果。在做的過程中,為了讓自己做起畫來條理更加清晰,首先,筆者在紙上繪制一個稿子。其次,把圖案之間的黑白與主次關系都區分出來。最后,把圖案畫在梨木的橫截面上。然后進行細刻,拓印,得出成品。
經過日積月累的練習,筆者明白了我們不要執著于創作理念而一味地盲目研究,而應該通過一步一步地實踐,得出創作方法。在創作一幅好的作品,要借助媒介,使得獨特的創作技法和自己的情感更好地融合,相互作用,相互影響。最后我們可以使圖像的表現層次、表現造型、表現內容更加飽滿,更加微妙。
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也對藝術研究提供了簡單便捷的創作途徑。例如,現在的圖像處理軟件Photoshop、數碼相機等的出現,對版畫的創作和發展都產生了極大的影響。這些新數字媒體藝術的出現,也許能快速地把木口木刻版畫的圖像形式表現出來,但是它的一些微妙的語言、獨特的元素及內心的情感,是無法用機器和數碼表現出來的。木口木刻本身是自然所賦予的一種別出心裁的創造性思維藝術與智慧,其發展在藝術領域是獨樹一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