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秀
(四川省內江市第五初級中學校,四川 內江 641113)
微課是信息技術高速發展形勢下的一個關鍵產物,在教育教學中有著相當高的應用價值。微課具有“短小精悍”的特點,通過將教學資源進行提取、整合和編排,使其濃縮為精簡的視頻,輔助教師開展高效率、高質量的教學工作。數學教學在初中課程體系中占據較大比重,但由于數學知識存在復雜抽象的特性,致使學生的畏難心理普遍較為嚴重,體現為學習積極性不高、學習效率低下,這是當前廣大教師面臨的一項難題。將微課與初中數學教學相結合,應積極探索教學切入點,讓微課在數學課堂上發揮更大的時效性,為學生數學水平以及數學思維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顧名思義,微課即一種微型的視頻課程,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在教學中,可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對微課的內容、結構等做出合理的調整和安排,以確保學生能夠更好的掌握這種結構化的學習資源。微課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價值主要體現在“教”與“學”兩個方面,具體可參考如下內容:
第一,微課在“教”方面的價值體現。微課在初中數學課堂上的落實,意味著教學手段得到創新,以信息技術為基本支撐,促使教學內容多樣化、教學形式先進化、教學途徑多元化,極大程度彌補傳統教學模式的漏洞。此外,微課在拓展教學內容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利用網絡技術引進文字、圖片、視頻、音頻等網絡課程資源,不僅能提高數學教學的全面性,也能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促進教學效果的提升。不僅如此,將微課運用于初中數學教學階段,可以加大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交流頻率,營造一種更有溫度的課堂氛圍,同時輔助教師對某一知識點或數學問題展開多角度的剖析和講解,達到提高教學能力的目的。
第二、微課在“學”方面的價值體現。首先,合理運用微課可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對于初中生來說,新鮮事物往往更能激發他們的求知欲和探索欲,而微課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手段,滿足學生的個性特征,也是建立在學生生活經驗基礎之上的一種教學模式,因此可促進其學習興趣的提升。其次,應用微課能助力學生進行個性化學習。微課教學與板書教學存在較大不同,兩者最顯著的差異即體現在時間與地點上,前者可以隨時隨地進行學習,而后者只能集中于教學課堂的四十五分鐘。加之微課的設計與學生的學習需求高度符合,有利于學生根據自身的學習情況和學習目標來制定自主學習計劃,利用微課開展個性化學習。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課前預習是一個重要學習階段,而課前預習的設計則是教師面臨的一項重點任務。一個高效的預習過程,能幫助學生明確教學的重點、難點,有利于教師根據學生的預習情況調整教學的重點、側重點,從而取得一個理想的教學效果。當然,由于數學知識有著一定的抽象性和實踐性,這則需要教師靈活運用微課,將其以圖片、聲像等方式更直觀的呈現出來,簡化學生的學習難度,讓學生輕而易舉的掌握教學目標。以幾何圖形的教學為例,為讓學生更好的認識幾何圖形,可以事先收集一些學生日常生活中能接觸到的長方形、圓形等的圖片,將其引入微課之中,并在旁標注與之相關的概述,如圖形的規律、基本特征等。同時,應為學生設置與教學目標相匹配的學習任務,如要求學生繪制簡單的幾何圖形,提高學生預習質量的基礎上,鍛煉其實踐能力,為后續課堂教學的高效開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現階段來看,學生積極性不高已經成為初中數學課堂上的一種普遍現象,如何有效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值得教師深入研究的重點課題。隨著微課在數學課堂上的落實,使得以上情況得到極大程度的改善,不僅可以喚起學生的學習熱情,也能幫助學生更迅速的進入到深度學習狀態當中,讓數學學科的教育價值最大限度發揮出來。比如,在講解“統計與概率”的過程中,為提高學生在數學課堂上的專注度,即可利用微課創建更貼合學生日常生活的教學情境。微課的實際內容如下:教師對班級內所有學生的身高進行精準的測量,并將測量結果記錄下來。根據視頻闡述的內容,教師可要求學生分析這些測量數據,從而逐漸掌握統計與概率的真實含義和計算方式。以這種方式開展教學工作,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促進其學習效率的提升。
上文曾提到,微課打破了傳統課堂教學在時間、地點上的限制,學生可以隨時隨地進行學習。基于此,教師可將數學概念及其推導過程、或者一些典型的數學問題制作為微課,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進行學習,以此夯實學生的數學基礎。此外,通過開展這種碎片化的學習,讓學生充分利用微課鞏固知識點,對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思維能力大有裨益,以此推動學生的全面發展。
綜上所述,微課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有著極高的應用價值,對推動教學改革、提高學生學習質量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通過將微課合理運用于課前預習、課堂教學、課后鞏固的階段,促進初中數學教學效果的穩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