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麗 延榮榮 袁郝郝
(安順職業技術學院,貴州 安順 561000)
隨著黨和國家脫貧攻堅戰略的不斷實施,全國范圍內打響了脫貧攻堅戰。當前脫貧攻堅已經進入了決勝階段,社會各個階層與主體都在脫貧攻堅戰役中發揮著自身的作用。作為為國家和社會輸送技術型人才的高職院校,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在脫貧攻堅背景下積極提升服務發展水平,承擔社會責任,奮發有為,為社會貢獻更多的力量。
教育是阻止貧窮代際傳遞的良策,也是其根本。讓高職在脫貧攻堅戰略布局中發揮獨特優勢,能夠實現專業設置和產業需求的有效融合,讓人才發展和市場需求緊密連接。對于高職院校而言,其本身門檻較低,且課程知識和專業技能簡單易懂,有助于在脫貧攻堅中廣泛吸納人才,實現人才的快速成長,在鄉村振興大舞臺上創造經濟價值。
根據實際調研發現,當前普通本科大學生中,主要是來自城市、鄉鎮和普通農村的人員居多,對于貧窮落后地區的大學生吸納較少。而在高職院校中,經濟貧困地區的學生占據絕大多數,因此高職院校對于貧困生的吸納能力是巨大的,能夠有效維持社會人才發展的平衡。
高職院校的教育工作一直緊貼國家和社會的發展需求,在幫助勞動者就業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在脫貧攻堅戰略布局的實施下,高職院校不斷調整發展結構,瞄準區域發展優勢產業,打造與地方經濟發展相契合的專業體系,積極構建完善的職業技能,突破自身發展瓶頸,實現自身的健康發展,助力高職教育的積極轉型。
高職院校在脫貧攻堅的貢獻之處主要體現在招生、資助、培訓、教育等方面,然而這些項目都較為分散,服務發展水平仍然較低,無法在脫貧攻堅戰略中發揮更大的效益。同時,各個區域的經濟發展狀況、區域特點與扶貧計劃都有著顯著的差異,部分高職院校困于自身發展,無法在專業設置、教學機制、就業指導等方面進行專門對接,難以有效融合產業、專業和脫貧三項內容,從而影響了服務發展水平的提升,無法在脫貧攻堅工作發揮應有之力。
高職院校要想在脫貧攻堅戰略中提升服務發展水平,就需要有政府支持、產業跟進、群眾配合和自身努力。然而當前高職院校因為在國家高等教育體系中并未得到足夠的認可,在現實發展中面臨著較多的困境,無法根據自身發展需求與人才發展規劃構建相應的幫扶平臺,打造穩定的扶貧機制,因此經常會出現“獨自奮斗”的情況。很多高職院校在發展的過程中無法得到充足的社會資源,資金缺乏,在經營過程中只能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無法施展拳腳,導致脫貧攻堅工作成效差,服務發展水平低。
高職院校在培養技能型與應用型人才方面的作用很大,特別是伴隨著國家所倡導的“大力創業”政策,創業活動此起彼伏。但是基本上創業活動集中于城市地區,而且均為一些家庭經濟狀況較好的學生去實施。對于高職院校而言,因為生源限制,其校內占據一半以上的學生都來自貧困地區,而學校也無法為其提供充足的創業資金,導致回歸鄉土創業的活動受限;再者,高職院校中的很多學生雖然來自貧困地區,但是他們畢業后并非想要服務農村,高職院校在這一方面的組織動員能力還較差,無法為鄉村振興輸送更多的人才。
高職院校的學生返鄉創業助力脫貧攻堅工作需要國家和學校的正確引導。根據實際調研發現,當前職業院校中絕大多數的學生在畢業后,都傾向于在本地就業發展,為區域經濟建設輸送了大批的人才。很多高職院校的學生都來自農村,他們具有濃厚的鄉村情懷,然而因為高職院校在專業設置、實踐培養、課程構建等方面過于同質化,未能結合脫貧攻堅的政策需要和區域發展特點進行教學設計,導致其在服務發展脫貧攻堅大局中的水平始終較低,難以真正讓自身的人才優勢得到充分顯現。
在脫貧攻堅戰略大局中,高職院校要對接各地脫貧攻堅任務,開展創新性的人才培養機制。地方經濟的發展和高職院校有著緊密聯系,而高職院校能夠為地區經濟發展輸送技術型人才。為了提升服務發展脫貧攻堅的水平,高職院校要構建學生返鄉發展教育引導體系,幫助學生在農村廣闊天地中大有可為。第一,要培養高職學生返鄉工作的意識和素質。要不斷轉變學生的工作理念,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事業觀,通過豐富的教學案例讓學生們看到鄉村的巨大發展潛力,激發學生返鄉工作的熱情和激情,讓學生們能夠在廣闊的農村天地中大有可為。第二,搭建脫貧攻堅返鄉服務平臺。將脫貧攻堅納入高職院校的課程體系,潛移默化地提升學生的農村農業工作意識,借助網絡、新媒體、宣傳廣告、展示板等進行廣泛宣傳,組織專家對脫貧攻堅的相關項目進行宣講,營造良好的返鄉工作氛圍,并借助政府、高校和鄉村三者間的合力,構建返鄉服務平臺,在學生遇到疑難問題時及時提出解決對策。第三,基于鄉村發展實際,打造“雙扶”協同發展機制。“雙扶”是需要高職院校和貧困地區齊發力,實現“輸血”和“造血”的對流。教育問題是貧困地區經濟難以發展的重要阻礙,借助幫扶政策,高職院校可以選派優秀的教師到貧困地區進行技能型人才培養,開設技能課程,實現高職教育資源在貧困地區的充分流動。同時,扶貧先扶志,高職院校要深入到貧困地區實際,開展實際調研,挖掘地區發展特色和產業資源,形成產業報告,調動貧困區域人口發展經濟的經濟性,而地區也要積極配合,努力學習技術能力,實現雙方有效互動。
為更好地在脫貧攻堅大局中發揮應有的效力和作用,高職院校要借用好脫貧攻堅服務平臺,實現自身能力的不斷發展和進步。一是學校要打造高水平的技術團隊,助力人力資源智力和技能升級,基于國家脫貧攻堅實際狀況,開發標準化和規模化的人才培養機制,不斷提升服務發展水平,通過選派青年教師、優秀師資團隊參與到各地區頂尖企業中實習、掛職,擔任重要職務,以將優秀的企業發展理念和市場需求傳達到位,從而提升服務社會的能力。二是優化專業結構,國家脫貧攻堅戰需要大量的優秀人才,可以立足于高職院校的本身優勢,并基于地區經濟發展的特色,按照當地企業狀況,優化專業設置,專門性為地區發展培養人才,以提升服務發展水平。其三,充分發揮高職院校在人才和設備上的優勢之處,借助幫扶、鄉村建設等項目有效帶動鄉村剩余勞動力,充分發揮鄉村之中的人力優勢,開發多種技能培訓,實現人才的全方位培養,以為脫貧攻堅貢獻力量。
脫貧攻堅工作主要在經濟落后的鄉村地區實施,而這些區域的教育問題十分落后。按照當前高職院校中學生的實際情況,絕大多數的學生都來自于落后地區,他們缺少上學的基本費用,甚至生活難以維持。為了更好的服務于脫貧攻堅大局,提升自身的服務發展水平,高職院校應該關注貧困地區學生的生活和學習狀況,建立有效的幫扶機制,針對學生們所憂愁的學費問題進行針對性解決,讓學生們能夠上得起學、讀得起書、學得起技術,從而減輕他們的經濟負擔,以更加積極地姿態融入到校園生活。同時,高職院校要注重學生們的心理需求,關心他們的成長和成才,在理論和技術方面朝著實用性方面引導,并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引導學生們在畢業后積極回歸家鄉,建設農村,在農村的廣大天地中施展自身的才華。通過在資金方面的不斷投入,幫助貧困地區學生發展智力,引導他們為脫貧攻堅貢獻自身力量。
脫貧攻堅背景下,高職院校在其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是國家實現全面脫貧、發展鄉村振興的重要助推力。然而當前高職院校助力脫貧攻堅的服務發展水平還較低,其中依然存在著較多問題,只有聚焦脫貧攻堅戰略構建高職院校學生返鄉發展教育引導體系,依托脫貧攻堅服務平臺實現高職院校配套設施的不斷發展,堅守高職院校育人職責加強資金投入與資助力度,才能真正發揮高職院校在脫貧攻堅戰中的應有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