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趙潔 駱彤
(南寧師范大學音樂與舞蹈學院,廣西 南寧 530000)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對于人才的需求量也在不斷變大,各行各業都需要高質量的人才來輸入新鮮血液,音樂行業也不例外,隨著人才需求的增加,高校擴招也成了一個必然趨勢,這導致每年的高校畢業生數量都呈現上升趨勢。畢業后如何就業成為了現代高校畢業生當務之急需要關心的問題。當然這也正是同學們及教師需要正視的一個問題。近年來,我們一直提倡創新,創新是我們的不斷進步的立身之本,是我們發展的源泉。大學生群體作為社會進步的關鍵組成部分,大學生教育的一個重點內容就是培育他們的創新創業整體實力。在對他們未來的繼續學習和就業創業都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創新能力的具備是指大學生應有技術創新能力,工程實踐能力和商業創業能力的條件。而基于音樂專業大學生的創新能力培育,應著重于其音樂藝術的創新能力,舞臺表演的時間能力與音樂教育的創新能力的綜合能力。大學作為培育大學生的地方,第一任務便是讓大學生在大學期間開發其創新創業能力,然而提升人才社會競爭力的有效途徑亦為創新創業教育[1]。鼎力培育大學生創新創業型的精英,致力于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須要。如此這般,通過高校培育出的創新型人才才能讓其高校占領人才培育的制高點。
在創新創業成為大趨勢的當今社會背景下,各個高校的首要任務便是培養創新創業型人才,向社會源源不斷的輸入創新創業人才是當下高校改革面臨的嚴峻挑戰。在以往的高校音樂培養中通常以學生的藝術專業性為首,卻容易忽視創新創業以及對市場判斷意識培養的重要性,教師對學生創業創意意識的培養缺乏明確的目標,只重視學生專業技能表演能力,音樂基礎理論的掌握。當代大學生在日常學習中普遍對于創新創業的課程讓熱情度不高,不愿認真學習,在實踐教學中樹立教師和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是迫切需要解決的教學問題[2]。就拿我在當時本校一個小例子來講,大學生們在大學期間學校要求必須要有大學生創新創業學分才能正常畢業,但其實到最后我們會發現有些同學直接用別的同學在外面參加比賽獲得的獎狀改為自己的名字拍攝上傳從而形成“自己的”學分來抵消掉。這種現象反應出同學們對于創新意識的淡薄,同時,對于大學生創業比賽,很多同學參加的積極性也不高,認為其沒有什么重要意義。培養大學生音樂技能固然重要,但是同時也不能忽視大學生的市場意識與實踐性的導向的培養,應多鼓勵大學生參與創新創業比賽,從而提高其創新意識。
將以往的只注重知識教育的單一教育模式升級為知識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相結合。最大限度發掘學生的潛力,為提供全面性的高水平音樂人才提供可能性。我們學校往屆的小部分學長學姐們畢業后大膽地開啟了音樂培訓班、工作室,當起了老板、合伙人兼音樂教師。以往我們同學之間在畢業之際也會討論之后做什么,班里70%的同學選擇拿著自己的教師資格證去應聘做一名音樂教師或者考公務員,選擇一份安安穩穩的職業。20%的同學選擇做和自己專業不相關的工作。10%的同學選擇試一下開個音樂培訓班或者做投資??梢悦黠@看出敢于創新創業的同學相對于還是比較少。學校音樂專業大學生實習時間也僅僅有兩個月的時間,給予學生實踐鍛煉的機會太少。由此可以看出學校在對學生創新創業的的培養上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教師在教學中也對該能力的培養缺乏明確的方向。側重于培養學生掌握基礎理論知識與技能,在給予學生多出去看、聽、思考的見習機會去提高創新創業實踐能力方面相對欠缺。這種教學模式導致學生無法從學習實踐中獲得足夠的實踐經驗和創新能力。因此,對學生的創新創業實踐能力的培養顯的非常重要。
首先通過加強音樂專業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的具體措施,為音樂專業的學生們提供創新創業學習機會和提高他們不但具有工程實踐能力、技術創新能力又兼備商業創業潛能的綜合性能力。
第二、為今后音樂的專業教育教學提供經驗與參考,為大學生就業與創業提供實踐經驗,調動和發揮學生內在潛力,激發同學們積極主動求學。
第三:大學生是未來國家發展的中流砥柱、為推進社會發展的這一個重要力量。大學生創新創業實力的培育對他們未來走出社會進入工作崗位或者自主創業都有極大的正面影響。
培育大學生創新創業實力的提高是推進創新型國家建設的需求,國務院發布《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策劃綱要(2006-2020年)》確切指出:“以增強自主創新能力為主線,以創設創新型國家為奮斗方針,把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做為調節經濟結構、轉化增長模式、提升國家競爭力的重心環節,把建設創新型國家作為面對以后的重大策略”。教育部出臺了創新創業國家策略高度,對高職院校教育革新來說是挑戰也是發展的機遇[6]。一個國家與民族的強弱與教育息息相關,教育素質決定人才培養的質素。同時也就意味著高職院校就是帶著“使命感”的培育者,做著神圣而偉大的工作,為我們國家為社會推動社會進步的棟梁出著這一份力。
第一、大學生群體作為社會未來的重要組成部分。優秀人才是國家發展的重要資源大力培養大學生創新創業型的人才,從而達到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7]。
第二、音樂專業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給到同學們一定的外出表演鍛煉的實踐機會,提高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為推動全體大學生創新創業起到積極作用,具有良好的社會效益。
第三、現如今當代高校的第一任務便是不遺余力培養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開發學生創新潛能,為社會輸出更多創新性人才以達到更好的推動整個小康社會的建造,建樹社會主義文明社會,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作出重大進獻。
創新思想實力的開辟是培育大學生創新能力的基礎,便是創新創業意志。畢竟人類從古至今作出的不斷進步都源自思維的突破。所以優先提高音樂專業大學生創新創業的意識才能更好的開展對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培育。上文提到過,建立教師與學生的創新意識是實踐教學中的重中之重。因此筆者認為以課堂教育的形式把創新意識植入學生觀念中是必不可少的:1.教師要對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有明確的目標,不僅要注重培養學生掌握音樂知識理論、專業性表演的基本技能,并且要讓學生明白創新創業的重要性和必然性。2.教師在課堂上可以多舉行關于音樂創新創業小組辯論或者小組比賽,提高他們的熱情以及動力,以達到培養學生的對創新創業的積極性目的。同時注意學生的個體差異性和個性發展,尊重他們的想法,給予學生發展自主創新空間。不要一味地灌輸知識,更多關注在如何引導上,讓學生得到更多的獨立思考空間和創作思維能力的學習機會,促進自主學習從而提升音樂素質并發掘潛能,以達到促進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提升的目的[3]。3.讓大學生意識到畢業就業的嚴峻形勢,鼓勵他們積極參與創新創業比賽,也要注重對市場意識的培養,讓大學生的創新意識得到充分提升。
從總體上來看,要想真正實質性地提高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光是培養學生創新創業意識上是不夠的。前面說到,提高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首先在課堂上對學生創新創業意識的培養是必不可少的,這是前提,但最重要的我們不能忽略了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實踐性的培養:1.給予學生多出去看、聽、思考的學習機會,提高學生的目光和眼界。從而達到提高學生創新創業的實踐能力。2.落實并實施學生外出實習培訓方案,讓學生能夠在學習實踐中有所獲得,學校規定的大學生創新創業比賽學分必須每個同學都要求參與,提高他們實踐經驗和創新創業的能力。3.參與并指導學生參加大學生創新創業比賽,師生之間一起探討和研究一個相關專業創新創業的方向論文,達到提高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實踐性培養。4.出現有校外演出的需要給到同學們一定的表現機會。5.增加學生們實習的時間的長度,給予同學們實踐鍛煉的機會,為培養大學生綜合能力提供更多的空間[4]。
教師的知識能力要求更為重要甚至嚴峻。有經驗的老師才能采用更有效的教學方法,真正做到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從而綜合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培養他們的創新創業的能力。當下,擁有強大創新創業教育師資力量的高校較少,大多數學校只有少量的額老師接受過專門的創新創業教育培訓。加上音樂教育專業的一些教師平時教師教學任務重,能出去外出培訓學習鍛煉的機會可能不算太多,所以相對而言,創新創業教育質量不夠高,針對性和實用性要差一些。這種情況導致了學生無法從實踐中獲得足夠的創新創業經驗。因此,對教師進行創新創業相關培訓就顯得格外重要。[5]只有教師更好的提高自身的實踐能力和創新創業綜合素質能力,同學們才能更為直觀性地關注、了解和學習到創新創業的意義和重要性。
針對音樂專業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研究,以上主要從三個方面進行探討,首先探究了大學生音樂專業創新創業能力培養存在的問題分析,主要有教學中缺少意識培養性和實踐性兩大主要問題;其次談談對于增強音樂專業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在學生、學校、社會角度上的價值和意義,最后做出了三個具體措施來加強音樂專業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創新創業人才需要大學生作為其中堅力量,大學作為培育大學生的地方,第一任務便是讓大學生在大學期間開發其創新創業能力。然而提升人才社會競爭力的有效途徑亦為創新創業教育。為適應當今社會的需要,需不遺余力開發大學生創新創業型人才。如此這般,通過高校培育出的創新型人才才能讓其高校占領人才培育的制高點。從而更好的推進全面小康社會的建設,構建社會主義文明社會,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做出重大貢獻。希望通過此次教學模式研究,可以使學生能夠獲得一些相關的應用知識,為以后完善應用型的音樂專業大學生創新創業教學模式提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