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個舊市個舊中學,云南 個舊 661000)
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入推進,新課標對傳統的數學教學提出更高的要求。一線的初中數學教師必須更新教育理念,用新的理念審視傳統的課堂教學,靜下心來,探索優化數學教學的有效途徑,要真正使課堂成為有利于學生張揚個性的“學堂”,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本文根據筆者多年的教學經驗,就如何優化初中數學教學談談自己的認識。
受應試教育的影響,當前部分數學教師把學生的成績看作衡量教學水平高低的決定因素。因此,在制定教學目標時,有些教師把傳授課本知識確立為教學的重點,在課堂教學時一味地注重對數學知識的傳授,卻忽略了對學生能力的培養。這樣的課堂、教學活動均為應試而來,不利于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致使課堂教學偏離了方向。
教師專業素養的高低直接影響著課堂教學效果。在初中數學教學中,部分教師專業素養不高,教育觀念陳舊,教學手段落后,教學觀念無法緊跟時代步伐,不會使用先進的信息技術,不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致使課堂氣氛沉悶,課堂教學效果不佳。
當前,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部分教師由于教學觀念落后,不能正確評估學生的情況,而采取“滿堂灌”的教學方式。這些教師不放心學生,認為課堂中自己講授的都是重點,只要自己講解分析到位了,學生就一定能夠接受、吸納。所以,教師成了課堂的權威、課堂的主導者,學生成了看客,不會積極投身課堂教學活動中來,只是默默地坐在座位上,看教師在講臺上的表演,參與度低,不能主動思考、積極探究。
許多數學發現源于生活,好多數學知識在我們的生活實際中也廣泛應用,并且有些數學應用題十分抽象,只是靠字面分析,學生理解起來有很大的困難。如果教師能根據題意靈活創設學生熟悉的、利于數學學習的情境,效果就截然不同。
例如,在教學“平行線與相交線”時,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的典型優勢,播放生活中的實物圖片,以此創設真實的教學情境,如鐵軌、人行道等.當學生看到熟悉的場景和實物時,自然就能夠提起主動參與學習的興趣,成功架設有利于開展學習的情境.此時可順勢引導學生認真觀察圖片,關注事物特征,學生可以根據已有的生活認知說明自己的想法。這樣的氛圍中,不僅飽含了積極高昂的學習情緒,也有效地活躍了思維,順其自然地引入平行與相交等概念,從而能夠順利打造高效的數學課堂。
課改在不斷地深入,傳統的教學理念已經跟不上時代的步伐。一支粉筆走天下的陳舊教學模式已經被淘汰出局,“粉筆+教鞭+黑板”的教學模式已經不能順應課改的潮流。教師在數學教學中大膽使用信息技術,可以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益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使數學課堂效益得以最優化。
例如,在教學“幾何圖形初步”時,需要學生對圖形形成正確、客觀的認知.不僅要了解幾種關鍵圖形的典型特征,還要能夠正確區分立體圖形與平面圖形,進而才能形成更全面的認知.當然,也可以在小組討論的過程中,針對具體的案例展開探討.教師可以給出生活中常見幾何圖形的應用,如推拉門、三角支架等.學生在針對生活中常見事物及圖形展開探討的過程中,更易于分析其特點,還能夠準確把握其應用原理,能夠針對幾何圖形的典型特征形成更深層面的理解和把握。
創造力的核心就是發散思維,所以數學課堂教學實踐中,必須以發散思維能力方面的培養作為重中之重,這也就意味著,必須要在教學實踐中有效突破定式思維。可以結合問題情境創設這一方法,巧妙引入現實生活中的問題,以此激活學生的積極思維,發展其創造性潛能。
例如,在完成“正方形性質”的教學之后,可以設計開放式的延伸練習:如果想要在一塊正方形的土地上建造一個花園,按原計劃需要將其劃分為4 等份,在每一份中種植不同色彩的花草,請你設計出你認為比較美觀的方案。學生會根據自己的視角及認知展開個性化設計,這種問題的創設不僅具有明顯的開放性特點,同時與現實生活密切相關。可見,通過問題情境的創設,能夠啟迪學生的智慧,促使學生立足于數學的視角和思維展開對問題的思考,不僅有助于發展學生的個性化思維,也有助于提高其發散思維能力及創新能力。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11 年版)》特別強調,學生是整個學習過程中的主體.想要打造高效的初中數學課堂,其關鍵前提及核心要素就是“學生主體”。所以,教師在教學中需要充分考量每一個學生的素養,如基礎水平、接受能力及認知特點等,目的就是推動學生的主動學習,全面提升數學認知水平及應用能力。
例如,在教學“二元一次方程組”一課時,如果選擇直接講授的方式,很多學生都會形成一定的理解阻礙。教學中,一位教師引導學生通過操作學習的方式對這一內容進行自主化學習,具體步驟如下所示.
(1)提出問題。利用手中的正方形紙片,如何將其折疊成兩個小長方形,并確保其面積相等?學生選擇了多元的折疊方式,有的橫向、有的豎向。
(2)引導探究。借助手中的小長方形紙片,如何將其折疊成兩個小正方形,并使其面積之比為1∶2?學生展開了積極的動手操作,展示自己作品的時候,略帶自豪地說出了自己的折疊方法,根據學生的匯報,教師一一點評。在學生興趣高漲之時,拋出研究問題:如何才能夠對一塊長方形木板進行等分比例分割?然后,引導學生以這一問題為基點,開展高效化自主探究學習。
數學在初中階段是一門非常重要的學科,是學好物理、化學等學科的前提。因此,數學教師一定要認清當前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更新教育理念,優化教學模式,積極挖掘身邊的素材,創設生活化的教學方式,使學生能夠喜歡上數學課,從而切實提高數學教學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