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義
摘 要:中小型農業企業作為農業經濟體系的基礎主體,對繁榮農業經濟,推動農業現代化建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在分析了中小型農業企業存在融資難、制度建設滯后、員工管理復雜和環保設備建設壓力大等問題的基礎上,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措施。
關鍵詞:中小型農業企業;融資;環保
DOI:10.12249/j.issn.1005-4669.2020.26.206
2018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提出了加快農業現代化步伐的意見,提出了要壯大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創建現代農業經營體系的要求。農業企業作為一種新型的具有集約化、組織化的農業經營體系,在促進農業現代化建設中起著重要作用。中小型農業企業在農業企業中占有很大的比重,研究其發展對策措施對建設現代化農業具有重要意義。
1 中小型農業概念內涵
農業企業是指運用土地這一基本生產資料,以動植物及微生物作為勞動對象,通過人工干預動植物獲得人類必需消費品的生產經營企業。根據2017年的《國民經濟行業分類》中規定,中小型農業企業是指在農林牧漁業領域從事生產經營活動,年營業收入在2億元以下的能夠6自負盈虧的獨立法人企業。發展中小型農業企業對三農建設意義重大,主要體現在如下:
1)發展中小型農業企業有利于農村城鎮化建設。發展中小型農業企業加快農業產業化建設,將分散的小規模生產組織協調,農業實行規模化、機械化生產,高效的生產方式保證了城鎮的物質穩定供應,同時先進的生產方式也解放了大量農村勞動力,使得農村剩余勞動力向城鎮轉移,轉化為城鎮居民。2)發展中小型農業企業有利于農村經濟發展。中小型農業企業是一種具有較高程度的集約化組織,在企業建立時能夠集聚社會閑散資金,并將其用于對農業落后生產工具的升級改造,提高農業生產力;集約化的組織結構也使得企業能夠更及時獲得市場信息,有效避免盲目生產,而且企業形式更容易打造品牌,創造品牌經濟效益。3)發展中小型農業企業有利于農業科技進步。科技是第一生產力,農業科技貢獻率是判斷一國農業科技水平的重要指標,我國當前這一指標卻只有55%,遠遠低于75%的世界先進水平。中小型農業企業在發展過程中為了提高企業生產效率,增強產品市場競爭力,樹立良好品牌形象,會加大對科學技術投入,提升企業創新研發能力,這些都能顯著的促進農業科技進步。4)發展中小型農業企業有利于增強農業風險抵御能力。農業是一種弱質性產業,既具有干旱、洪澇等自然災害,也具有產品滯銷等非自然風險。傳統的農業生產是采取以家庭為單位的分散生產經營方式,風險抵御能力弱。中小型農業企業是集約的組織機構,相比個人農戶,其在信息獲取和市場把控方面都更好,在面對自然風險或者非自然風險的時候能夠有更及時的應對和更持久的資金支持。
2 中小型農業企業發展存在的問題
1)資金融通困難重重。企業發展離不開資金,但融資一直以來都是影響中小農業企業發展的難點。原因一是規模小,中小型農業企業難以提供足夠抵押物以滿足銀行貸款要求;二是融資方式單一,除了銀行和私人借貸外,現代化債券籌資的資質要求中小農牧企業又滿足不了。三是由于中小型農業企業具有農業的弱質屬性,企業經營風險比較高,金融機構供給意愿不足;四是政府支持度不夠,政府雖然加大了對農業企業的支持力度,可是金融信貸更多的流向了大規模的農業企業,中小型農業企業享受的政策扶持有限。2)管理制度不科學亟待完善。中小型農業企業大多是在親朋好友共同籌資的情況下創建起來,由于企業管理人員在企業管理方面的能力素質不高,在企業制度建設時沒有采用科學的方法,導致企業在制度建設方面存在較大問題。主要表現在子承父業式的家族管理、任人唯親、激勵制度缺失,人才流失率高,生產效率低等情況。3)環保問題增加經營難度。經濟發展的同時要注重環境保護,這是時代和文明進步的要求,但環保這項活動也給中小型農業企業的發展帶來了較大的影響。中小農業企業其中的禽類養殖、生豬養殖和水產養殖都會產生糞便等廢棄物,對環境造成污染。面對政府的環保政策,從事這三類養殖生產的中小型農業企業只能建設環保設備,可是建設環保設備的成本昂貴,處理物利用效率低、環保設備損壞修理時間長等讓中小型農業企業負擔太大,成本急劇增加,增加經營難度。
3 中小型農業企業發展的對策研究
1)完善中小型農業企業自身管理制度建設。科學的管理制度是企業產品質量的保證,也是擁有強大競爭力的基礎。中小型農業由于經營環境和規模的關系,管理制度的建設相對薄弱,因此有很大的提升空間。中小型農業企業要建立科學的管理制度,首先是要提升管理者素質,管理者要積極學習企業管理知識,充分了解企業管理問題,要使管理工作由專業人員負責,避免企業管理工作混亂。其次是要加大財務管理投入,完善財務管理制度,設立企業財務崗位,聘請專業財務人員管理企業財務,要增加企業財務危機感,優化企業資本結構,要嚴格控制負債規模。最后要建立科學激勵制度,調動員工積極性,提升工作效率。2)強化政府在中小型企業融資問題上作用。中小型農業企業在加強自身建設,增強實力的基礎上,政府要進行積極引導和支持,政府應該成立專門研究小組,研究分析中小型農業企業融資現狀,制定出有效的解決企業的融資難題。政府要創新財政投入,加強金融引導。政府要加強財政投入,鼓勵地方政府加強同社會資本的合作,探索新型中小型農業企業融資模式;加大對中小型農業企業的財政補助,提高農業企業稅收征收標準,減少企業稅收成本;政府可以采用直接或間接增加金融機構利潤的方法,引導金融機構更多的投入農村金融,繁榮農村經濟市場,增加中小型農業企業貸款來源。3)提高人員素質增強中小型農業企業競爭力。人才是企業發展的永動力,中小型農業企業由于經營環境和技術特點的原因,對人才的需求和管理有一定的特殊性,要從制度上加強人力資源管理。一是要提高招工門檻,規范用工制度,不要過度貪圖降低用工成本,要招收能夠在企業長時間工作的人員,與其簽訂勞動合同,降低企業人員流失。二是要豐富企業薪資福利待遇,加大對相關高新農業技術人才的引進,提升企業產品科技含量,增加產品附加值。三要加大人力資源管理投入,加強企業文化建設,營造和諧融洽的企業內部環境,完善企業員工素質培訓,加強對企業人員的管理,建立科學的人員激勵措施。4)多思路解決中小型農業企業環境保護問題。環保問題是中小型農業企業發展中繞不開的難題,除了企業要創新環保思路,提升廢棄物利用率外,政府還要積極進行財政支持,對環保設備生產商進行補助,使中小型農業企業能夠以低成本購買環保設備,或者政府可以對購買環保設備的中小型農業企業進行獎勵,如降低企業稅收等降低企業成本。由于環保建設活動是最近幾年開始,所以環保服務體系還不是很完善,偏遠地區難以到達或者服務時間較長。為了減少因環保設備故障而給企業帶來的損失,設備供應商應該加強環保服務網絡建設,在農村地區應按范圍建設服務點,保證環保設備故障第一時間得到維修,確保中小農牧業企業的生產能夠連續進行。
4 總結
發展中小型農業企業是加快農業現代化建設的重要措施,改革開放以來中小型農業企業數量不斷增加,發展存在問題也不斷暴露。本文在分析中發現企業制度、金融市場、政府這三者間相互影響,如企業管理制度不科學導致企業財務混亂,然后又會影響企業融資,而企業融資無法完成就影響環保設備購置,就無法擴大規模,同樣企業規模小就會導致營業收入低,進而造成企業薪資問題,導致人員流失,人才離職又會反過來影響企業擴大生產。這項發現啟示在解決中小型農業企業問題時要注重整體聯系,多方面同步進行。
參考文獻
[1]曹培麗.淺析農業企業財務管理問題與對策[J].納稅,2018,36:69-70.
[2]魏延安.農業企業的經營之困[J].新農業,2014,14:20-21.
[3]張悅.農業企業環保投資的影響因素研究[J].會計之友,2016,11:4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