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鳳芳
(廣東省國防科技技師學院,廣東 廣州 510405)
近幾年來,技工會計模擬教學已成為高校專業教學的重要課程,對于學生的專業知識運用能力、實踐能力都有很好的幫助效果。加之,我國逐漸注重高校學子的實踐能力,不斷進行教學改革,力圖讓高校學生具備更為強大的綜合素質能力。因此,大部分高校都開展了技工會計專業實訓教學模式,讓學生能夠親身參與到實際的會計工作中,充分將學生的理論知識運用到社會實踐中,利于學生會計能力的提高。但是,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傳統的會計工作模式出現較大的變化,學生不光需要基礎的會計工作能力,還需要了解到會計專業數據之間的聯系,能夠借助大數據技術分析數據背后的內涵和價值。對此,當前的技工會計專業實訓教學模式需要進行改革,充分體現教學工作的時代性,突出教學工作與時俱進的特點。從而更好地提高會計專業學生的工作能力和就業適應性,為社會提供綜合能力突出、時代適應性強的優秀人才。
教材是教學的核心材料,是指導教師開展教學工作,引領學生完成學習任務的關鍵材料。當前,高校大部分的會計模擬實驗的教材都是以配合教師教學為核心目的。所用教材內容缺乏深度,并且教材的更新頻率較低,不能夠及時跟上社會實際。此外,教師在進行教學工作時,會先對教材中涉及到企業的經濟生產活動內容進行講解,隨后再讓學生開展會計實驗。這樣的實驗教學根本達不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學生只是將課堂講解的內容借助實驗重復再現而已,不能夠有效凸顯學生的主動創造性,整體教學工作會顯得過于被動。對此,教師應該積極對教學材料進行調整,保證同實際社會相一致,提高會計教學質量[1]。
教師是教學工作的靈魂,是引導學生進行教學的關鍵。一個優秀的教師能夠對教學工作帶來巨大的影響,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因素。而一名優秀的會計專業教師不僅需要具備較為全面的理論知識,還應該具有豐富的教學經驗,才能夠融會貫通,能夠將自己的理論知識全面教給學生,提高學生的會計專業能力。而學生在進行會計實踐課程教學時,更是需要教師的重重引導,逐漸激發自身的學習主動性。但是,當前大部分的教師都是畢業就進行教學工作。將自身的教學能力建立在不斷參與教學活動來提升,而完全沒有進行會計實踐活動的經驗。這樣的教師來指導學生進行會計實驗教學,很容易導致教學工作不夠全面,使得學生對電算化的會計工作不夠了解。
高校在進行會計實驗教學時,應該注重教材的創新和完善工作。首先,應該積極同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社會需要聯系在一起,既能夠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遵從循序漸進的教學原則,還應該保證教材內容同社會實際相一致,甚至高于社會實踐會計內容。其次,要充分轉變教學模式,逐步引導學生進行主動性的教學思維,將填鴨式教學改為主動學習模式。此外,教材創新工作還可以根據部分實踐企業的社會工作進行編寫,真正體現教學工作的實際應用性。從而,使得會計專業實驗教學教材更加全面,能夠引導學生提高自身的專業理論知識運用能力,有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
考核工作是開展實訓教學的重要工作過程,對于學生的學習有著明顯的引導效果,也利于教師進一步了解學生,及時改變教學方式,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對此,教師應該積極注重會計實驗教學的考核工作,充分應用大數據思維理念。積極突出考核方式的多樣性,不能夠一味依靠期末考試來體現學生的學習情況。還可以將學生在實驗過程中的實驗成果,以及學生之間的評價,學生的自我評價,教師評價作為考核依據。尤其是實驗成果,教師一定要引起重視,確保每組成員都能夠參與到教學工作之中,以此來提高會計教學質量。
隨著大數據技術的不斷深入,社會對于會計專業人才的綜合數據分析能力愈來愈重視。基于此,教師應該具備較為全面的實踐能力,從而更好地對學生進行教學。而高校首先應該積極鼓勵教師在企業掛職,從而能夠將教師的理論知識充分同社會實踐相結合,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其次,還應該注重校企合作模式,積極邀請企業里具有社會實踐經驗的人員參與到會計專業實驗教學中,以此來提高教學的實踐性[2]。
綜上所述,隨著大數據技術的不斷深入,我國會計實驗教學模式迎來新的挑戰和機遇。對此,相關教學單位應該引起重視,積極轉變教學模式,不斷對教學模式進行改革和完善。從而,為社會培養出具備數據綜合運用能力以及專業會計能力的綜合人才,更加具有就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