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長春市九臺區龍嘉德陽中心學校,吉林 長春 130504)
小學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重在讓學生能夠清楚的理解數學的核心理念知識,掌握其中的技巧方法,并在實際生活中得以靈活運用。
我國小學數學的課堂教學中,對于課程的教學計劃并未有嚴謹科學的布置,使得數學教程內包含的核心理論知識沒有充分的涉及到,教學標準沒有統一的規劃。具體的形式體現有以下幾點,①部分小學數學的教材體現為綜合類教育,類似于社會上的工科和經濟學偏向的高等教育,降低了小學數學課程教育本質內容的教學效率,進而使得學生對于課程教學缺乏一定科學的認識;②小學數學的課程布置較為隨意,極易出現內容重疊的現象,造成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很是費力,甚至部分小學的數學教學中出現與小學內容不符的高等數學知識,增大了學生的學習壓力。
小學數學的教學中,實踐教學尤為重要,數學源于生活,也要回歸于生活,因此現實生活中涉及到的數學知識是至關重要的。小學數學的教學內容需要貼近生活,將理論與實踐相互結合,讓學生能夠清楚的認識到數學實踐的重要性。但是在當前的小學數學教學中,對理論知識的講授更為看重,而忽視了實踐教學的課程占比。教師在教學中,對于數學實踐的指導也很少,降低了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充分理解,嚴重影響了教學課堂中的學習質量。
數學教師對于小學生而言,不單單是簡單的知識傳授人員,也是對學生健康正確價值觀的領導者,因此需要注重學生正確價值觀的培養。小學生由于年齡尚小,思維方式并未完全建立,且對于外界繁雜的事物有極大的好奇心,因此必須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同時對每個事物的是非對錯有自己正確的判斷。如無教師或家長對小學生的價值觀進行正確科學的引導,將直接影響學生對事物正確判斷能力的培養與建立,因此教師應當在小學數學的教學中,融入價值觀培養內容,作為教學重點使學生能夠潛移默化的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例如,在小學數學中講解時鐘知識時,不僅僅是讓學生能夠清楚的認識理解時鐘的概念,也要適當合理的讓學生認識到“浪費時間是可恥的”,充分把握每一分每一秒,從小養成“節約時間”的好習慣。
愛國情懷是每個國人必須具備的高尚品質,數學教師在教授課堂理論知識的過程中,應當注意增強學生愛國意識的培養,進而提高學生核心素養的建立。眾所周知,我國有著光輝的數學教學歷史,其中都體現了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在教學過程中,滲透古代數學知識,既可豐富學生的見識,也可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懷和民族榮譽感。如在圓周率的學習中,劉徽提出了割圓術的理論,奠定了祖沖之在后來圓周率π 的演算,領先了世界其他國家上千年之久;在學習直角三角形中,適當地引入古代“桿子影長”的理論,結合了實踐生活,使學生能夠清楚、直觀的理解數學知識,同時也讓學生了解到了我國古代學者的智慧,一定程度上培養了自身的愛國情懷。
環保工作是當下社會各行業均要提高認識的內容,在小學數學中,應適當的加入環保教育。教師要把環保教育落實到實處,從小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促進核心素養的建立。小學數學中有“統計學”的基礎學習,教師可帶領學生在社會中進行實踐,調查統計有損壞的水龍頭一天浪費的水量多少,并將所得到的數據進行匯總,制定科學的統計折線圖。同時教師應適時向學生滲入水對人類的重要作用和“節約用水”的重要性等觀念,以此在掌握數學知識的同時,提高學生的環保意識。
數學對于人們日常生活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的過程中,教師應當注意實踐應用的滲入,使學生能夠在日后生活工作中有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簡約教學重在教學過程的簡單明了化,使學生能夠清楚的認識到數學的核心知識,培養自身的核心素養,樹立正確的人生理念,因此需要教師采用合理科學的教學措施,提高小學數學的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