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雯超
摘 要:我們學校是農村小學,大部分學生的家庭閱讀氛圍不濃,為了讓學生更多地接觸好書,帶領學生走入經典閱讀之路,為學生們營造一個濃郁的書香環境尤為重要。本文從建設圖書室館藏、營造閱讀氛圍、開展豐富多彩的閱讀活動三方面來談談我校書香校園文化的建設。
關鍵詞:圖書室館藏;閱讀氛圍;閱讀活動
DOI:10.12249/j.issn.1005-4669.2020.26.160
著名學者、教育家朱永新說過:“一個沒有閱讀的學校,永遠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閱讀對于兒童精神發育,對于學校教育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我們校長分析過我們學校閱讀的現狀:“就我校而言,生源大部分來自農村,閱讀底子薄,知識面與閱讀量都與城區的孩子有較大差距……沒辦法,我們必須花時間抓閱讀。沒有有效地開闊學生視野,根本就沒有辦法與兄弟學校競爭。近幾年的實踐告訴我們,堅持課外閱讀是非常有效的。”
那么如何有效地為孩子打造一個閱讀環境是非常重要的。下面我就建設豐富的圖書室館藏、營造閱讀氛圍、開展豐富多彩的閱讀活動三方面展開談談。
1 攜手教師,為孩子選購豐富的精神食糧
閱讀的第一步,我們身邊要有一批藏書,而這些藏書必須包括我們感興趣的種類。因此,作為一名圖書管理員,深知自己的職責及必備素養,如何了解不同年齡孩子的閱讀特點,并根據他們的興趣愛好選擇一批豐富的藏書,并把孩子們視為可信任的讀者,指導他們有效地閱讀,隨時提供必要的協助成為我工作中的重點。
1.1 根據年齡特點來選書
針對一年級學生認字少,抽象思維弱的特點,我們選購了一大批優秀的圖畫書,選擇一批知名出版社是關鍵,有愛心樹、蒲蒲蘭、信誼、啟發、魔法小象、海豚、蒲公英童書、聰明豆等,都是國內外經典的繪本。還有些圖文并茂的科普書,如圖畫版的昆蟲記、小牛頓科學館、什么是什么等;二年級學生開始過渡到文字,我們針對這一閱讀特點,選購了橋梁書和拼音類的圖書,像我愛閱讀系列、閱讀123、啟發小巴士、張秋生小巴掌童話等一大批優秀的橋梁書和拼音書;一二年級是悅讀階段,主要是培養他們閱讀的興趣,那么到了三四年級,就應該從悅讀過渡到渴望閱讀階段,就適當地引入一些人文啟蒙經典,比如寫給兒童的中國歷史、國際大獎小說系列(安徒生大獎、紐伯瑞大獎)、經典童話等,盡量擴展他們的閱讀范圍;而五六年級,應該從渴望閱讀到通過閱讀進行思考階段,那就要引入一些世界經典名著,如中國四大名著、外國世界名著。引入中國當代名家,如魯迅、巴金、朱自清、蕭紅、老舍、沈從文、冰心、葉圣陶等的作品進行精讀。
1.2 根據興趣來選書
以主題來選購一些好書,針對一二年級學生換牙的年齡特點,我們就相應買了換牙的很多繪本:《我的牙掉了》、《海邊的早晨》等等,還有如:勇氣、信任、祈愿和平、生命等相關主題的繪本購買;根據孩子們不同的喜好選擇不同類別的圖書,如《紅色羊齒草的故鄉》、《椋鳩十動物小說系列》、《小水精》、《哈里波特》、《地海傳奇》、《寫給兒童的中國歷史》、《少年讀史記》、《三國志》,《神奇校車圖畫書版》、DK系列、可怕的科學等等。
1.3 根據圖書版本來選書
我們在挑選經典兒童文學和經典世界名著時,會很注意它的版本,主要是翻譯者和出版社。像安徒生童話,我們就選擇葉君健譯本;格林童話,則選擇楊武能譯本。像中國古典文學,我們會選購中華書局、浙江古藉、上海古籍、岳麓書社知名出版社。如四大名著,我們會選擇適合小學階段閱讀的版本浙江少年兒童出版社的進行全班漂流,原著則會選擇人民文學出版社版本,也會購買四大名著的批評本:毛宗崗評三國演義、金圣嘆評水滸傳、脂硯齋評紅樓夢、李卓吾評西游記。像科普方面的書籍,挺有名的昆蟲記,我們就挑選了適合低年級看的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的圖畫版,高年級我們挑了陳筱卿譯本。越是經典的圖書,越要挑好的版本,一年可能推出不下10個版本,選擇時我們多方了解,1)盡量選擇老譯本和知名譯者的譯本,因為譯者比較用心,翻譯水平也比較高;2)盡量選擇老社、大社的版本,因為編輯比較嚴謹,像人民文學出版社、譯林、上海譯文等等;3)見到“改編”、“改寫”、“譯寫”、“編譯”之類的版本,都不作考慮。
作為圖書館藏的補充,我們學校每個班還設置了班級圖書角,老師們鼓勵班級學生節約零花錢,用于購買新書,除了定期組織學生去書店挑選新書外,還和作為校圖書管理員的我一起商量并最終制定符合本班年齡段的書單購買。
因此,讓孩子愛上閱讀的首要條件,有豐富的館藏我們做到了。
2 營造氛圍,領孩子快樂有序地閱讀點餐
兒童閱讀是一個書、兒童和成人共生的家園。它是以有經驗的成人閱讀者為核心,將引導兒童閱讀的過程作為一個具有活力的生態圈,通過合作與分享促使孩子習慣閱讀、愛上閱讀和享受閱讀。兒童是閱讀的主體,而有經驗的成人就是閱讀過程的引導者和推動者。教師作為閱讀過程的引導者和推動者,處在這個生態圈的中心位置,是為兒童閱讀打造優良環境的關鍵所在。
2.1 科學陳列,方便閱讀
圖書的陳列方式,影響著圖書是否可以受到更多的關注。圖畫書主要是針對中低年級學生,因此陳列書柜相對比較低,學生易拿易放。為了學生更便捷地借閱到想要的圖書,還對整個館藏圖書進行細致的分類,如中國兒童小說散文詩歌、中國童話、外國童話、、青少年文學、自然科學、綜合性圖書、歷史地理、政治哲學心理、藝術類圖書……以便師生能夠根據館藏指示牌借到心儀的圖書。
2.2 環境布置,營造氛圍
1)學校圖書室內外墻。為了吸引學生走進圖書室,在圖書室、閱覽室室內張貼一些世界童書大師簡介及作品介紹,讓孩子近距離地接近經典;懸掛一些名畫,學生耳濡目染藝術,培養良好的審美力;每個書架旁還掛一些經典童詩,讓孩子們在富有童趣的詩詞中獲得美的享受!每個教室外還懸掛一些國學經典和名人簡介,這些布置營造了“開放、自由、自主”的閱讀環境。
2)學校宣傳欄。(1)在校園櫥窗定期做一些優秀圖書推薦,引導孩子閱讀好書。(2)每學期推薦各年級閱讀小達人,點燃孩子的閱讀熱情。(3)親子共讀宣傳欄:指導家長和孩子進行親子共讀。
3)班級閱讀走廊。以各個年級為單位,設計了以繪本、童話、藝術、人文、科普為主題的書香班級走廊文化的布置,創建出良好的閱讀環境,影響、激勵更多的學生多讀書、讀好書,并寫出優秀的讀后感。
2.3 入館教育,人人是圖書室主人
除了3-6年級學生自主借書外,我們也鼓勵1-2年級在老師的引導下,親自來圖書室借閱。每年新生入校后,就安排一年級6個班輪流進圖書室進行入館教育,主要的內容包括:熟悉圖書室各場館;強調圖書借閱規章制度;熟識館藏各區域的圖書類別;親自演示代書板的應用;分發讀者證號;演示圖書平臺借還手續;愛惜圖書教育;推薦優秀圖書。通過入館教育,讓學生能夠近距離地接觸圖書室,為自主借閱做好充分的準備。通過和孩子們的親密接觸,他們再來借書,也樂意聽我的推薦來選書了。
3 開展活動,推動孩子在精神樂園中奔跑
閱讀就像耕種,沒有辛勤地培育和細心的呵護,再肥沃的土地也不會有好的收獲。緊緊圍繞閱讀來開展豐富多彩的拓展延伸活動,就是一個培育呵護的美好過程。
3.1 童書精讀——點燃孩子閱讀的心燈
兒童讀物應該分為教師指導孩子學習的書籍和專門給孩子閱讀的書籍兩種,也就是分為“精讀”的書和“泛讀”的書,我校是農村小學,學生家庭普遍閱讀氛圍不濃,針對這一特殊情況,圖書室購買供全年級各班精讀每套復本40本的書,并編制了各年級必讀書目,共有130多種圖書,書目涵蓋文學、人文、科學,主要是來源于新閱讀研究所的小學階段必讀書目;一部分還來自各年級課文的延伸讀物;還有一些則來自世界經典的兒童文學和青少年文學。
每個學期以班級為單位,有計劃地開展讀書活動,由班主任或校圖書管理員從漂流書書目里挑選適合本班的6本以上圖書進行全班閱讀。在閱讀過程中,老師先進行閱讀指導,再和學生共讀,以制作閱讀記載卡、閱讀答卷、全班閱讀討論等方式來評價學生的閱讀進展。
我們還對每個年齡段學生提出了不同的閱讀要求:
1)低年級(1-2年級):倡導讀寫繪結合,用閱讀圖畫書、講故事,以圖畫表達與創造相結合的方式激發孩子的智力。
2)中年級(3-4年級):逐漸從繪畫中淡出,加大文字閱讀量,結合講故事,增加整本書的主題探討,開始引導閱讀歷史與傳記作品。
3)高年級(5-6年級):班級共讀+主題探討,同時倡導自由閱讀,自由思考,自由寫作。增加自然科學主題的閱讀,將閱讀與兒童文學創作相結合。
通過班級共讀和自由閱讀相結合,讓學生們能夠腳踏實地地提高閱讀層次,到高年級,很多學生的閱讀既有深度也有廣度。
3.2 誦讀經典——聆聽美妙的心靈謠曲
1)每天早上早自修鈴聲一響,10分鐘的晨誦時間開始了!每個年級的晨韻集結合了古典詩詞、兒歌與兒童詩,讓孩子們在每天的黎明時分與經典詩歌共舞,讓他們的生命在每天的第一時間得以舒展,靈魂得以靈動,師生間共同傳達一種愉悅、飽滿的精神,并以此開啟一天的學習和生活。
2)每周都有班級進行“國旗下誦讀展示”,讓學生在誦讀經典詩歌和國學中,領略詩歌的美好,讓中華古典文化浸潤心靈。
3)豐富多彩的誦讀教研活動的開展,讓學生們在老師的智慧引領下,充分感受詩歌的快樂、溫暖,激情與張揚,美麗與寧靜。
4)我校自2012年舉辦首屆“中華美文誦讀”比賽以來,至今已舉辦五屆,為學校的“經典誦讀”這一品牌建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3.3 閱讀指導課——讓讀書的種子播撒孩子心田
1)學期初,每個年級都會制定好本學期的課外閱讀指導課。豐富多彩的讀書活動讓孩子們享受閱讀的快樂。學生浸潤在濃濃的書香氛圍中,品味了閱讀伴我成長的快樂。
2)閱讀延伸活動也豐富多樣,每年5月,以年級組為單位組織形式多樣的“語文專場活動”,以“闖關、競賽、游園”的活動形式開展,讓孩子們樂此不疲。
3)學生的閱讀活動開展得有聲有色,教師的閱讀活動也不甘落后。老師們以年級組為單位,定期組織教師讀書會。教師讀書會是以教師自愿、自主為基礎,充分利用優秀的圖書資源,圍繞閱讀展開思考、分享以及深度對話。老師們的閱讀范圍也非常廣泛,所選的書目也不僅僅用于教學。大家都能做到持之以恒的讀書思考,不斷提升自己。
3.4 邀請名家,走近名作
正如兒童需要了解兒童文學作家一樣,兒童文學作家也需要了解兒童。為了搭建起連接兒童與作家的紐帶,學校邀請了一些優秀的作家走進了校園,有兒童動物小說作家沈石溪、兒童作家殷健靈、管家琪、鄧秀茵、徐魯等。孩子們聆聽作家的精彩講座,并與作家有了親密的接觸,對他們的成長形成了巨大的影響,甚至可以改變孩子的一生。
3.5 家長學校,撒播種子
父母在家庭教育中擔當著重要的角色,但每個學生的家庭教育背景不同,父母文化層次、閱讀經驗及對閱讀重視程度等因素也千差萬別,學生們在家庭中的閱讀情況整體也呈現出各種各樣的問題,為此,學校推廣兒童閱讀活動的同時,積極倡導家長重視閱讀,通過家校合作互動、指導親子閱讀方法等途徑,幫助家長營造家庭閱讀氛圍,進一步推動兒童閱讀活動在家庭中的開展,形成與學校閱讀活動相得益彰的閱讀生態環境。
3.6 一本好書,傳遞閱讀的接力棒
不僅在本校積極地組織各種閱讀活動,學校還開展了“愛心書籍”捐贈活動,把學生們自愿捐贈的書,贈送給給假日愛心學校和結對的建德市童家小學,幫助他們建設學校圖書室,為那里的學生提供了課外閱讀的資源和機會。
讓學校圖書館成為孩子的精神樂園,讓我們校園的每一個角落都洋溢著書香的芬芳,讓閱讀的種子在無形中根植在每一個孩子的心中!
參考文獻
[1]錢伯斯.打造兒童閱讀環境[M].五洲傳播出版社,2011.
[2]朱萬梅,打造兒童閱讀的生態環境[J].江蘇教育,20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