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存波 昭通學院
綜合性大學涵蓋了門類齊全的學科,如文學、理學、工學、法學、醫學等,具有宏大的辦學規模和強勁的辦學實力,并在不斷發展的過程中結合當前的社會需求,開設新的實用性學科。近年來,人們對藝術的關注度越來越高,而藝術類學科更是引起了人們廣泛的關注。在此背景下,綜合性大學開設了音樂表演專業,以培養更多的優秀人才。由此,本文對綜合性大學音樂表演專業的課程設置進行了思考分析。
以前,我國對理論學科較為重視,而對于音樂類藝術學科沒有過多的關注。因此,很多綜合性大學對于藝術專業的關注度普遍不高,但是近年來音樂專業發展速度較快,所以綜合性大學在人才培養方面也需要調整模式,合理制定人才培養的方案。根據當前社會的實質性需求,大學要合理設置課程,讓教學取得明顯成效,培養出更加全能的音樂表演綜合性人才。
音樂表演就是音樂的一種再創作活動,通過樂器的演奏、人聲的歌唱和指揮在內的多種藝術手段,把樂曲以音響這種可以感受到的形式表現出來,傳達給聽眾,發揮音樂表演的社會功能。不同的演奏者或歌唱家通過自己的一系列表演,對于不同樂曲展現出不同的表達,帶給聽眾不同的感受和體會。在音樂藝術不斷發展的過程中,其出現了多種形式,音樂表演可以幫助我們欣賞理解音樂內容和形式,從不同角度對音樂進行欣賞和鑒別。通過音樂表演專業學習,學生不但能夠學習關于音樂表演的一些基礎知識,還能夠具備較強的指揮或演唱、演奏的能力,在畢業后可以到相關的文藝團體或部門從事表演或教學類工作。
針對當前的音樂表演專業學生培養,綜合性大學要合理設置課程,重視學生的音樂理論和實踐能力,讓學生在掌握基礎音樂理論知識后,還能進行音樂創作和表演,進而從多方面培養學生的音樂表演能力。
對于音樂表演專業的學生而言,他們應該學習一些基本的音樂理論,如音樂史、音樂技術理論和民族民間音樂等。民族音樂包括我國的民族樂曲、歌曲、電子樂和歐美的一些民間音樂。音樂表演風格涉及電子后搖、流行音樂、動漫音樂、古典樂等多種類別。在課程教學中,教師要先為學生講解音樂史,然后讓學生了解音樂表演的具體分類,打好音樂基礎。
要想具備一定的音樂表演能力,學生首先要學會對音樂作品的鑒賞,然后才能進行再創作。因此,教師要幫助學生了解音樂表演的各種因素,更加順暢地進行音樂作品賞析。例如,最基本的音樂要素是節奏和曲調,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為學生播放不同的音樂,讓學生感受節奏的變化。有的音樂作品中的音存在長短和強弱的區別,教師可以選擇一首音樂作品作為示范,讓學生自己嘗試進行欣賞和分析。曲調是音樂的首要因素,在聽感上占有主導作用,不同的旋律變化將會產生不同的效果。教師可以為學生講解曲調的基本創作方向,讓學生認識到雖然曲調變化無窮,但是其有基本的創作方向。在課程教學中,教師幫助學生了解這些基礎的音樂要素,可以讓他們明確在進行音樂作品賞析時應該從哪些方面入手,以此來培養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
音樂表演過程中最為重要的一項內容就是再創作,因為音樂表演本來就是一種具有創造性的藝術活動。當前的課程設置除要讓學生掌握基礎理論知識外,還要讓學生參與各類再創作活動。例如,教師要在每一學期都安排1~2 周的社會實踐活動和音樂實踐活動,增強學生對音樂表演的感悟。學校可以和一些藝術團合作,打造音樂表演的實訓基地,讓學生們在實踐過程中找到自身的缺點,不斷提升音樂表演能力。同時,為了讓學生具有更多的臨場表演應對能力,學校可以安排學生到一些演藝公司進行實際嘗試,讓學生在每一次的活動中完善自己的表演。
綜上所述,當前的音樂表演藝術發展迅速,社會上對這一類的人才有了更多的需求。因此,綜合性大學要綜合思考這一專業的課程設置,從這一專業的具體特征入手,注重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以提升學生的專業能力,增強學生的音樂綜合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