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霄鵬 山西大同大學美術學院
正如明末清初畫家石濤在《大滌子題畫詩跋·跋畫》中所言“筆墨當隨時代”,繪畫觀念隨著時代的變遷也在不斷地發生著改變,在近現代以繪畫為內容的美術作品中越來越凸顯藝術家的主體精神和個人情感[1]。繪畫作品中的色彩運用對彰顯藝術家的個人特殊情感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對凸顯現代藝術作品內涵、升華藝術作品所要傳遞的精神世界發揮著積極作用。但隨著近些年現代油畫藝術品的發展,作品對色彩運用的高水平追求日漸凸顯。
色彩是油畫作品中必不可少的要素,不分流派,不分內容,任何一幅油畫作品呈現在世人面前時,都需要通過合理的色彩聚合實現油畫情感的升華。當欣賞者在欣賞油畫作品時,無論能否清晰明了地看懂油畫作品,色彩都會對其帶來視覺沖擊,因此,油畫當以獨特的色彩運用給予欣賞者不同的刺激,吸引欣賞者駐足,使其從精神和情感上產生共鳴。換言之,一幅高水平油畫作品在創作時,必須對色彩的運用進行合理構思,并將其巧妙運用到油畫作品中[2]。因此,在油畫作品中,色彩的運用既是作者情感的表達,又是作者精神的寄托,還是作者與欣賞者之間進行思想交流的主要渠道。作者通過色彩運用,為油畫作品注入靈魂,實現油畫藝術品的升級。
色彩本身沒有任何實際意義,只是一種人為加工或純天然形成的顏料。但在人們的情感與思想影響下,色彩的觀賞性和使用性得到凸顯,通過色與色之間的聚散、排列、對比、混合等手段使其產生一種與單色有別的情感表達[3]。人們習慣根據心理和視覺上的感受將顏色劃分為暖色系和冷色系。色彩使用的不同可以使人們產生不同的思想情感和心理感受,從而對人們的心理活動和情感迸發產生影響。而從人類情感印象的角度出發,可以將色彩劃分為消極色彩和積極色彩。消極色彩是一種較為被動的色彩,當人們在看到這種顏色時,內心會產生懶惰、不安等多種消極情緒。例如,黑色可以讓人聯想到黑夜,無形之中在心中產生一種恐懼與不安。積極色彩是一種較為主動的色彩,當人們看到這種顏色時,內心將會產生開心、樂觀的積極情緒。例如,黃色代表著熱和光,當人們看到這種顏色時,就會在心中產生溫暖的感覺;紅色代表血液,當人們看到這種顏色時,將會在心中產生興奮與激動的特殊感覺。
在創作油畫過程中,油畫情感表達的關鍵和核心是通過合理的方法將各種顏色有機調和在一起,實現協調與統一。不同色彩之間的結合越是緊密,在表達思想情感時便更有利[4]。所以,在創作油畫作品時,作者靈活地運用色彩可以實現油畫作品情感表達的升級。油畫作者在創作作品時,需要有一個主色調,同時在使用顏色時,盡可能地避免現多種顏色混用的現象,導致主次不分,從而影響畫面的美觀性與整體性。因此,合理使用主色彩,可以為油畫的整體表現提供一種律動感,讓油畫作品的欣賞者能夠在欣賞時有視覺上的沖擊感,對欣賞者的心靈產生直接的沖擊力。油畫創作者在創作作品時要選擇情感色彩,并反復推敲,經過認真取舍與分析以后,達到整個畫面的和諧統一,井然有序。例如,伯納爾創作的《浴室》,作者有機整合和歸納完成了色彩特點與應用方法,高效融合色彩,彰顯作者的思想情感。作品完成后,作者要對其進行裝飾和平面化,使作品表現力更加張揚。
劉海粟是我國現代繪畫運動中最為杰出的畫家之一,在我國繪畫運動中有著不平凡的貢獻,劉海粟最出名的作品是《北京前門》,這幅作品的繪畫風格傾向于后印象主義。通過欣賞《北京前門》,我們能夠感受到劉海粟的作品風格獨樹一幟。他能夠真實表現自然界中的各種情感,注重個性的表達與張揚。在表述內心情感世界時,劉海粟更加注重對主觀色彩的運用,通過色彩的合理搭配,凸顯出北京前門的威嚴與莊重。劉海粟的繪畫創作是在表述自己內心思想情感,是宣傳自己思想觀念的重要途徑。他的作品不僅關注精神性的人格自由,更加讓人們相信內心世界的自由。
《北京前門》這幅作品的色彩運用最突出的特點是對比強烈,筆觸更加奔放,欣賞者在欣賞這幅油畫作品時,能夠感知到藝術創作者對現代藝術的全新追求。另外,神秘的古城使藝術家的靈感與熱情躍然紙上。作品中的磚紅色宮墻及明綠的琉璃瓦與碧藍色的天空爭相輝映,通過強烈的光影凸顯出油畫作品的莊重。金色陽光照耀下的前門,來往的行人絡繹不絕,顯得熱鬧非凡,無不體現出劉海粟對色彩運用技巧的把握。
在劉海粟的《北京前門》中,色彩的運用將東方神韻展露無遺,同時也顯露出作者的著筆力量及豪放性格。在進行色彩勾勒時,作者通過線條之間的交錯處理,不僅讓欣賞者感受到后印象主義繪畫作品的追求,還可以感知整幅作品的創作筆法。同時,剖析創作技法和畫面色彩可以得知,劉海粟的創作心態如凡·高一般狂熱。
沙耆同樣是我國近現代油畫作品史上一名著名的畫家,他被稱作為“中國凡·高”。沙耆對藝術的追求十分炙熱,如凡·高一般,在運用色彩與筆觸方面,都有近乎瘋狂的特點,他的作品能夠直接表現出其情感。沙耆認為,畫家在進行情感表達時,需要通過繪畫予以體現。在繪畫過程中,沙耆能夠將自己的激情融于作品之中,通過色彩的力量表現自己的激情與沖動。
沙耆晚年繪制的作品《山坡》,是其最為重要的代表作品之一。這幅作品最具有吸引力的是畫面上的顏色豐富且鮮艷,靈動而跳躍,自由且奔放的筆觸更使這幅作品獨具特色[5]。《山坡》的繪制無拘無束,隨心所欲。在運用色彩方面,沙耆使用黃色與藍色、綠色與紅色的強烈對比,體現出狂熱的追求,使畫面更加飽滿熱情,這是沙耆在藝術作品創作中最真實的情感流露與思想表達。這種繪畫技巧在沙耆的《村落一景》《綠色的水壺》《白馬圖》等作品中都有著十分豐富的體現。沙耆進入晚年后,其繪畫作品風格發生了轉變,有人稱其為“衰年變法”境界。這主要是因為沙耆將傳統的構圖規則及藝術影響徹底拋棄,最大限度地展現筆觸活力及色彩的情感力量,抒發豐富的想象力、內心的情感及敏銳的洞察力。
總體來說,沙耆在運用色彩的角度上,更喜歡通過強烈的對比色完成對顏色的處理,也習慣使用中間色和同類色進行處理。不同色彩之間形成的呼應與共振,會使作品呈現出來的視覺效果亮而不躁、濃而不艷。另外,沙耆作品中的灰色調保持一種典雅與含蓄的特點,如同寶石一般閃爍著美感。在沙耆的作品中,各種顏色均得到了淋漓盡致的發揮,這一點在他晚年的繪畫作品中均有所體現。沙耆繪畫風格的轉變,使其不僅能夠嫻熟地運用西方油畫的色彩觀念,還可以將中國古典書法的美感相融合,在運用色彩時,更加強調主觀與客觀的結合,表達出物與我的統一。
總而言之,油畫作為一門藝術,在創作時作者需要綜合運用各種因素。色彩是油畫必備的創作要素,通過色彩表達可以彰顯作者的思想情感,實現油畫作品的情感升華。在不違背色彩運用規律的前提下,作者將情感與色彩運用相結合,能夠形成一種獨特的創作風格,實現創作藝術水平的提升。本文首先分析了在油畫創作中運用色彩的意義與方法,其次就作品《北京前門》和畫家沙耆的色彩運用風格展開分析,深入探討了色彩對油畫作品情感表達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