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海蓉



摘要:目的 探討外陰瘙癢癥老年患者采取自制激素油膏聯合中藥熏洗治療的臨床療效。方法 選取我院收治的外陰瘙癢癥老年患者54例作為觀察對象,按照隨機法分為計劃組(實行自制激素油膏聯合中藥熏洗治療)與預設組(僅實行中藥熏洗治療),對兩組獲取的效果行比較。結果 計劃組與預設組比較治療有效率,前者數據更優(P<0.05);經治療后,計劃組比預設組各個階段瘙癢癥狀評分均更低(P<0.05);經治療后,計劃組比預設組各個階段新發抓痕癥狀評分均更低(P<0.05)。結論 外陰瘙癢癥老年患者采取自制激素油膏聯合中藥熏洗治療,可有效改善患者瘙癢癥狀及新發抓痕癥狀,提升治療有效率。
關鍵詞:老年性外陰瘙癢癥;中藥熏洗;自制激素油膏;聯合治療
【中圖分類號】R27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0)09-227-02
老年性外陰瘙癢癥的主要發病群體為絕經期婦女,會有陣發性瘙癢的臨床表現,夜間發作頻繁,該疾病是有些全身性或伴有不同類型外陰陰道疾患的局部癥狀,對其長時間搔抓,會有嚴重的抓痕,無法保證患者生活質量。老年性外陰瘙癢癥的基礎治療手段為內服抗組胺藥物,雖可獲取一定的療效,但長時間治療會使患者出現不良反應,不僅如此,在患者停藥后會有病情反復情況出現,導致限制臨床治療效果。隨著逐漸完善中醫治療手段,在老年性外陰瘙癢癥治療中開始應用自制激素油膏聯合中藥熏洗治療,進一步保障治療安全性[1]。本研究觀察對象為外陰瘙癢癥老年患者,分析其實行不同治療方法的療效。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研究于2019年3月~2020年5月展開研究,觀察對象為我院收治的外陰瘙癢癥老年患者54例,按照隨機法分為各27例的兩組,計劃組年齡上限85歲、下限61歲,平均(73.50±2.19)歲;預設組年齡上限86歲、下限62歲,平均(74.50±2.28)歲,組間資料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1.2.1預設組:實行中藥熏洗治療
中藥熏洗的中藥成分包括明礬6g,苦參60g,地膚子、蛇床子各20g,知母、川椒各12g,忍冬藤、黃柏、白鮮皮、苦參各30g,用4000ml清水煮15-20分鐘,去渣濾清取藥汁,共行20分鐘熏洗,1天2次,1個治療療程為1個月。
1.2.2計劃組:實行自制激素油膏聯合中藥熏洗治療
基于預設組,在30g金甘油中混入丙酸睪酮75mg、己烯雌酚5mg配成油膏,用無菌干棉球將外陰部液體擦干,將油膏于外陰部均勻涂抹,早晚各1次,共行2周連續用藥,改善癥狀后可間斷用藥,1周2-3次,并在此過程中,口服100mg維生素E,1天2次,1個治療療程為1個月。
1.3觀察指標
1)評估患者臨床療效:治愈:完全消失外陰瘙癢及不良癥狀,未有血痂及抓痕出現在外陰表面皮膚,經6個月隨訪,未出現復發。有效:明顯減輕外陰瘙癢及不良癥狀,未有血痂及抓痕出現在外陰表面皮膚。無效:未改善外陰瘙癢及不良癥狀。
2)評估患者各個階段瘙癢癥狀評分,評分與瘙癢程度呈反比。
3)評估患者各個階段新發抓痕癥狀評分,評分與新發抓痕呈反比[2]。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數據以()表示,行t檢驗,計數數據以[n(%)]表示,行x2檢驗,P<0.05表示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比較54例患者治療有效率
計劃組與預設組比較治療有效率,前者數據更優(P<0.05)。見表1:
2.2比較54例患者各個階段瘙癢癥狀評分
經治療后,計劃組比預設組各個階段瘙癢癥狀評分均更低(P<0.05)。見表1:
2.3比較54例患者各個階段新發抓痕癥狀評分
經治療后,計劃組比預設組各個階段新發抓痕癥狀評分均更低(P<0.05)。見表1:
3 討論
老年性外陰瘙癢癥是常見的老年婦科疾病,處于十分嚴重的外陰局部瘙癢癥狀,嚴重情況下無法忍受。經婦科檢查,處于正常的外陰黏膜外觀及局部皮膚。或出現粗糙的外陰皮膚,若病情嚴重,會有明顯的血痂及抓痕表現,但陰道分泌物未出現異常,即使檢查陰道分泌物,也并無病原體或病菌等。該疾病的主要發病群體為絕經期婦女,絕經后可達到30%左右的發病率[3]。從西醫角度來講,是因老年婦女絕經后衰退卵巢功能,快速下降雌激素水平,從而減少陰道分泌物,缺乏營養,處于干燥外陰,導致斷裂上皮細胞內的彈性蛋白,膠原出現透明樣變情況,從而引發擴張毛細血管、外陰上皮粗糙、點狀充血等癥狀。局部使用已烯雌酚油膏,可促進增生上皮細胞,增加上皮內糖原、上皮細胞彈性及上皮細胞厚度,增強抗感染能力,保證絕經后因缺乏雌激素而引發的陰道局部不適及外陰不適癥狀得到良好緩解。雄激素可誘導合成相關蛋白,加快修復組織,逆轉分解代謝。現階段,老年性外陰瘙癢癥的常用治療手段為局部消炎止癢及激素替代療法,但無法獲取顯著的臨床療效,且治療后會引發一定的副作用,導致明顯增加復發率。老年性外陰瘙癢癥的中醫學范疇為 “陰癢”,從中醫角度來說[4],其主要發病原因為脾虛濕盛、血虛風燥,應采取健脾滲濕、疏風止癢的治療手段。
本次試驗結果顯示,相比預設組,計劃組治療有效率更高,明顯改善瘙癢癥狀及新發抓痕癥狀,組間差異明顯(P<0.05)。中藥熏洗的主要成分中,白鮮皮、地膚子及蛇床子的主要功效為止癢、除濕、清熱,白鮮皮還能夠在不同程度上抑制皮膚真菌,知母的主要功效為清熱滋陰,忍冬藤、黃柏及黃參的主要功效為祛風、燥濕、清熱,可對皮膚真菌行良好抑制,黃柏的作用還包括對血小板行有效保護,明鞏的主要作用為燥濕、解毒殺蟲、止癢,川椒的主要作用為暖皮殺蟲、溫中止痛,聯合所有中藥,可實現散風止癢、除濕健脾的功效 。中藥熏洗可對局部皮膚進行有效清潔,促使擴張毛細血管,加快吸收油膏和中藥的藥物成分,該方法適用于局部癥狀明顯的患者,可加快藥物吸收速度,更快的獲取臨床療效,防止因其他給藥方式而引發的副作用。
總而言之,外陰瘙癢癥老年患者采取自制激素油膏聯合中藥熏洗治療,可有效改善患者不良癥狀,提升治療有效率。
參考文獻
[1]張柱海. 中藥熏洗配合氟康唑治療復發性真菌性陰道炎50例[J]. 西部中醫藥, 2019, 32(10):85-87.
[2]楊麗容. 中西藥結合治療高齡婦女糖尿病合并外陰瘙癢癥的療效觀察[J]. 中醫臨床研究, 2019, 11(2):55-57.
[3]高微微. 結合雌激素乳膏聯合加味知柏地黃湯熏洗治療反復發作老年性陰道炎臨床研究[J]. 新中醫, 2020, 559(12):36-39.
[4]羅利珍, 郭翠琴, 宋莉. 聚焦超聲聯合穴位注射,中藥熏洗治療外陰白色病變療效觀察[J]. 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 2019, 28(5):500-503.
[5]羅利珍, 郭翠琴, 宋莉. 聚焦超聲聯合穴位注射、中藥熏洗治療外陰白色病變療效觀察[J]. 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 2019, 28(5):52-55.
作者單位:
湖北省巴東縣中醫醫院 ?湖北巴東 ?44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