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慧敏 山西大學
視覺傳達設計在很多方面與兒童繪畫類似,兩者都是在平面進行創作,都具有抽象性和概括性,都具有創新性。視覺傳達設計的表現方式多種多樣,但其內核卻始終保持不變,視覺傳達設計是運用視覺符號表現事物性質、傳達信息的。兒童畫中的繪畫元素是直觀的、天賦的,在視覺傳達設計中運用兒童畫元素能夠有效傳達信息和創新設計。視覺傳達設計不僅可以吸收民俗的內容進行創新,而且兒童繪畫元素也是其可以借鑒的內容。
兒童繪畫是生命早期的涂繪行為,它們沒有知識,沒有技法,也談不上思想,然而這種涂鴉式的表現,雖缺乏穩定的線條和難以控制的涂繪,但卻體現出天性自然的氣質[1]。天然的是最難以模仿的,視覺傳達設計若要吸收兒童繪畫的長處就必須像結構主義一樣對兒童繪畫進行拆解,對各部分進行分析。
兒童畫的創作主題是真、善、美。所謂“真”,是指兒童真實地表達自己的所思所想,不虛偽地掩蓋自己的情感。成人設計一般考慮諸多因素,運用多種手法,導致在創作過程中缺少了一種自然、純真的美。兒童繪畫沒有明確目的,隨心所欲地創作,不考慮任何手法和主題,只是真實地用線條和顏色表現個人感受,所以兒童畫有一種天然的純真。
所謂“善”,是指對至善的追求,即對創作自由的追求。兒童繪畫是自由的,兒童沒有成人的功利性,擁有個性表達的權力,在發現美和創新表達的過程中完全不受限制。所以兒童畫能夠較直觀地傳達信息。
所謂“美”,是一種審美感受,它不拘泥于固定的美的通俗看法。兒童對自然的、人性的美總是有天然的感應,他們敏感的內心能夠感知不斷變化的客觀世界,并從中找到他們認為的美。在藝術創作中有獨特個性、有辨識度的美是必須的,兒童畫正具備了這種獨特的美。
兒童繪畫元素比較簡單,主要包括點、線、面、色彩四種元素。因為兒童基本沒有經歷過繪畫的專業技術訓練,所以兒童畫中的點、線、面、色彩都區別于成人繪畫,體現出自己的特色。
點是兒童最容易畫出的元素。兒童畫出來的點往往參差不齊,沒有固定的排列組合方式。雖然兒童還處于生長發育階段,手腦配合與成人相比尚不協調,但兒童可以畫出形狀各異、大小不同的點狀圖案。兒童常用的水彩筆、蠟筆等美術工具,筆頭較大,易于畫出點的形狀。同時,兒童在繪畫過程中不經意地放置各個點,讓這些點偶然形成對比、重疊、并列等情況,能夠豐富畫面層次感。此外,畫點對于兒童來說是最不費力的一種繪畫方式。這就是兒童繪畫中點元素出現頻率高的原因。
線是兒童繪畫中的主要元素之一。由于兒童畫線條缺少專門訓練且缺少對動作的控制力,所以兒童畫出來的線條往往是彎彎曲曲、斷斷續續的,有時還會出現過長或過短的線條,但正是這種不成熟的繪畫技巧讓兒童畫有了稚嫩的特點和夸張的精神。
面是兒童繪畫中最突出的部分。兒童喜歡運用大面積的色彩涂抹來創造面,但兒童在涂色的過程中很難把握面的邊界,所以兒童畫中的面往往都是相互交錯的,不那么界限分明的。成人很難復刻這種隨意打破邊界的美感。
色彩是兒童繪畫的靈魂。兒童大多喜歡鮮艷、飽和度高、對比強烈的顏色,因為兒童通常會認為鮮艷的顏色可以代表他們的情緒。成人往往會選擇飽和度較低的、沒有強烈對比的色彩,給人一種冷靜、客觀的感覺。兒童在色彩選擇和涂抹上都具有隨意性,沒有色彩沖突或協調的概念,他們只是根據自己的情感和視覺信息來羅列色塊。
兒童繪畫具有極大的隨意性。兒童繪畫前不會先打草稿,也不會提前想好主題,他們經常是想到哪就畫到哪,可能中途突然改變原來的軌跡,也有可能完全不知道怎么繼續畫下去。兒童沒有學過專業的美術知識,不懂透視的原理,所以他們繪畫往往就像原始的人類壁畫一樣,各種事物聚集在同一個二維平面,彼此之間沒有明確的大小比例關系,整個畫面看起來夸張、荒誕。
兒童繪畫具有抽象性。雖然兒童的思維是一種形象思維,但是他們用繪畫表現出的現實世界往往具有抽象性。因為現實世界的元素紛繁復雜,兒童沒有辦法像繪畫大師那樣捕捉每個細節,他們只有通過自己最直觀的感受抓取最突出的形象并用自己簡單的線條和色彩表現出來。兒童畫的真實不意味著細節模仿的到位,而是意味著兒童自身對事物認知的真實體現。所以兒童畫里經常出現夸張的手法。兒童可以不顧現實世界的真實大小關系,只憑自身的重視程度安排事物大小,從而構成夸張畫面,這就是成人看到的抽象。
兒童繪畫具有直觀性。因為兒童繪畫是隨性的,他們往往把直接看到或者想到的不經加工直接畫在紙上,所以兒童繪畫非常直觀。即使兒童繪畫很抽象,兒童自身對畫面的解釋也會讓成人感受到一種直觀。例如,兒童畫的小鳥不像小鳥,魚不像魚,但他們就是想到了,然后就把這些事物畫在紙上,直觀地讓人去欣賞。
視覺傳達設計是為傳播特定事物通過可視形式的主動行為。其大部分或部分依賴視覺,并以標識、排版、繪畫、平面設計、插畫、色彩及電子設備等二度空間的影像表現。視覺傳達更偏向交互設計,注重的是交互體驗和交互感受,側重點是功能性,但也具備平面設計圖形和顏色間的搭配,具備視覺美學特征。兒童繪畫元素在視覺傳達設計中的運用有利于制造一種輕松的視覺感受,能夠增強設計的親和力,使視覺傳達設計的信息能夠更好地傳遞。
視覺傳達設計的目的是傳遞信息。兒童畫中真的主題是可以被視覺傳達設計利用起來的。兒童在繪畫時努力反映客觀存在的真實性,視覺傳達設計應以真實為基礎,用創作自由的手段模擬事物,重視心靈的感受和表達,最終探求獨特、迥然不同的自然純真美。視覺傳達設計作品應傳遞真實準確的信息,所以真實性是視覺傳達設計中最重要的部分。
藝術的真實并不意味著像相機一樣原封不動地把客觀事物記錄下來。藝術的真實是可以用夸張手法來表達的。夸張的形象經常出現在視覺傳達設計作品中。夸張是通過一系列夸大、縮小、扭曲、變形的手法使形象造型變得和客觀事物的實際形象不完全相符。運用夸張可以突出客觀事物中需要觀賞者注意的特點,這也是視覺傳達設計中的重點。例如,2008 年北京奧運會徽標夸張地運用線條構成人的主要肢體,表現了以人為本的運動精神。會徽形似“京”字,呼應了奧運會舉辦的地點,同時印章的呈現形式弘揚了中國優秀的傳統篆刻文化。
兒童畫中的人、物的呈現形式都是比較抽象的,是帶有象征意味的視覺符號。抽象手法的運用使兒童畫的整個畫面看起來十分簡約。這種抽象手法同樣可以運用到視覺傳達設計中,有利于增強視覺傳達設計作品的表現力和概括力,使作品充滿趣味。例如,兒童畫中的人往往是由一個圓形的腦袋和簡單且比例不太協調的四肢組成的。這種抽象的手法其實也見于現代派畫家的作品中,像畢加索的《格爾尼卡》就運用了抽象的手法,雜亂且隨意的抽象物體安排凸顯了恐怖的氛圍和渴望和平的實際愿望。在視覺傳達設計中,設計師常常提取事物的主要輪廓以代表其實際含義。再如,飛機被抽象為一條直線作機身,兩條斜線作機翼。這種傳達信息的方式有利于抓住事物特點,突出主題,但在簡化圖形的基礎上并不減少傳達的信息量,反而能夠讓人更加準確地把握事物的本質特征。
兒童畫具有色彩繽紛,配色奇特、大膽的特征。視覺傳達設計可以使用對比強烈的色彩吸引人們的眼球。兒童畫常常運用多種顏色混合,隨機組合具有強烈裝飾性的色塊。所以很多兒童玩具的配色都是紅、綠、紫等鮮艷、飽和度高的顏色。多種色彩的混合給人一種跳躍、童趣、醒目的感覺,讓人能夠有進一步了解信息的好奇心。
規則構圖在兒童畫中主要體現為重復的點的大量使用,所以點彩式的表現技法能體現兒童畫的特征。點彩式主要是運用大面積的圖形重復來形成畫面的主要內容。大面積同樣圖形的運用形成了具有強烈沖擊力的視覺效果,這種點彩式的表現技巧經常被運用在各大奢侈品的經典服飾、箱包上,是一種極好的加深視覺印象的做法。
散點式的構圖和不對稱的構圖在兒童畫中十分常見,視覺傳達設計常常運用這兩種構圖方法。散點式的構圖方式可以盡可能地把事物放進畫面中,擴大畫面的信息傳達能力。非對稱的構圖方式還可以打破常規,使畫面充滿隨意堆砌、復雜多樣元素創造出的節奏動感。非對稱式構圖不等于不協調的構圖,非對稱構圖同樣可以實現畫面的均衡穩定,使畫面富于節奏感、富有動感和趣味。
視覺傳達設計的技法和工具日漸豐富,但創作者在成人的技巧中難以找到突破和創新,所以兒童畫元素的天然性和趣味性就受到了眾多關注。兒童在繪畫的過程當中不懂得什么是夸張手法、抽象手法、散點構圖、色塊運用,他們只是憑借著天然的審美感受來進行創作。這種天然的審美感受正是視覺傳達設計中所缺乏的。所以視覺傳達設計者應對兒童繪畫進行拆解,在其中尋找自己可以運用的各大元素,從而促進自己創作上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