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鶴
(河北省黃驊市齊家務鎮齊家務中學,河北 黃驊 061100)
筆者在英語教學實踐中發現,課堂教學存在不夠生動,缺乏吸引力;教師講得多,學生學習時空間太少;教師多關注自己的教,而少關注學生學等問題。這些問題使得課堂教學效率很難保證。作為一名英語教師,有責任幫助學生更好地利用課堂時間,提高課堂效率,構建高效課堂。
一些教師由于長期接受并使用統編教材,習慣“填鴨式”教學,致使這種教法的誤導仍然存在。可以說,這些教師在教學上雖然費時較多,但成效卻很低。究其原因主要還是這些教師沒有真正適應素質教育。這種現象在阻礙初中英語教學的全面開展和素質教育實施的同時,也嚴重阻礙了初中生的自主發展和個性培養。為此,必須糾正初中英語教師的填鴨式教學思想。
聽、說、讀、寫能力是英語本身的四種表達能力,且在英語實際應用中各有各的用處,為此必須全面訓練和培養。可在初中英語實際教學中,許多教師卻一味地追求升學率,過于重視讀、寫,而大大忽視了聽、說能力的訓練,嚴重影響了初中生英語的全面發展。可以說,聽、說、讀、寫是一個相互聯系、相互促進的有機整體,缺一不可。
對于初中英語教學來說,部分教學內容完全與學生的實際生活脫節,過于理論,并不能使學生真正掌握和理解。由于這些英語教材沒有貼近生活、貼近學生,學生根本不能對所學知識產生興趣,就更不能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動力了,可以說這完全違背了初中英語教學的培養目的。
在目前的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學生的個人能動性沒有得到充分發揮。對學生需求關注不足,會影響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揮,使師生不能有足夠的有效互動,導致教學效果大打折扣。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以學生為中心開展教學活動。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表現在因材施教或有教無類上,學生不同,教學方法相應也不同。教師要學會課堂診斷、反饋、調節,對于學生在學習中出現的問題能夠對癥下藥予以解決。應該說,在目前的初中英語教學中,學生主觀能動性發揮不盡如人意。
傳統的教學理念是教師主體,課堂教學模式是“滿堂灌”,那么要創高效課堂就要把傳統的教學理念轉化成“學生為主體”的現代教學理念。教師是導演、組織者、指導者和引路人。教師要有明確的目標和強烈的責任心并且要做學習型教師。那就是要真正以學生為本,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把課堂還給學生,教師在課堂上只是引導學生探究、合作、交流和解決問題的引導者,最終把學生培養成樂學、好學、會學,具有自主學習和創新能力的四有新人。我們要相信學生成績好不是教師講出來的,是學生學出來的。因此我們要充分相信學生的能力,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只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才能更大限度激活英語課堂,也才能創建英語高效課堂。
傳統的課堂是講堂,教師占用了課堂的大多數時間,學生處于被動接受。要創髙效的新型課堂,應從學生入手,變“講堂”為“學堂”。課題組成員劉曉景根據全班人數和學生成績,把學生分成兩人小組四人大組,并且每組確立一個小組長和一個大組長。組長根據老師的提問和布置的任務,組織和引領組員討論、合作學傳統的教學理念是教師主體習、交流與檢測。在學生討論和小組合作的過程中,教師不輔導而應給學生足夠的時間,放心大膽的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把課堂和學習的主權還給學生。
課堂是學生的生命,也是老師的生命。教師生命的精彩源自課堂的精彩。教師在課堂上應該精神昂揚,激情四射,和學生一起奏出生命的美妙樂章。
教師上課要投入,感情充沛,激情四射,這樣才能激勵學生,感染學生,喚起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熱情。當代情感教育認為,教育是適應人向善、向美的需要,讓人的情感在倫理親情、審美快樂、認識興趣、理想憧憬等方面獲得滿足。
教師要注重建立情緒潮,使整個教育過程都彌漫著一種和諧、融洽、振奮、飽滿的情緒氣氛,并濃化信息的感情色彩,不要把知識講成冷冰冰的真理。
課堂上教師應充滿精、氣、神。要以情激情,以情引趣,以情促知,以情育人,實現知情統一的和諧優化,使課堂教學在積極昂揚奮進的氛圍中進行。熱情和激情是容易傳染的,教師富有激情和熱情,學生也會精氣神十足,積極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
裴娣娜教授認為,教師觀念的核心是如何看待學生。生本教育觀認為,學生本身就具有經驗、智慧、知識和學習的內在積極性,應當為老師所用,成為教學的動力之源、能量之庫。學生資源不是一般性資源,而是基礎性資源。把學生認定為一種教學資源,教師才會尊重學生,保護他們最大發展的可能性,才能全面依靠學生,充分發揮學生的能量。而當學生受到高度尊重、信任和依靠時,其主動性便會噴薄而出。這時老師會發現這樣的奇妙事情:主動產生效率。每一個學生都是一座寶藏,教師和學校有責任把它開發出來,把每個學生的天分發揮到極致。
教師要站在學生發展的角度去教學。自主才能主動,主動才能高效,這應當成為教師的一條教學信念。切入點便是指導方法,確定標準。課題組從指導學生如何預習、如何聽課、如何做筆記、如何自習開始,逐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