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俊
(黃山市廣播電視中心,安徽 黃山 245000)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應用范圍越來越廣泛,很多傳統的廣播電視工作者局限在自己的視野范圍內,對互聯網的用途了解不夠,只是借助互聯網進行新聞宣傳以及獲得新聞線索,這樣不僅沒有發揮出互聯網的優勢,也使工作變得束手束腳。其實,不只是傳統廣播電視媒體的發展存在著問題,新媒體發展也不存在著這樣那樣的問題。互聯網的迅速發展,使人們可以及時、迅速的獲取新聞資訊及渠道,方式變得多種多樣。互聯網雖然豐富了人們的生活,但也會對閱讀者的思想產生不良影響。恰好傳統廣播電視媒體具有正確的輿論導向,彌補互聯網的不足之處。
在新媒體迅速發展的時代,互聯網是一個具有強大群眾基礎的,發展迅速的網絡平臺,能夠在極短的時間內使一條新聞資訊獲得海量的關注,具有時間短、速度快的特點。因此,廣播電視新聞傳播借助互聯平臺的優勢,對自身作出調整,提升自身的質量,重新引起受眾的關注并得到觀眾的認可[1]。例如,微信、微博等軟件得到大家廣泛的認可以及使用,廣電新聞傳播中心可微博等軟件上開通并注冊官方賬號,播報和解讀各種新聞資訊、熱點新聞,打開微博評論區使觀眾自由探討,聽取觀眾的意見、反饋,對不合理處做出及時改正,同時也打破了時間、空間的局限性。還可以通過微信、抖音、網易新聞、今日頭條、騰訊新聞等社交軟件注冊官方賬號與公眾號,這樣可以在擴大傳播影響力的同時,推動傳統的廣播電視新聞傳播的發展。
當前自媒體、新媒體行業發展得相當迅速,不同種類的官方賬號都有越來越多網紅出現,究其根本原因,就是得到了廣大觀眾的關注與認可。傳統廣電新聞傳播行業也可以將自身的優勢與他新媒體成功的經驗相結合,改變傳播方式、擴大傳播渠道,貼近大眾的興趣愛好,提升電視新聞傳播使行業的認可度[2]。當一條完整的新聞被播報、展現在觀眾眼前時,很多人一定好奇新聞是怎樣制作并展示出來的,從這點出發,廣播電視新聞傳播的相關部門可以觀眾專門錄制一期節目,或者以直播的形式來錄制節目,使觀眾親身體驗新聞是怎樣采集、收集、獲取并制作完成的,這樣既可以提高觀眾觀看新聞的興趣并使其身臨其境,提高其參與感,也使大眾理解和認可幕后工作者的不容易。
在傳統廣播電視新聞傳播發展的過程中,需要不斷地創新,只有進行創新,才能促進發展,在發揮自身優勢的同時,吸收新媒體的養分,給其注入新鮮血液,才能促進廣播電視新聞傳播向前發展。這就要求廣電媒體從業者與時俱進,順應時代趨勢,打破傳統媒體的局限,擴大傳播方式,從播出形式、節目內容等方面去全面發展。現如今,受廣大觀眾喜愛新媒體平臺有微信、快手、微博、抖音等,它們內容豐富、及時更新傳播較快、參與度高,符合當代年輕人的喜愛[3]。在各媒體激烈的競爭當中,廣播電視媒體要想穩固其地位,不被淘汰,就要不斷嘗試與創新,充分利用各種新型媒體平臺的資源,加強與觀眾的交流,參考觀眾的意見,提高觀眾的參與度,這種做法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使傳統廣播電視媒體獲得觀眾的認可。
在新媒體發展迅速的時代,雖然傳統廣播電視媒體的發展具有局限性,但傳統廣播電視媒體從業者的從業素養較高,在內容采寫、新聞發布等方面的專業性較強,是很多自媒體不能比擬的。自媒體發布的新聞資訊多種多樣,參差不齊,會在潛移默化間產生一些不良影響,原創雖然是新媒體一直提倡和支持的文章寫作方式,但也有摘抄文章的形式存在。而對于原創文章寫作形式,傳統媒體從業者更具優勢,在寫作方面有著雄厚的底蘊[4]。要想在激烈的媒體競爭市場中站穩腳,傳統廣播電視新聞行業就要培養優秀的復合型、全能型人才,精通采寫編播,才能適應社會的發展,不被淘汰,才能在新媒體時代推動廣播電視新聞行業的發展。
貼近百姓生活是新媒體發展的重要原因。傳統廣播電視媒體可以汲取新媒體技術的營養,與當地的文化,風土人情相結合,貼近百姓生活,與觀眾深入互動交流,了解他們身邊事,利用新媒體技術生動形象地展現出來,調動觀眾的參與性與積極性,與觀眾成為朋友。
傳統廣播電視媒體要做到與新型媒體相互融合,取其凈化,棄其糟粕,滿足受眾更高層次的信息需求,引領正確的輿論導向,引導廣大受眾從正規的新媒體平臺瀏覽新聞資訊,參與新聞資訊的傳播,充分發揮傳統廣播電視媒體市場的領
軍地位[5]。通過改革和宣傳廣電媒體的市場引領作用和社會導向,讓受眾有更深入的體會,改變廣大受眾對傳統廣電媒體的以往認識,充分利用手機電子產品,讓電視節目更加接近人們生活,使其成為受眾瀏覽新聞消息的主要途徑,只有這樣,在新媒體得到迅速發展中傳統廣電媒體才能實現“突圍”。
隨著科技水平和互聯網的迅速發展,這對傳統廣播電視媒體是一次挑戰,只有順應時代,學習新技術,改革創新,迎合受眾,貼近百姓生活,為廣大受眾服務,提供有價值新聞咨迅,傳播正確的社會輿論,引領積極向上的社會風氣。想要推動廣播電視傳播新聞行業的發展,就要反思自身的不足,充分發揮傳自身的優勢,與新媒體技術相結合,與時俱進,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不斷嘗試與創新,才能突破“重圍”,在各類新媒體的激烈競爭中站穩腳步,促進傳統廣播電視新聞傳播行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