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義容
(重慶市萬州高級技工學校,重慶 404000)
目前,國家職業培訓的目標是培訓具有創新能力和技術職能的人才。大多數中職院校學生的文化基礎很差,他們對學習不感興趣,在學習上也沒有形成一個良好的習慣,這使得他們很難控制。孩子是家庭的希望和未來。如果放松對學生的管理,就會對學生造成嚴重的影響,嚴重的情況下,會對家庭和社會造成嚴重的傷害,因此一定要加強中職院校學生的管理工作。
現階段中職院校的教師在教育學生的過程中,依然采用的是傳統的教育方式,這種教學方式在中職院校凸顯的弊端更明顯,中職院校的學生本來文化基礎就相對較差,也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但是傳統的教育方式下,教師在課堂中占據主導地位之時,通過填鴨式的教育模式來進行講解,并不關心學生是否已經理解了教學的內容,而且很多中職院校的教師也沒有理解到中職院校的學生和普通高校的學生之間的差距,同時中職院校的教師也沒有對學校學生和教師之間的溝通建立一個良好的機制,導致很多的教師和學生溝通中出現問題,使得師生之間的關系急劇惡化,中職院校的學生在管理上的問題較多,因此需要對管理模式不斷進行改善和優化,但是現階段對于教學方式的改變,還沒有達到預想的目標,因此需要不斷加強[1]。
一些學校采用傳統的學生管理方法。然而,在新的情況下,舊的管理方式不再適合學生管理。目前,學分制管理模式已經得到驗證,它削弱了學生班級的概念,鼓勵他們建立不同的課程群體。班集體的凝聚力正在減弱。得知了中職院校的學生管理工作對學生的束縛降低,致使管理工作開展起來困難重重。
對于中職院校的生源來源來講,一般都比較復雜,里面有特困學生,也有很多的輟學待業青年,但總的來說,生源的素質差距較大,很多的學生是非常積極的,但大部分學生都比較的消極,對于學習的內容,未來的目標都沒有明確的計劃,在學生管理方面,許多老師認為學生管理是學生部門和校長的責任。就是只要按照課程安排來完成教學任務就可以,由于這種態度,一些老師甚至把學生的事情交給校長,這使得學生管理更加困難。
現階段很多的學生和中職院校的學生家長都認為對中職院校的學生來講學習文化基礎知識意義不大,對他們來說,最好的辦法是掌握實用的技能。在開展學生管理工作時一個非常重要的內容,就是幫助學生培養良好的學習態度。讓學生可以更為主動的學習,不斷提升自身的技能,以更好的適應社會發展。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可以明確自己的目標,不斷激發他們的學習動力。并確保教師從積極和合作的學習角度開始,解決管理問題,實現管理目標教育。
人際關系的質量對人們的情緒和行為有深遠的影響。在學生管理工作中,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所以在開展具體工作的過程中,對于教師而言需要不斷改變管理方式,促使學生用更積極的態度來面對學習。要讓這一項工作取得比較好的效果,教師和學生之間建立良好的關系能夠起到極大的幫助作用。這樣的基礎上,學生會更愿意和教師分享自己在學習中的一些困難和看法。教師也可以更有針對性的對學生作出輔導,激發他們學習的主動性。
在與父母的關系中,學生和父母在一起生活了很多年,他們關系最親密,父母也是最愛孩子的,出發點也是為了孩子,在孩子心中,父母的地位是沒有人可以取代的,因此雙方之間相互關心,相處起來就比較容易。所以將家長這一環節也納入學生管理工作中是非常必要的,能夠給這一工作質量的提升起到促進作用。但是,很多的學生在家里不會主動向父母提起學校的事情,很多的學生會報喜不報憂,害怕父母為自己擔心,而且這個年齡段的孩子都向往自由,希望父母不要過多的干預自己的事情,而且父母正是工作比較繁忙的階段,很多的父母由于工作比較繁重,對于孩子的關心也相對較少,更談不上對于細節的觀察。因此重視學生以及父母之間良好關系的建立,能夠給學生管理工作提供非常大的幫助[2]。在學生有一些不良行為時,教師和家長可以及時溝通采取應對措施。
總而言之,在當前的中職院校學生管理工作中,工作模式比較陳舊的是現存的問題需要積極分析并加以解決。要提升這一項工作的效果,可以從幫助學生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以及積極的生活態度、處理好教師以及學生之間的關系,鼓勵家長和學生之間建立良好的關系等這些方面入手,為這一項工作效果的提升增添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