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喬
(黑龍江省省直機關第三幼兒園,黑龍江 哈爾濱 150036)
幼兒教育隨著近年來我國逐漸深化教育體制改革而備受社會關注,幼教質量不只是與幼兒健康發展具有重要關系,也嚴重影響培養幼兒社會適應力及幼兒未來人際交往。沖突主要是指不和諧的人際交往及其交往中產生的各種矛盾,在幼兒同伴間與一般的強烈沖突完全不同,通常只是幼兒無意識攻擊行為或為爭搶玩具而產生,若對其引導和處理不正確,容易造成幼兒間產生的沖突更強烈,嚴重的還將產生更多攻擊性行為。若對幼兒同伴間沖突有所正視,對幼兒沖突有意識的培養相應解決能力,可使幼兒在同伴之間得到肯定與鼓勵,對于建立融洽的幼兒同伴關系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也使幼兒增強社會適應力。因此,采取有效干預幼兒沖突行為的措施具有比較重要的現實意義。
在幼兒交往中,幼兒同伴沖突比較常見,其產生不利于幼兒之間的良好交往,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對幼兒早期心理成長具有比較積極的作用。應對幼兒沖突與健康成長之間的關系正確認識,以采取有效干預措施,為保障幼兒健康成長發揮重要作用。
在產生積極影響方面,部分積極的沖突可使幼兒提高社會性。幼兒階段通常采取簡單而直接的方式表達思想,而忽視對方想法,對他人意見不會接受。若產生沖突時,為實現個人目的,一定要對對方思想有所體會,同時對對方感受有所了解,再相應調整行為,使沖突更便于妥善解決,使幼兒淡化自我為中心的意識。部分簡單的同伴沖突,可使幼兒提高認知力,在沖突中由于幼兒爭吵、申訴,都表明對事物的認知,教師盡管提出解決的合理建議,幼兒將繼續表達其想法,此過程使幼兒認知力不斷增強,對于拓展幼兒思維具有一定的刺激作用,使幼兒提高應對問題的能力。
在產生不利影響方面,很多幼兒沖突的不利影響較多,在同伴間不僅損害友誼,由于幼兒時期盡管缺乏成熟的心智,但自主思想有所形成,若在沖突中被攻擊,將不利于同伴間的正常交往,盡管影響的持續時間不長,但若沖突的發生較為頻繁,將嚴重影響幼兒心理,導致雙方不再進行正常交往。幼兒間的沖突也不利于班級、幼兒園環境,幼兒需要和諧的學習氛圍,若不同班級的同伴間產生一些沖突,容易對其它班級幼兒產生影響,若逐漸蔓延在緊張氛圍中,將逐漸發展為范圍更大的沖突,導致的后果也更嚴重。
幼兒階段的心理和生理都不夠成熟,通常對事物還采取簡單而直接的認知方式,而且大部分幼兒是獨生子女,受父母溺愛具有較強的自我意識,缺少與他人分享的意愿,缺乏較強的溝通和社交能力,因此容易因一些小事情而產生沖突。幼兒社會經驗不足,在與同伴相處交往中,因缺乏有效溝通,對個人真實想法不能準確表達而產生一些沖突。
幼兒健康發展受家庭環境的影響較大,若幼兒處于和諧友愛的成長環境,將降低與其它同伴產生沖突的可能性,而產生沖突時解決的態度是積極的。但幼兒若在暴力家庭環境中成長,父母吵架較多,其幼小心靈中將潛意識認為解決問題只能采用暴力方法解決,因此與人產生沖突的可能性大且激烈,嚴重的還將產生肢體沖突等。
在幼兒沖突中,幼兒園環境是外在影響因素之一。搶奪游戲道具或玩具等在引發幼兒同伴沖突中是一個重要誘因,與幼兒園配備教學資源不足具有密切關系,導致難以達到幼兒學習和游戲的實際需要而引發互相爭奪,若確保幼兒都有玩具將明顯減少此類沖突。幼兒教師處理同伴沖突的方式,對于幼兒認知沖突具有間接影響。在發生幼兒沖突時,大部分幼兒教師都采用嚴厲斥責和批評等方式,只是說幼兒以后禁止這樣,但未能幫助幼兒對發生沖突的主要原因進行分析,對沖突的正確處理方式也未能正確引導,有時不只是沖突難以解決,還將造成更激烈的沖突。
一是對積極性沖突應正確認識。幼兒沖突并非是惡性的,幼兒教師因對幼兒沖突善于提高認識,并有效應用積極性因素,使沖突不僅得到有效化解,還對幼兒培養社會認知能力,為幼兒健康發展創造有利條件。
二是及時制止消極性沖突。教師對大部分幼兒沖突應提高重視,并采取有效的干預措施,若教師不重視幼兒沖突,將增大沖突的嚴重性,甚至影響幼兒健康發展。若在沖突中幼兒產生肢體沖突,教師應及時制止,以免傷害到幼兒。
三是對幼兒沖突培養自行解決能力。解決幼兒沖突不僅需要教師干預,還要對幼兒培養對沖突的解決能力。采取獎罰措施并進行開導教育等多種方法,使幼兒沖突降低發生率,并及時進行妥善解決。
四是為幼兒園積極創造和諧的氣氛。幼兒沖突難以避免,幼兒園應為幼兒積極構建良好的學習和游戲氛圍,使幼兒心情愉悅,成為對幼兒同伴沖突進行有效干預的一個重要途徑。
綜上所述,在生理和心理方面,幼兒時期還不夠成熟,幼兒同伴之間因此難免產生沖突。而幼兒教師應客觀認識幼兒沖突,并采取有針對性地干預措施,對幼兒培養其處理沖突的能力。教師指導幼兒不只是對沖突采取溝通、討論等方法探討解決問題的有效措施,還將掌握對沖突的化解方式。此外,在對幼兒沖突行為解決中家長發揮了重要作用,家長應對幼兒沖突行為仔細觀察,指導幼兒行為,使幼兒在對同伴沖突的解決中提高人際交往能力,對于幼兒健康成長具有比較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