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博
(國家能源集團神東寸草塔二礦,內蒙古 鄂爾多斯 017209)
根據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令對煤礦安全培訓規定的要求,結合新時代特征和煤礦企業現狀,國家能源集團神東寸草塔二礦(以下簡稱寸草塔二礦)以“六查六改”為準繩,以提升員工隊伍安全意識和能力為核心,持續創新培訓方式和手段,以全員化、精準化、數字化、共享化、卓越化、主題化培訓為途徑,建立了親身體驗、有“氧”互動、知行合一的培訓新模式,有效提升了煤礦安全培訓質量和效果,推動礦井持續保持安全、高效發展態勢。
神東煤炭集團是國家能源集團的核心煤炭生產企業,地處蒙、陜、晉三省區接壤處,是全國首個2 億噸煤炭生產基地。寸草塔二礦是神東煤炭集團主力生產礦井之一,井田南北走向長5.15km,東西傾向寬4.55km,面積16.5km2。年產量450萬噸,礦井現配置“一綜、兩掘錨”。現有職工725人,其中40歲以下的職工占60%,高中及以上學歷占79%,黨員職工占25%,是一座年輕的、富有活力的新型現代化井工煤礦。煤礦井下作業地點多、運輸線路長、采掘面積廣,且職工隊伍年輕、思想活躍、樂于接受新生事物等特點,為煤礦安全培訓工作創新奠定了堅實基礎。
寸草塔二礦堅持黨建引領安全培訓工作,選樹標桿黨支部和示范黨支部,推行黨員安全環保示范崗、黨員先鋒崗等承諾踐諾和創建活動,為安全培訓提供了政治保障作用。
依托“礦井-區隊-班組”三級培訓體系,建立了符合企業實際和完善的安全培訓管理制度,明確了安全培訓工作機構和職責,實現煤礦安全培訓工作制度化、規范化。每年按比例提取和使用安全教育培訓經費,著力開展全員安全培訓,提升全體煤礦從業人員素質。2018年1-5月份共開展三級培訓421期,參加培訓4502人次;開展實操培訓42期,參加培訓252人次。
狠抓“三項崗位”和全員持證上崗,強化煤礦主要負責人安全教育培訓,提升煤礦一把手的安全工作領導和指導能力;強化煤礦管理人員安全教育培訓,提升各層級管理人員的現場安全管理能力;強化特種作業人員培訓,提升特種作業人員的設備操作能力和安全自保、互保、聯保意識。
堅持“走出去”接受高水平、專業培訓,針對《國家安全生產法》和兩級公司對三項崗位人員持證上崗的要求,委派人員到內蒙古煤礦安全培訓中心等國家二級培訓單位進行取證培訓,確保持證率達100%。
精準的培訓內容和定制化服務是有效組織和成功實施安全培訓的基本準則,寸草塔二礦摒棄傳統煤礦“大水漫灌”式的培訓做法,將崗位技能需要和職工培訓需求相結合,開展精準化培訓,提高安全培訓的針對性和科學性,促進員工“上標準崗、干標準活”。
實踐中,寸草塔二礦堅持理論、實操培訓“兩手抓”,投資1300余萬元,建成了720平米的實操培訓與科技創新綜合工作室,配備涵蓋井下采、掘、機、運、通、電6個專業15個工種的實操材料和設備,千方百計地營造仿真工作環境,激發職工學習熱情,提高職工動手操作能力。
以標準作業流程為主線,將危險源辨識、事故案例、精益化管理等理念及相關知識縱橫融合、上下貫通,應用崗位標準作業流程系統、班組日常管理辦公系統等平臺,將2149個崗位標準作業流程網絡共享,實現“點對點”崗位技能提升培訓,營造了“人人皆學、處處能學、時時可學”的良好環境,保證流程的學習和應用精準落實到每位職工。
借助信息化手段,寸草塔二礦將平面式實操培訓向數字時代、智能時代不懈邁進,改填鴨式、被動式培訓模式,向圖片化、視頻化、互動化、趣味化模式轉變,通過身臨其境的感官模擬、情景演練、趣味練習,實現員工培訓真正“入腦、入心、入行”。
利用3D技術,仿真模擬制作設備教學動漫,平面化、紙質版教學向三維立體化轉變,使“每一個零件動起來”,讓職工在親身視覺感官中學會工作原理、掌握技術精髓。
利用“VR”虛擬現實技術,開發煤礦井下實景虛擬培訓系統,將設備實操、模擬考試相融合,百分百演示復雜的設備、場景,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教學內容,讓職工在真實情節回放、親身角色扮演和互動反復演練中,培養職工學習興趣、掌握操作技能。
建設煤礦井下“信息高速公路”-礦井智慧線網絡,應用“互聯網+”科技,為井下每一臺設備配置二維碼,植入設備規格、技術參數、操作說明等數據,職工只需手機掃一掃,自動接收、呈現檢修步驟和故障處理流程等信息,實現井上下互聯互通和按標準作業。
堅持寓教于樂,寸草塔二礦專門制作了透明平面教學用具及電氣接線連連看、流程缺項填空、異常找茬等趣味化游戲軟件,改單調的手指口述培訓為“趣味手游培訓”,讓職工在“掌上游戲”的過程中,鞏固、增長專業知識,推動了安全有效落地。
寸草塔二礦積極拓展書本式培訓教材范圍,實行課件制作內部市場化,鼓勵職工全員參與課件制作,集全礦職工智慧建成了課件資源共享庫。按照三維動畫類(500元/分鐘)、二維動畫類(200元/分鐘)、PPT類(50-100元/個)、視頻類(1000-2000元/個)、交互操作類(1000元/個)實行明碼標價,通過審核驗收納入課件庫,目前課件庫已存課件2463個,實現了單位效益、個人價值共贏。
應用“互聯網+”手段,礦里自主開發遠程教育學習管理平臺,將全礦學習課件、資源共享,通過系統功能和選擇單元,幫助職工在網上自主搜尋、擁有更多學習資源,并自主選擇、學習感興趣的課程或某個課程的部分章節,提高學習針對性和可重復性,幫助職工更細、更有效消化吸收所學內容。
開通“指尖微課堂”,職工可通過工號在電腦、手機終端隨時隨地登錄學習。同時,系統可以全周期跟蹤、記錄員工的學習課時及積分,職工最終積分可兌換獎品或獎金,促進職工學習由“要我學習”向“我想學習”、“我要學習”地轉變。
寸草塔二礦把“比、學、趕、幫、超”作為培育“寸二工匠”的一把利劍,將提高從業人員整體素質、培養高精尖技能人才為重點,著力深耕厚植作于細、求于精的工匠精神,積極鼓勵廣大職工煥發創新熱情、迸發創造潛能,著力打造技能人才生力軍。
積極架設職工通向“工匠”的橋梁,在礦內實操培訓的基礎上,延伸培訓陣地,選派人員到專業化維修中心,開展任務驅動的模塊式培訓,接受崗位任務指標,執行完整的作業流程,提高職工的“工匠”能力。定期組織安全知識競賽、技術比武等活動,為廣大職工成長成才搭建平臺,鋪設快速通道。
通過采取技能鑒定、選聘技能專家、以工匠姓名命名創新創效工作室、評選寸二“善學好思”模范、提高技能人才的各類待遇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讓廣大職工深切體會到高技能所帶來的獲得感、榮譽感,爭做“寸二工匠”。
建立了系統的定期考核、積分排名制度,從而完善了“寸二工匠”的運營機制,促動更多職工將“工匠精神”融入到崗位實踐中,挖掘創新潛力,匯聚正能量,促進企業安全高效健康發展。
按照“缺什么、補什么”原則,外聘專家教師開辦綜合素質提升班,授課內容涉及煤礦專業知識、法律法規、國學知識、道德講堂等方面,借助主題突出、形式多樣、互動參與的教育形式,引導職工接受道德氛圍熏陶,浸潤傳統文化、提升道德修養,以個體道德力量推動礦井持續健康穩定發展。
按照“黨委搭臺、支部唱戲、書記導演、干部示范、黨員主演”的學習教育基本工作機制,定期選取一個主題,開展“周二大課堂”、“周五小課堂”、“指尖微課堂”活動,使全礦班組長以上管理人員接受集中教育培訓,提升職工思想境界,豐富頭腦、開闊視野。
開發專用圖書借閱管理軟件,為各科隊共配置圖書4300余冊,在全礦開展“日讀十頁書”和“讀書分享會”活動,引導員工開闊眼界、增長知識,樹立正確的三觀,提升職工的綜合素養。在區隊班前會上開展“我為工友講故事”、“分享正能量”活動,組織每一位隊干、職工輪流分享一個小故事,通過講述“身邊好人好事”,唱響“中國好聲音”,用典型帶動廣大職工學模范、崇道德、講文明、揚正氣,用實際行動愛崗敬業、貢獻力量。
一是安全工作穩步提升。截止2018年6月6日,寸草塔二礦已實現安全生產2522天。員工不安全行為同比下降40%以上,2016年至今實現全員零傷害。礦井連續多年被評為“特級安全高效礦井”、“質量標準化一級礦井”。
二是人才培養成績斐然。近年來有1人被授予“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3人獲得省部級勞動模范稱號。1人在內蒙古自治區第一屆“中國夢·勞動美”職工技能大賽中榮獲三等獎;先后有5人在神東煤炭集團公司職工職業技能大賽榮獲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的優異成績;1人榮獲煤炭行業2016年度“建功立業優秀畢業生”榮譽稱號。礦職工創新工作室被鄂爾多斯市工會授予“十大職工創新工作室”稱號。
三是科技創新碩果累累。自行設計制作的仿真教學裝置獲得了4項國家實用新型專利;自主開發的電氣實操培訓系統榮獲“神華集團第二屆職工技術創新成果二等獎”;由員工自主編寫出版的2本煤礦安全培訓教材,在行業內推廣。
煤礦安全發展無止境,安全教育培訓永遠在路上。面對新時代新目標新要求,寸草塔二礦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嚴格執行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令,堅持安全培訓創新不動搖,利用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探索實施訓戰結合、項目制培訓,加快推進智慧教育創新發展,努力建設一支敢于擔當、積極作為、勇于創新的高素質煤礦職工隊伍,為推動煤炭行業持續保持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