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軍建
在我國春秋戰國時期鼎盛作品種類豐富,但是最具有代表性的還是鐵器,鐵器的使用不僅促進了時代的進步,也成為青銅器過渡的關鍵和核心基礎,在生活中的各個領域被廣泛使用。春秋時期為玉器制作發展的重要轉折點,而鐵器取代青銅器發揮著主導的作用。
在中國歷代發展中,中國玉器的鼎盛時期還應在明清時期。在該時期玉器的制作及工藝已被很多古代先民掌握,玉器制作的權威大師也隨之增多,例如耳熟能詳的陸子岡等人。明代玉器的流行與生產力的發展、手工業的進步和商業的繁榮密切相關。在這一期間,玉雕的造型及工藝往往更加生活化。在明代很多玉壺作品中,人文特色較為突出。在清代,中國玉器的產量、造型和工藝達到了玉器發展史上的最高峰,相比其他任何一個朝代都較為精湛,玉器的雕刻技術也達到了頂峰。但是,隨著清朝的滅亡,這一時代的玉器也隨之被終結。但是不能否認的是這一時期的玉器堪稱整個世紀的經典,為我國玉器工藝發展提供重要參考。
隨著科技的發展,近代玉器在工藝及技術上均有所提升,許多當代玉雕借助先進的現代技術,并將審美藝術傾向現代人的觀點,在信息化技術的支持下,生產出很多令我們大飽眼福的作品,且工藝及技術是古代所沒有的,也大大促進了玉器文化的推廣,為玉器文化的進一步發展奠定了核心基礎。在技術的支持下,新時期的玉石生產水平與過去相比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玉石的藝術創作也變得更加多樣化,其涵蓋范圍也更加廣泛。與傳統玉器的莊重、醇厚不同,現代玉器的制作更傾向于多元化的風格,并且將玉器的淡雅、典雅和藝術體現得淋漓盡致。
在玉器加工中,“臟”為一種專業術語,“臟”所涵蓋的意思是玉器材料的品質相對較差,不僅對玉的品相造成影響,還會影響其售賣的價格,而挖臟去綹則是通過人工等途徑將“臟”去除,使其玉器雜質去除。“綹”是類似頭發、胡須等類似的細絲,在玉器中“綹”為玉器中的雜質,因此,挖臟去綹的目的是提升玉器的品質,使其能夠成為上等的雕塑材料。
根據玉器的大小、材質、形狀、品質設計出符合當代消費者審美的作品,并通過專業的設計師設計出首飾及配件的專業尺寸設計圖,操作人員結合相關設計圖進行打磨等一系列的操作,要嚴格遵守設計圖紙規格進行雕刻。
通過運用玉器的專業工具對打磨好的玉料進行外表雕刻,具體花紋及雕刻需求應根據客戶需求進行操作,根據客戶需求制定出模型,在雕刻時要注意刀勢及弧度的掌握,雕刻完成后進行脫模,另外,還應注意的是應在雕刻完成后對刻刀留下的刀痕進行打磨。
在根據客戶需求確定好設計圖紙以后,利用玉器琢制工具打磨出大概飾品及配件的輪廓。應用特定的拋光粉進行拋光,從而完成玉料的打磨工作,使其呈方塊或方條狀態,并確保玉料表面光滑,在打磨工作完成后,將玉器表面的粉末清洗掉。
我國作為玉器生產大國,具有幾千年的優良傳承歷史,從古至今,制作工藝不斷提升和完善,玉器作為大自然反饋給我們的礦產資源,不僅僅是一種材料,更是一種具有我國代表性的材料。隨著朝代的更換,玉器的制作工藝也隨之發生改變,在不同時期的玉器,所體現的工藝均不同,玉器制作的變化流程也記載了我國中華文化在思想文化中的改變,玉器作為我國不斷發展的重要象征,也是世界重要文化遺產中的重要部分,因此,我們應共同將玉器傳承,為玉器提供更好的發展空間及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