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康
陜西省土地工程建設集團,陜西 西安 710000
合同作為企業生產運營及與外界經濟往來的重要方式,通過簽署合同,可以保障企業合法的經濟效益。企業合同風險防范指應用恰當的方式或方法,結合企業自身的實際情況,通過合同簽署、履行、解除和廢止等方面監管執行的狀況,以規避企業的風險系數,規范企業經濟活動的合法性。因此,本文從企業合同法律風險防控的現狀出發,分析了加強企業合同法律風險管理的防范措施,以期為相關企業的合同法律風險防控提供借鑒。
合同作為企業經營活動而訂立的雙方契約條款,從經濟活動中開始之至終,而企業管理者對合同風險防范管理重視不夠,使合同的風險因素增加,不能認識到合同風險防范的重要性,忽略了合同管理所隱藏的價值,不能有效規范合同雙發的權利及執行義務。甚至,將對于合同風險防范管理的建議以及意見不能合理地進行采納,不能建立激勵約束機制,達不到風險防范措施的客觀性,對經濟活動不能發揮出應有的監督管理作用,企業長期發展產生負面影響。
合同在簽署之后需要按照簽訂的內容執行,每項都具有法律效力。但,企業在合同執行過程中有時只是“口頭協議”,礙于面子,不能有效規范合同的具體內容,從而忽略了隱藏的風險。主要可從兩個方面分析,一方面,在簽署之前受上級領導指示及有限的專業水平的影響,造成不能前期預判合同簽訂方的資質、資金保障和售后服務,對后期產生的經濟損失,甚至運轉失常;另一方面,一旦合同簽署成功后具有法律效力,而其中內容不夠規范、嚴謹,有較多含糊其詞的語句,容易造成雙方誤解,若對方利用合同中語句的漏洞,能通過法律手段獲取不正當利益,給公司帶來不可估量的損失。
合同風險防范管理從簽訂之初至合同結束,需要規范合同管理的全過程,還需要根據實時變化進行及時修訂合同中某些條款,若企業管理人員思想認識水平不高,未能建立完善的合同風險防范管理體系,未有審查和監督等檢查手段,造成合同管理混亂,在法律面前不能形成有效證據鏈,不能發揮應有的作用,從而抑制企業的進一步發展。
合同管理具有全過程性,從經濟活動中開始至終,各企業缺乏全局風險防范的考慮,會對企業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在有些企業中,將合同風險防范規章管理制度只是處于擺設,對工作的落實情況不夠重視,使人員對合同的工作執行力受到阻礙,加大合同風險防范工作的風險系數,使各人員不能按照統一的標準約束合同的簽署和執行效果。而合同風險防范管理制度的全面性關系到企業能否有效監督經營活動,若不能建立全面的合同風險防范管理機制,會阻礙企業快速發展的步伐。
合同是企業經濟能否快速發展的關鍵因素,企業經濟處于市場經濟大環境下,不可避免會產生各種經濟糾紛,合同作為維護企業合法權利的有力法律保障。企業可通過增強員工法律意識,加強法律知識學習,能通過法律手段掌握合同在簽署、履行、解除和廢止等方面的技巧,強化合同內法律法規條文的完善,應用法律手段維護企業的合法權益,捍衛公司的信譽度,并解決合同在履行過程中存在的種種風險問題。
隨著企業的管理制度越來越完善,在簽署、履行、解除和廢止等過程中建立規范化合同管理體制,充分掌握合同的主動權,能及時修訂合同的重要章程,規范企業合同管理。合同風險防范管理體系的建立能規范企業雙方的利益職責劃分,還需要斟酌內容的細節,使合同具有透明化、規范化、公平、公正,審查并監督合同內容的執行情況。
在日常的合同制定過程中,根據各個項目的要求深化管理標準,加強企業內部合同管理質量,保證合同簽署過程的客觀性和科學性。針對項目合同的隱藏風險內容,對其進行風險評估,有效評價風險因素帶來的后果,不斷完善具體的合同風險防范管理措施,使規章管理制度更加科學而客觀。
在新時期,合同管理者需要按照統一的企業指導性標準,規范要求各人員按風險防范措施執行,并將合同細節逐一落實。若合同法律風險防范統一的指導標準不一致,易影響常規合同管理工作習慣的養成,久而久之每個人一套行事風格,無法按照統一的標準要求完成工作,在工作中效率較低。
自合同簽訂之后,即具有法律效力,合同雙方應該嚴格按照合同的具體條款進行執行,但在現實情況中,好多企業面對老客戶時,合同是一回事,執行是一回事,這樣就會使企業利益受損,也容易產生經濟糾紛,影響企業榮譽。所以,企業應該在完成合同簽訂之后,建立完善的定期審查制度,有效監督合同風險防范的執行情況。若發現執行過程中存在問題,應該立刻采取有力措施進行糾正,保障合同能夠按照具體條款有效的執行。
綜上所述,企業合同管理作為市場經濟環境下企業發展的關鍵,對企業發展至關重要。企業通過提高對合同風險防范管理的法律認識,強化合同內法律法規條文的完善,建立合同法律風險防范統一的指導標準,規范合同風險防范管理機制。進而,定期審查合同風險防范管理執行情況,應用法律手段維護企業的合法權益,捍衛公司的信譽度,并解決合同在履行過程中存在的各種風險問題,建立完整而科學的合同風險防范措施,促進企業的健康發展,規避不必要的風險和糾紛,保障企業常態運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