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龍山
美術課程標準中指出,這是最尊重學生個性的一門課程,尤其是手工制作,能夠將學生個性特征充分凸顯出來。在中職美術教學中,教師可以選擇廢舊材料組織學生開展創意活動,一方面可以節省教學成本,另一方面有助于培養學生創造力、想象力和創新能力。基于此,文章就中職美術教學中如何借助廢舊材料構造創意課堂展開研究。
在中職美術教學中有效運用廢舊材料,引導學生通過適當地改造將廢舊物品轉化為具有實用性或觀賞性的物體,在這個過程中,他們的實踐操作能力得到培養,想象力與創造力也得到提升。眾所周知,將廢舊材料變成有用的物體,這個過程中本身就涉及創新,因此,“變廢為寶”活動的開展對學生創新思維、創造能力以及審美能力的培養有重要意義。此外,這個過程中涉及環保,所以,這一創意活動的開展還能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
在日常生活中,廢舊材料比較豐富,常見的有廢舊掛歷、廢舊紙盒、縫紉用品、家居用品、建筑物材料等,教師應根據美術教學實際需要以及學生的興趣愛好精心挑選廢舊材料,確保學生的手工制作需要得到滿足。一般來說,為了更好地張揚學生的個性,教師可以將收集材料的任務交給學生。眾所周知,每個學生都有一些廢舊的物品,如拆完快遞剩下的紙箱子、穿破了的衣服和鞋子、喝完飲料的塑料瓶或易拉罐等,若是能夠從日常生活中選材,能夠增強美術教學給學生的熟悉感,強化他們的參與動機。因此,教師可以提前布置材料收集任務,讓學生將自己在生活中不用的廢舊材料帶到課堂上,這樣更能考驗學生的創造能力,有助于構建高效的美術創意課堂。
小組合作學習優勢在于:第一,學生與學生的組合有助于營造寬松的氛圍,由于都是同齡人,他們之間的共同話題比較多,所以可以創造活躍的氣氛,有助于喚醒學生的參與熱情。第二,每個學生有不同的成長背景、生活環境,無論是閱歷還是思維,是有差異性的。所以,讓學生組合在一起展開創意活動,能夠各自發揮所長,達到集思廣益的目的。第三,與獨立學習相比,合作學習有助于培養學生協作能力、合作精神。因此,在美術課上,教師可以遵循異組同質與同組異質的原則將學生分成數個小組,然后讓每個小組的學生將廢舊材料合并起來,集思廣益,將它們改造成有價值的物體。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應密切關注學生的學習,及時為學生提供幫助。此外,還可以充當各個小組之間的橋梁,比如建議或幫助小組交換材料,將A組不需要用的材料給B組,將B組不需要的材料給C組,實現資源最大化配置。
在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活動后,教師還要實施客觀的教學評價,使學生認識到自身的不足與優點,從而揚長避短,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首先,評價主體多元化。在每個小組的代表展示完本組作品后,教師要求代表闡述思路和制作過程,說一說其優點和缺點,同組的成員也可以進行補充,以此培養學生反思能力,也讓其他學生對該作品的內涵有一個更加深入地了解。其次,在所有小組代表展示完作品后,要求學生相互之間進行評價,指出其中具有創意性的作品,發掘其閃光點,重點評價作品的觀賞性、實用性等,同時指出部分作品有待改進的地方。通過這種評價方式引導學生取長補短、相互借鑒,從而實現共同提高。
有效利用廢舊材料實施創意教學不僅可以鍛煉學生實踐操作能力,還能鍛煉學生的創造能力,此外,學生的合作精神、環保意識、協作能力、創新思維等均會得到增強,具有較強的推廣價值。有效視角下,中職美術教師在教學中應立足實際情況合理運用廢舊材料,讓美術教學充滿趣味性、創意性,從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