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偉偉
山東省濱州市博興縣呂藝鎮中學,山東濱州 256506
近些年信息技術的發展使得教育領域發生了巨大變革,其所具有的便利性和高效性特征可以大程度提高教學效率,因此越來越多老師開始注重將其應用到課堂教學環節。就現代信息技術本身而言,其實現了計算機技術與電信技術的結合,可以對與教學相關的圖像及文字等信號進行收集存儲分享,以此來為學生帶來更直觀有趣的教學活動。在初中歷史教學中,這可以借助現代信息技術來為學生播放歷史影視資料,其不僅有助于更好地開展后續教學活動,而且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積極性和互動主動性[1]。
當前的中歷史教學中存在較多問題和矛盾,這些問題和矛盾的出現會阻礙初中歷史教學的開展和進步。由于現代信息技術對電腦科技的依賴性較強,而很多年長老師無法熟練操作并應用電腦,甚至部分老師對現代信息技術一竅不通,再加上他們對新技術和新理念的認知不全面,因此很難把現代信息技術應用到歷史教學活動中。除此之外,部分初中歷史教師固守傳統教育觀念,無法跟上時代潮流,不愿意花費時間和精力來改革創新,所以他們的課堂仍舊采用傳統死板的教學方法,這會導致很多學生出現學習積極性不佳和參與主動性不強的問題,這對教師的進步和學生的進步都是不利的。除此之外,很多老師雖然想要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工具來開展教學活動,但學校在軟硬件設備的配置方面存在缺陷,這使得教學改革力不從心。這些問題的出現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初中歷史的教學進程,對教學造成了嚴重影響,這就需要老師積極變革教學理念和方法,學校積極完善教學設施,以此來改善現狀并提高現代信息技術的應用效果[2]。
與傳統的教學模式及方法相比,信息技術的應用可以高效整合課堂教學資源,同時可以提高教學內容的趣味性和直觀性,因此老師可以發揮這一技術作用來創設教學情景,有助于加深學生對課堂內容的理解程度和記憶深度。例如在為學術講解“鴉片戰爭”這一歷史事件時,很多學生雖然記住了鴉片戰爭的時間和結果,但對產生原因和歷史意義卻不清楚,他們不明白這中間的一些過程,傳統教學中,教師只是站在歷史視角去講述這個歷史事件,然后更多的是學生們自己去想象,這樣的教學方法不利于學生全面認識歷史事件。伴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引入,歷史教師可以把現代信息技術與歷史事件結合起來,在互聯網上尋找有關鴉片戰爭的視頻或者圖片,并在課堂是上為學生播放,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要做簡單的介紹,這樣一來,學生便可以更全面地掌握這些知識了,這大大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因為初中學生對畫面有很強的敏感能力,因此教師只用語言來進行知識傳輸是遠遠不夠的,老師可以積極借助現代信息技術來為學生創設教學情景,以此來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質量[3]。現代信息技術能夠積極創立情景,讓學生們在情景下進行學習,讓學生更直觀地學習并記憶教師所講述的內容,這不僅有助于促進教師的進步和發展,而且有助于促進初中歷史的進步和發展。
課本內容是枯燥無味的,在對傳統教學進行變革發展的過程中,書本上有些內容可能不太適合初中學生,久而久之會導致學生對歷史課程產生抵觸情緒和厭倦心理。針對這一問題,初中歷史老師在教學活動中要盡可能運用現代信息技術來實現化靜為動,其一方面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另一方面有助于更好地展現知識內容。例如在教學中,老師可以為學生展現立體畫面,由此來引導學生了解歷史并形成系統的知識體系。
近些年教材形式變得活潑生動,但是教材始終是一個靜態的畫面,是一群枯燥乏味知識,所以這時教師可以積極利用現代信息技術來將教材活躍起來。例如在為初中生講解鄭和下西洋相關史實時,老師可以先引導學生認識本堂課的重難點內容,帶著學習目標來了解鄭和下西洋的路線及所經地區,其可以運用動畫元素來標注相關區域的地名,以此來加深學生對鄭和下西洋路線的記憶深度。與傳統的教學方法相比,教師利用現代信息技術來讓學生們看到動態的畫面,這使得整個學習過程變得生動有趣,不僅有助于使學生們更好地記憶鄭和下西洋走的路線,讓學生們動態掌握整個畫面,突破這些難點,而且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熱情,使整個教學過程變得輕松有趣,這對于提高初中歷史教學水平而言具有重要意義。
伴隨著教學改革的推進,教育領域對學生主體性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這就需要老師在教學活動中積極轉變教學理念和方法,盡可能增加師生活動來激發學生學習自主性,其不僅有助于創造更活躍和諧的課堂氛圍,而且有助于提高學生對課程知識的學習效率和理解效果。就初中歷史學科本身而言,其內容龐雜,但是教學課時有限,這給任課老師提出了較大難題,針對這一問題,初中歷史老師可以借助現代信息技術來轉變課程知識的傳播方法,并在此基礎上優化課堂結構,例如可以在課前運用網絡技術收集相關影視資料,通過篩選判斷來找出對教學活動有益的一些內容,再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將其加工制作成課件。因為這些多媒體技術能夠為學生們呈現大量資料,能夠不斷拓展學生們的視野并開拓他們的眼界,因此可以有效補充課堂知識來提高教學質量。與此同時,由于這些知識完全保存在多媒體上,所以不容易丟失,方便存儲,以便在后續教學中再次使用。除此之外,多媒體技術的應用還可以簡化教學過程,其有助于將改變難點問題的講解方法,提高整個教學過程的簡易程度和趣味程度。在教學過程中,老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來為學生呈現更直觀具體的歷史樣貌,這不僅有助于降低學生對相關知識的理解難度,而且有助于減輕教學壓力并提高教學效果[4]。從這一層面講,現代信息技術滿足時代對歷史教學的要求,使歷史課堂真正做到“既有充足豐富的史料連接,又有高密度和高精度”,進而有助于滿足素質教育對初中學生的要求。
為了更好地滿足時代發展需要,初中歷史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鼓勵學生以史明鑒,這就要求老師將教學重點有解題能力轉變到歷史素養層面,進而有助于更好地培養學生基本技能。初中歷史作為重要學科之一,其直接影響了學生價值觀念的培養效果,這就要求老師在教學過程中盡可能激發學生學習主動性,通過自主思考探究來認識到歷史背后哲理[5]。在傳統教學理念影響下,很多初中歷史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僅僅局限于教材內容,課堂上很少花費時間來讓學生自主思考和探究,這使得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歷史知識。與這種教學模式形成對比的是,現代信息技術的應用可以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學生可以自主了解歷史知識和相關資料,同時可以借助網絡平臺來實現思維碰撞,這大大拓展了學生的認知面。
除此之外,信息技術的應用還提高了師生互動效率,老師可以借助現代信息技術來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常見問題,同時可以收到學生對教學內容的反饋;而學生可以借助現代信息技術來獲取更多歷史知識,可以增進與老師及同學之間的互動。例如初中歷史老師可以通過溝通互動來了解學生喜好,在此基礎上調整教學內容及教學方法,降教學重難點與學生喜好相結合,其不僅有助于提高教學重難點問題的講解效率,而且有助于提升學生課堂參與積極性,進而有利于更好的引導學生自主構建歷史知識體系,這對于提高初中歷史教學活動的效率和質量而言具有重要意義。
綜上所述,現代教育背景下,初中歷史老師要轉變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盡可能培養學生自主探究意識,可以運用現代信息技術來轉變教學模式并豐富知識內容,其不僅有助于提高整個課堂活動的高效性,而且有助于充分培養學生歷史素養。與傳統教學方法相比,現代信息技術的應用可以充分優化課堂內容,以此來加快教育發展進程,其在應用方面離不開學校、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這樣才能更好地發揮出現代信息技術的教學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