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珊珊
(河北外國語學院,河北 石家莊 050091)
“專業公司化”建設的目的是依托人才培養與專業建設,搭建一個平臺,營造企業運行環境,讓師生承擔不同角色,通過“承接業務”提高學生自主學習動機,主動摸索職業崗位所需具備的專業技能,從而促使學生找準自己的角色定位,提前感受職場氛圍,為就業創業做好充足的職前準備。
在市場經濟發展與經濟全球化大背景下,俄語專業人才所應具備的技能越來越多元化。以翻譯行業為例,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持續蓬勃發展,語言行業正逐步告別傳統的增長模式。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正在為語言服務領域帶來無限的機遇和挑戰,翻譯行業發展也已經產生了質的變化與飛躍。翻譯行業對俄語專業學生所具備的職業技能要求也隨著翻譯技術的發展不斷發生變化?!皩I公司化”模式的建設為學生群體能夠靈活應對人才市場變化創造更多條件。
“專業公司化”建設旨在培養“外語+專業”復合型人才。學生獲取知識與技能的平臺不能單一地局限于課堂,應該深入結合實踐教學,培養學生的各項實際應用技能,使其在畢業后能夠順利地進入企業工作,能夠很快地進入工作狀態,將所學技能應用到工作崗位中去。因此“專業公司化”建設最重要的途徑是校企雙方合作,實現產教的深度融合,合作企業單位與專業建設深入結合。校企雙方根據公司運營所需場地與設備,共同探討全方位合作,實現優勢互補,建立“專業公司化”的實習實訓基地。企業公司要參與外語人才培養方案與培養計劃的制定,針對具體崗位要求,合理開設相關課程,適當增加實踐教學比重。共同打造實踐性強的教學師資隊伍,引入行業標準,進行職業領域分析。低年級教學引進、聘請企業專業人員擔任相關課程的教學任務,對具體教學環節進行改革探索。例如俄語外貿行業,將進出口業務員、單證員、市場營銷人員、商務文秘等相關崗位實際工作要求標準引進課堂。針對高年級學生,直接進入合作企業進行實習實踐。
針對應用型本科院校自身特色,“專業公司化”建設最直觀的方式是教學場所的重新塑造與搭建。學生接受專業教育最主要的平臺是教室,是課堂。外語專業學生在畢業后所選擇的就業方向主要集中在外貿、翻譯、教學等,“專業公司化”建設初期,可以結合具體的公司辦公環境,對相應的教學場所,如教室,進行公司化改造,給師生營造職場氛圍,學生可參與“公司”辦公環境的設計與布置,由教師與學生自主打造符合集體特質、適應市場需求的公司企業文化。
結合俄語專業建設,以學院、教研室為平臺,組建成立專業公司、專業工作室,直接面向市場承接各級各類翻譯工作。學生成為公司的“正式員工”,由專業任課教師帶領學生直接開展翻譯業務,按照翻譯難度、工作完成度等向師生發放“工資”,構建除校企合作外學生能夠參與實踐的第二種方式。各年級學生在不同階段均有機會參與實踐。具體的翻譯方法與技巧可以在實踐過程中得以積累,很大程度上可以避免學生空掌握理論,不能用于實踐的問題。因為現在的俄語專業翻譯課程選用的教材偏重理論性,以政論、文學問題居多,詞匯選用的比較生澀,沒有能夠更多結合現實情況。除此之外,能夠在翻譯公司平臺基礎上,初步了解現代先進的翻譯技術?,F在無論是專業的翻譯工作者,還是外貿企業中的翻譯工作,都在跟著時代的不斷進步而進步,不斷嘗試采用最新的翻譯技術來輔助自身的翻譯工作?,F今,使用較為廣泛的機器輔助翻譯軟件有塔多思、雪人、雅信等,其均具有以下幾個基礎功能:項目管理功能、術語管理功能、翻譯單位管理功能、質量控制功能。這些基礎功能均是針對現代翻譯領域所面臨的諸多問題產生設計的。
“專業公司化”建設過程中,無論是校企合作形式,還是自身組建公司、工作室,均對教學教材、教學資料提出了非常嚴格的要求。俄語專業人才培養過程中,精讀、視聽說等基礎課程所選用的教材除主要基礎交流版塊的詞匯外,以文學類的詞匯、篇章居多,學生們在學習的過程中所掌握的詞匯大部分不能夠直接應用于工作崗位?!皩I公司化”建設,專業教研組與企業合作,或自主集智編寫符合相關課程、相關章節的自編教材與自編講義。在精讀課程中適當引入行業主題,增加專業詞匯,調整備課內容。
“專業公司化”建設現階段最大的困難與問題是專業師資隊伍的組建。教師隊伍中青年教師比例較大,且多數教師自身缺乏企業公司的從業經歷,在課堂教學過程由任課教師負責教學的實踐部分很難達到理想效果。因此必須要不斷深化校企合作,青年教師同樣要深入企業,校企共同打造“雙師型”師資隊伍。
翻譯公司承接翻譯業務的數量有限,不是全部學生都能夠參與到翻譯工作中來,因此各學生參與實踐的比例有差,同時,學生受專業翻譯能力所限,不能自主全程開展翻譯工作,因此翻譯公司要由專業教師引導,合理分配翻譯資源,并分小組配置專業教師作好翻譯過程中的指導,對翻譯稿件進行最終校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