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 爽 哈爾濱音樂學院
非物質文化遺產作為人類的寶貴文化財富,是人類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積淀下來的智慧結晶,彰顯著人類文明的璀璨光輝。一方水土一方文化,非物質文化遺產在不同民族不同地區,其表現形式也有所不同,是各個地區各個民族獨特的文化產物,與當地的民族習俗和地理環境有著深刻的聯系。在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發展過程中,一個民族一個地區的手藝和技藝逐漸形成一種傳統,記載著這個地區和民族的發展軌跡與文化,進而形成了一個民族的獨特文化形式。
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定義:非物質文化遺產(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是指被各群體、團體、有時為個人所視為其文化遺產的各種實踐、表演、表現形式、知識體系和技能及其有關的工具、實物、工藝品和文化場所。各個群體和團體隨著其所處環境、與自然界的相互關系和歷史條件的變化不斷使這種代代相傳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得到創新,同時使它們自身具有一種認同感和歷史感,從而促進了文化多樣性并激發了人類的創造力。關于非物質文化紀錄片則沒有一個明確的定義,一般來說,“以非物質文化遺產為審美對象,以展示非物質文化遺產美學特征為目的,以聲畫合一的媒體語言為手段的影視紀錄片就能被稱為非物質文化遺產類紀錄片”[1]。
非物質文化遺產紀錄片選用平民化的敘事視角,旨在從平凡人的眼中看到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價值與文化意義,透過平凡人的感官去發現和挖掘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獨特魅力[2]。非物質文化遺產紀錄片的拍攝過程中,我們要注重從傳承者的角度出發,傳承者也是普通人,普通人的視角能夠更直白地展露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態度與感情,能夠更加深刻地引起觀眾的情感共鳴。
非物質文化遺產紀錄片拍攝過程中,我們要更加深刻地意識到人在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過程中的重要性。人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者,肩負著將非物質文化遺產發揚光大的重任。非物質文化遺產紀錄片拍攝時更加注重對人的生存狀況進行記錄,在記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過程中,也要對人的精神面貌進行刻畫和記錄,讓觀眾更加全面地了解非物質文化遺產紀錄片的藝術價值和現實價值[3]。
非物質文化遺產紀錄片的影像風格是多樣化的,但大多數追求的是強化紀錄片與觀眾之間的情感共鳴,以達到渲染氣氛、傳播文化價值的作用。一般來講,強化情感共鳴是通過紀錄片故事化的影像風格,以及多種鏡頭語言,來表達非物質文化遺產在人類生活中的作用與價值,并傳達出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者的內心情感與生活狀態。紀錄片可以通過剪輯等手段,來增強故事的情感和節奏,或是設置懸念等手段,推動細節、語言與情感相融合,達到良好的傳播效果[4]。非物質文化遺產紀錄片在最初創作時期,一般是采用單一的旁觀者視角和長鏡頭,內容相對枯燥、單一,缺乏多樣化信息。隨著拍攝技術的進步,非物質文化遺產紀錄片的拍攝方式更加多樣化,可以通過對視頻進行合理的剪輯、色彩的運用、聲音的調整、讓紀錄片的文化底蘊能夠被更多人理解和看見。
鏡頭語言、畫面語言與音效是構成紀錄片的重要組成部分,三者相互配合能夠提升紀錄片的表達能力和感染效果,從而提高紀錄片的藝術價值。在非物質文化遺產紀錄片拍攝過程中,音效的作用是十分明顯的,音效一般由同期聲、采訪聲、音樂、解說詞共同組成。音樂是紀錄片音效使用過程中尤為重要的一個元素,不同的音樂能夠產生不同的效果。非物質文化遺產紀錄片在剪輯過程中,為了能夠增強情節的過度感或是深化某一種情感,都可以通過音樂的調控達到一種音效上的和諧。音樂也是促進畫面銜接流暢的一個重要因素,紀錄片可以通過對音樂的選擇,來作為鏡頭語言的補充部分,既可以達到渲染氣氛的作用,也能夠增強畫面語言的感染力[5]。紀錄片背景音樂的選擇上,要根據情節而定,如果是歡快激動的畫面,可以選擇高昂愉悅的音樂來進一步增強紀錄片人物中的喜悅感;如果是悲傷凄涼的畫面,可以選擇婉轉悲涼的音樂來進一步抒發紀錄片中人物的悲戚之感;如果是設置懸念的情節,可以選擇具有神秘感的音樂增強情節的跌宕起伏之感。總之,音樂的合理設置十分必要,對非物質文化紀錄片中情感渲染具有重要作用。
蒙太奇剪輯手法,通過鏡頭、場面、段落的分切與組接,對素材進行選擇和取舍,以使表現內容主次分明,達到高度的概括和集中。能夠引導觀眾的注意力,激發觀眾的聯想,啟迪觀眾思考[6]。每個鏡頭雖然只表現一定的內容,但組接一定順序的鏡頭,能夠規范和引導觀眾的情緒與心理,并且每個鏡頭都是對現實時空的記錄,經過剪輯,能夠實現對時空的再造,形成獨特的影視時空。在非物質文化遺產紀錄片中運用蒙太奇手法可以靈活地排列視頻素材,鏡頭銜接變得更加多樣化,不同鏡頭銜接能夠產生不同的效果,也可以將現實生活中的時間和空間藝術化地再造,符合真實合理的觀影體驗,從而更加方便地表達出紀錄片的創作主題與意圖,能夠吸引觀眾去感受紀錄片中人物的喜怒哀樂,調動觀眾的情感,從而引人思考[7]。
非物質文化遺產作為我國文化重要組成部分,具有很高的藝術探討價值,對傳承民族文化、發揚民族精神具有重要意義。非物質文化遺產紀錄片能夠運用科學的技術手段,將民族文化通過鏡頭語言予以呈現,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產以影像化的方式出現在大眾視野中,激發大眾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了解熱情,從而參與到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與發揚工作中,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產更好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