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加號 趙 奔 西北工業大學明德學院
目前,我國在文化創意產業方面正處于高速發展時期,但無論發展規模還是技術方面,依然無法與其他發達國家相比,文創產業概念在21 世紀才開始在我國傳播,起步較晚,且沒有受到重視,陷入了發展的瓶頸期。
由于文創產業發展快速,導致發展基礎不是十分穩固,出現許多弊端,最主要的一點就是缺乏文化的個性,這一問題的出現與文化之間的相互融合密切相關,但本質上還是由于我國的高校教育模式不合理導致的。文創產業的核心競爭力是創造力,是具備創造意識的人才,但是我國在這方面的人才比較少,無法滿足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需求。
目前,關于文創設計與高校藝術設計教育之間的關系有不同的說法。但是總的來看,高校藝術設計教育是包含在文創設計中的,它屬于文創設計的一部分。文創產業指的就是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產生的一種以創造力為核心競爭力的新興產業,涉及范圍較廣,包括影視媒體、表演、廣告、服裝以及動漫等,發展潛力巨大,特別是最近幾年,文創產業發展速度極快。從根本上來說,這些創意設計離不開具備創造力的人才,這是這些設計門類的發展基礎,而文創產品則可以將設計人才的創造能力與水平充分體現出來。因此,高校藝術設計教育在某種程度上可以促進文化產業的發展,同時是促進文創設計產業發展的關鍵。
高校藝術設計教育主要培養的是學生的創造能力與創新意識,所以文創設計也是我國目前高校藝術教育的重點。最近幾年,文創產業的發展速度逐漸提升,而人才的缺乏是目前限制文創產業發展的重要因素。隨著文創產業的不斷發展與創新,出現了各類文化設計行業,包括表演、影視、動漫、視覺、環藝等,它們的出現為我國高校藝術設計專業的教育提供了清晰的教育目標與培養方向,那就是創意產品的設計能力。目前,我國許多高校已經在進行藝術設計教育方面的整合、劃分與調整,并且開始研究如何提升學生的創意設計能力。因此,文創產業可以說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我國高校藝術設計教育的發展,并為其提供了發展方向。
一個具有創意的設計思維是文化創意產品的靈魂所在,而文創產品具備三個屬性,即文化性、藝術性以及商品屬性,這三者的有機結合組成了文創產品,體現出了創新意識、藝術以及文化對經濟發展的推動。高校的藝術設計教育需要將培養方向定在設計思維上,但是也不可以忽略藝術教育的本質——藝術性,這就需要高校在進行藝術設計教育之時融合各個學科,將它們進行有機結合。
藝術可以體現一個人的內在精神、審美觀念以及內心情感,藝術設計專業的學生進入社會,需要將所學的知識、技能與社會市場進行銜接,這樣才可以體現出文創產品真正的價值。這就需要高校教師教給學生如何進行市場調研,及時感知市場之中的變化并且適應其變化,樹立起市場意識,改變自我的設計想法,指引學生做設計需要從消費者的角度出發,將藝術與消費者需求相結合,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設計出更加具備競爭力的文創藝術品。
藝術需要實踐,軟件與圖紙都是藝術創作者的工具,需要以實踐來考驗學生是否能夠掌握,所以學校不僅需要培養學生的藝術創造能力,還需要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加強學校與企業之間的合作,為學生提供實踐的機會。
文創設計的關鍵是創新,因此高校藝術設計教育應當轉變教學理念,由技能傳授改變為創新教育,重點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與創新思維,引導學生正確認識藝術設計。另外,各個高校還應當注重學生的綜合素養,培養出綜合素養高的創新型人才,以此來更好地進行文創產品設計。
建設一支具備高素質的師資團隊是十分重要的,因此,高校應當建立一套完善的教師激勵制度,促使教師進行自我提升,同時,高校還可以舉辦有關藝術設計的大型交流活動,讓學生收獲更多的知識與經驗。
結合上述可知,隨著文創產業的發展,創意產品受到了大家的重視與追捧,各所高校應當緊跟時代發展潮流。高校是培養具有創造力人才的基地,需要根據時代發展進行改革與調整,重視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提升學生的創新設計能力,在市場上發展之中贏得社會的認可,貢獻自己的力量,促進我國文化產業進一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