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靜
眾所周知,高中歷史是一門集工具性、人文性、綜合性、思想性和社會性等特點于一體的基礎學科。這些特點決定了高中歷史教學成為一個復雜的整體,它要求學生有較大的閱讀量、一定的知識積累、較強的分析能力和較高的表達能力。這是一門強調積累的學科?!氨鶅鋈叻且蝗罩保瑲v史學困生并非一日就成了學困生,歷史學優生并非一日就成了學優生。針對高中學生學習科目多、學習任務重、沒有很多時間花費在歷史學科上的現實學情和高中歷史變化大、要求高,同時又是高考重點科目的學科特點,如何利用平時的零碎時間加強歷史知識積累,提高歷史學科成績就成為值得探討的問題。
針對此情況,我提出的辦法之一就是充分利用“課前三分鐘”。在課堂教學中如何快速引導學生進入學習狀態是非常重要的環節,因為“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而如果能充分利用好課前三分鐘,就能快速地引導學生進入上課狀態,有利于抓住課堂教學的主動權,優化整節課的氛圍,為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奠定基礎。
目前的大多數高中生的歷史知識積累有限,更加缺乏對歷史的整體把握,并且由于網絡上知識和觀點的繁雜,很多學生對于歷史事件沒有正確的認識。同時,現在的高中生閱讀能力和表達能力有所欠缺,尤其是表達方面,具體表現為:表達沒有重心,條理不清晰,缺乏邏輯,不會使用適當的歷史學科語言。如何在零碎時間和積累歷史知識、提高表達力中間建立契合點,這是“課前三分鐘”這個設計要重點解決的問題。
所謂“課前三分鐘”是指每天利用上課開始的三分鐘時間,對學生進行組織,讓學生分享與歷史學科有關的觀點和內容。這個措施可以充分利用零碎時間,在不增加學生時間負擔的前提下,幫助學生進行歷史知識的積累,尤其是表達方面,從學生比較容易接受的口頭表達入手,對學生進行表達能力的訓練,并在此過程中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提高學生運用歷史學科語言的能力,并促使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另外,舟山綠城育華(國際)學校一直在提倡如何利用好上課前的三分鐘時間,并為此設立相關的制度。此文就是在進行一段時間的實踐基礎上撰寫并進行總結和進一步探討,爭取為此措施日后取得更好的效果鋪墊一定的基礎。
設想的落實主要在于歷史教師的設計和引導,重點是開展以學生為主體,豐富多彩,有序高效的課前三分鐘活動。活動的執行標準是高中歷史的新教材理念和新高考的要求,追求的是學生的歷史學科核心素養和個體綜合素質的提高。試圖在歷史事件地圖繪制,歷史人事辯論,時事觀點,主題演講等一系列活動中,落實了學生的基礎歷史知識,訓練了他們的識讀時空,解讀史料和辨析是非等能力,幫助樹立了正確的價值取向,培養濃厚的家國情懷。活動的具體安排和內容如下:
具體實施安排:按班級學號順序安排,由課代表提前一周通知下周做課前分享的同學;每個循環圍繞一個主題或一項任務走上臺發言。要求脫稿分享自己準備的內容,時間控制在2分鐘;接著由其他學生和教師根據學生的發言內容、儀表儀態、聲音語調等,做簡短評價、補充??傆嫾s3分鐘。
根據中學生認知興趣和知識儲備等特點,同時參考高中歷史新課程學習和新高考的需要,結合新統編歷史教材和社會熱點,合理、科學地規劃專題,形式多樣地開展活動。如:
以積累歷史基礎知識和熟悉課本內容活動為主。要求學生分享自己感興趣的話題;讓學生利用課前時間,有序介紹歷史知識、歷史人物形象、人類歷史的精彩片段、史料解讀等,師生共同賞讀歷史名言;結合歷史新教材,進行賞析、評價、積累、背誦;選擇中外著名的歷史著作,朗讀賞析,積累歷史知識,感受歷史氛圍。圍繞歷史人物進行專題分享??梢悦恐芤晃粴v史人物,或與某件歷史事件相關的人物進行歸類,進行專題分享。如一戰專題、哲學專題等。
為了真正將“課堂三分鐘”落到實處,要求學生發言完畢,將發言材料整理公布在教室固定位置,這樣同學們課余可以繼續進行賞析,同時教師可以安排課代表進行張貼和收集,每個專題裝訂成冊,教師歸檔整理。等到期末,教師可以將文冊發給學生,讓學生進行溫習和反思,從而發現自己的進步,有利于幫助學生建立學習高中歷史的信心和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