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井亮
(江蘇經貿職業技術學院 國際教育學院,江蘇 南京 211168)
2016年,教育部印發了《推進共建“一帶一路”教育行動》。2019年,教育部先后確定了2個批次、16個1+X證書制度試點項目,物流管理1+X證書是首批試點項目之一。通過1+X證書的“走出去”,帶動中國職業教育教學模式、專業標準、教學方案“走出去”,深化中國與東盟各國職業教育合作,共商、共建、共享,為中國與東盟各國現代商貿流通類人才的合理有序流動建立新機制,服務“一帶一路”和國際產能合作,服務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根據世界銀行發布的物流績效指標LPI統計,如圖1所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物流行業的整體發展水平不高,差異較大。新加坡是唯一物流績效指數較高的國家,中東歐地區的物流績效指標略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中亞地區的物流績效指數較低,東南亞地區的物流績效指標最低。因此,物流行業是未來“一帶一路”沿線大部分國家重點發展行業,也是職業教育培養技能人才的重點領域。東亞和東南亞國家的職業教育尚處于起步階段,發展不平衡,技術技能型人才的培養體系不完善,2018年,東盟國家職業教育在校生比例和高等教育學生總數比例不足20%,老撾、緬甸、柬埔寨、文萊、菲律賓等國家的比例低于10%。物流管理1+X證書是中國職教產教融合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必將進一步推動“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職業教育發展,有效對接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物流職業技能人才培養。

圖1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物流績效指數排名
“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任務是大力開展中國與沿線國家之間的國際產能合作,國際產能合作能否有實質推進,以及合作的質量和水平,在現代經濟發展模式和全球競爭格局下,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交通、物流與產業聯動發展能力,加強交通與物流合作是“一帶一路”戰略推進的關鍵和發力點。在擴大國際產能合作中加快中國與沿“一帶一路”國家之間的交通、物流基礎設施聯通能力建設,為相關國家發展經濟和布局產業提供服務保障,既是國際、國內兩個層面物流業發展的重要任務,也是物流業國際化發展的機遇所在。中資物流企業在“走出去”過程中,由于當地許多國家職業教育水平落后,無法培養符合中資企業需求的物流人才,中資物流企業在經營過程中會遇到很多困難,想優化產能更是不可能。物流管理1+X證書的出現給“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中資物流企業帶來了轉機,中資物流企業,可以借助物流管理1+X證書對當地的本土員工開展以職業標準、技能、道德、規范等為核心內容的職業培訓,有效提高員工對中國文化的認可,對中國管理的認同,提高員工的職業技能水平。
通過1+X證書“走出去”,調動各方面積極性,全方位、多角度、深層次地開展各領域的合作,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注重發展與中國企業和產品走出去相配套的中國職業教育標準和中國職教模式,拓寬了我國人才培養途徑,豐富國內特別是職業教育資源的供給。以1+X證書“走出去”的形式,服務中外人文交流,學深悟透,厚積薄發,結合中國實際,形成真正的、有效的、他國難以取代的“中國經驗”和“中國方案”。提升中國職業教育國際影響力和產業國際競爭力,提升職業教育服務國際產能合作和中外人文交流的平臺作用和支撐作用,提高職業教育國際化水平,加快和擴大教育開放。
如圖2所示,本文通過SWOT,找出物流管理1+X證書“走出去”的優勢與機會,同時分析物流管理1+X證書“走出去”的利弊。

圖2 物流管理1+X證書“走出去”SWOT分析
當今時代,發展職業教育已經成為世界各國振興經濟、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和諧發展的戰略抉擇,我國職業教育經過十幾年的發展,已經初具特色和規模,在世界的影響力越來越強。2016年中國教育部公布《推進共建“一帶一路”教育行動》提出,鼓勵中國優質職業教育配合企業走出去,探索開展多種形式的境外合作辦學,培養當地急需的各類“一帶一路”建設者。截至2019年,我國已同80個國家和組織簽署“一帶一路”合作協議,同30多個國家開展了機制化產能合作,與沿線國家共建“一帶一路”正呈現出強大的生機活力。與此同時,我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教育國際合作交流日益密切,合作的廣度和深度在不斷拓展。《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職教20條)明確了職業教育是類型教育,任何一種類型教育都要有與其教育功能和活動特征相契合的培養模式和評價制度,學校職業教育不僅要具備正規學歷教育的規范性、嚴謹性,也要有面向市場、服務發展、促進就業的靈活性、針對性,“1”與“X”相對獨立,發證主體不同,評價標準和規范不同,均有各自的社會公信力,這種“X”證書除了服務于院校人才培養之外,還可以面向企業職工或社會學習者,獨立地承擔技術或技能評價功能,因此1+X證書具有較好地應用性。
文化差異是職業教育國際化的最大阻礙,在物流管理1+X證書向東盟國家推廣過程中,要盡力避免東盟民眾產生文化植入的誤解。目前,國際物流界廣泛認可英國皇家物流與運輸學會的國際物流職業資格認證(ILT)和美國國際執業管理認證中心舉辦的注冊物流師(CTL)。我國從2018開始推行1+X證書,還沒有走上世界舞臺。物流管理專業1+X證書2019年12月開始考證,在國內尚處于開始階段,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還沒有推廣,知名度更是少之又少。由于物流管理1+X證書主要面對中國的學生和職業教育體系設計,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行業標準不完全對應,而且缺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行業和知名物流企業的參與,與國際相關的標準還沒有實現無縫對接,不能完全滿足“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行業和企業的需求。由于互聯網國際標準和接口的原因,物流管理1+X證書在東盟培訓、考證也存在一定的網絡技術障礙。
2019年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投資穩步增長,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設立境外企業超過1萬家,2019年當年實現直接投資186.9億美元,同比增長4.5%,占同期流量的13.7%;年末存量1 794.7億美元,占存量總額的8.2%。2013至2019年中國對沿線國家累計直接投資1 173.1億美元。截至2019年11月,中國在東盟其中涉及物流業務的企業占比達到80%,僅越南海防市和河內市直接或間接從事物流業務的企業就超過200家。由上述可知,“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物流行業的整體發展水平水平不高,差異較大,“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職業教育發展也多相對落后。根據中資企業商會的調查,中資物流企業雇傭的當地員工技術技能水平普遍較低。物流管理1+X證書的出現給東盟中資物流企業帶來了轉機,中資物流企業借助物流管理1+X證書對員工開展以職業道德、職業規范、職業技能、職業標準為核心內容的職業培訓,可以有效地提高員工的文化素質和職業技能水平。
由于地理、文化、政治及社會發展的差異,“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政治風險表現各異,政治派系斗爭激烈、政府執政能力受到制約、政局穩定性不足,而且國家之間也因為領土、宗教和種族等原因而矛盾重重。東南亞地區局勢基本保持平穩,但面臨政治和經濟發展轉型的壓力,不確定因素有所增加。中亞地區近年總體保持平穩,宗教極端主義和恐怖主義是最大的威脅。西亞地區局勢的不確定性有增無減,未來發展趨勢仍顯撲朔迷離。據經濟與和平研究所數據,在全球最不安全的20個國家中,有10個在“一帶一路”沿線;全球每年一半以上的恐怖襲擊發生在伊拉克、阿富汗與巴基斯坦等國家;有25%左右的綁架案發生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或地區。由于“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多為發展中國家,這些國家針對外國直接投資的政策和法律各不相同,在國家安全、反壟斷、環境保護、勞工、稅務以及行業限制等方面都有不同的規定,加上不同國家有關投資的相關政策與法律經常會因為外部經濟環境的變化而進行調整,給進入東道國開展教育增加了潛在的法律風險。
《關于貫徹落實“一帶一路”倡議加快推進國際道路運輸便利化的意見》指出,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要建立協作關系和合作工作機制,打通國際運輸通道,到2020年逐步建成現代高效的國際道路運輸體系。2018年底,中國已累計與“一帶一路”沿線16個國家和2個政府間國際組織簽訂了交通運輸協定合作文件,此外與沿線國家共同制定的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戰略文件有《大湄公河次區域交通戰略(2030)》、《中亞區域經濟合作鐵路發展戰略(2030)》、《中國—東盟交通合作戰略規劃》以及《中巴經濟走廊交通基礎設施專項規劃》等。在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以及國際合作的大背景下,我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將在共商、共建、共享原則的基礎上開展物流戰略協作,物流管理1+X證書“走出去”要跟隨這些政策和步伐,在符合國家政策的前提下規避相關風險。
通過不同的路徑,在“一帶一路”國際積極推廣物流管理1+X證書,提高證書的認可度。“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正處于產業發展的關鍵期,物流屬于第三產業,是沿線國家產業發展的重點,急需大量的國際通用型高技術技能復合型人才,因此,物流管理1+X證書推廣具有廣闊的空間。東盟國家的職業教育也處于發展轉型期,也為物流管理1+X證書的國際推廣提供了良好的基礎。借助中國企業“走出去”,中國院校“走出去”,可以大力宣傳物流管理1+X證書,也可以借助中國和“一帶一路”國家職業教育合作的平臺,推廣物流管理1+X證書。
隨著“一帶一路”建設的不斷推進,職業教育的開放性、互動性增強,在吸收國外先進資源的基礎上,堅持扎根中國大地、融通中外,提升物流管理1+X證書的國際通用性,與國際化人才需求有效對接,“引進來”和“走出去”雙向聯動,提升中國職業教育國際影響力和產業國際競爭力,提升職業教育服務國際產能合作和中外人文交流的平臺作用和支撐作用,提高職業教育國際化水平,加快和擴大教育開放。我國應不斷完善物流管理1+X證書的課程、等級、培訓、考證、課證融通、學分積累置換等諸多環節的設計。在證書設計上,保證證書符合基本教育規律,設計合理的證書等級體系。
在物流管理1+X證書的國際化發展過程中,通過不斷解決物流管理1+X證書國際化過程中遇到的各種難題,探索合適的模式和路徑。采用“引進來、走出去”和“中國職教標準引領”理念,在我國專業標準體系統一規范、標準框架下,針對東盟、東非不同國家政治、經濟、社會的發展程度,技術技能人才重視程度,職業教育發展水平,根據不同國家教育體系的特點,積極探索物流管理專業1+X證書“走出去”模式和路徑,采用課程跨界開發、師資跨界共享、學生跨界培養和技術跨界服務“四位一體”理念,積極探索物流管理專業1+X證書“走出去”模式和路徑。
職業教育國際化是推動職業教育現代化的重要手段,推動物流管理1+X證書“走出去”是我國職業教育得到國際認可的重要路徑。按“引進來-校本化-國內推廣-走出去”的路徑整合教學資源,國內外政行校企多方主體共商標準、共建資源,實現院校主培養、企業主實訓的聯合培養,推動物流管理1+X證書走出去,培養國際化復合型物流技術技能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