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瑩 左玉潔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對當前大學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標準。這要求大學需要建立完善的心理健康課教學模式,提升大學生的心理素質,實現自我價值。相較于其他咨詢方式,藝術治療下的團體輔導對解決大學生普遍存在的共性問題有其獨特的優勢。
大學生自我意識強烈,但因為缺乏生活經驗,很多大學生常常因為學業壓力、人際社交、就業規劃、家庭關系等方面的經歷促使自己表現出了自我評價低、不自信、自卑感強等心理問題。
面對這些心理問題,藝術治療中的很多方法都可以很好地為學生們改善這個問題,同時也可以讓師生之間建立良好的溝通橋梁。當我們對學生進行個體輔導時,可以采取藝術治療中的“拼貼畫”主題治療,這種治療方式的目的是通過自我意識拼貼來討論學生個人的自我意識和自尊,提高學生的自我認知,學生可以從各種媒介上選擇能夠代表他們自我形象的圖片,進行二次拼貼,產生最后的作品。最后由學生自己來講述所選素材以及最后畫面所代表的含義。從而讓老師了解到學生的現階段的自我認知以及學生現階段與他們理想自我的差異,對癥下藥,將兩者進行健康的整合,從而引導學生建立一個健康的自我形象。
而面對多個學生時,我們也可以進行團體心理輔導,例如可以借助藝術療法中的“雕塑你的‘怪物’”主題治療。這種治療方法的目的包括解決當下的心理問題也可以強化自我意識和認知。首先粘土有利于緊張和能量的釋放,學生們可以使用黏土來雕塑出他們內心的“怪物”,每個人對于“怪物”的定義各不相同,因此可以折射出學生的自我認知以及產生自我挫敗行為的原因。而老師可以通過雕塑作品引導學生講述作品形成的理由,從而了解學生投射出的情緒表達,幫助學生解決“怪物”,讓學生對事物有客觀的認識,能夠正確評價自我,積極取納自我。
對自己的情緒具有一定的控制力,但由于學生心里還未成熟,在遇到實際問題的時候,常常會意氣用事。有時沖動易怒。那么在心理輔導過程中,我們也可以通過藝術療法來解決。例如通過線描板塊中“情緒調色板”主題活動讓來訪的學生們在調色板內進行發揮創作,主要目的是為了討論學生的思想、問題、情感的表達以及解決困難和情緒控制的方法。通過學生調色板的作品,老師可以從學生所形成的畫面洞察學生內心的情緒困擾,而后提出解決方式,引導學生用正確的方式處理問題,控制自己的情緒。除此之外,藝術治療里也有很多團體療法,例如讓來訪的學生們共同畫一幅畫,首要目標是社會化。讓學生們在作畫過程中,學習如何與他人合作,探討問題和解決方法,學生們可以通過繪畫和音樂相結合的方式,將自己的想法和情緒正確的表達出來。
這樣的方式相較于傳統溝通主題更加多樣且不失趣味性,能讓學生在繪畫的同時得到情緒的解放。因而藝術治療有利于學生宣泄釋放痛苦的情緒,重新認識自我,接納自我,學會以正確的心態去面對不理智的情緒并控制它,做情緒的主人。
學生之間發生沖突或者學生和老師發生沖突,在高校并不少見。藝術治療心理團體輔導可以很好地緩解人際交往關系:
(1)引導學生要了解人際沖突的反應。而后在老師的心理疏導后,能夠合理抒發自己的情緒,進行正確的自我剖析和反思。
(2)幫助學生一起分析沖突的原因在哪里,站在旁觀者的角度客觀地一起面對事情的始終。
(3)要學會化解人際沖突。心理輔導的目標是老師在心理疏導的方法和技巧方面讓學生能夠依靠自己的能力解決人際沖突,緩解自己在沖突中產生的負面情緒和焦慮情緒。
(4)宣布群體約定(比如課上不要看手機,課堂上討論的內容要注意保護同學隱私,課后不要再大肆擴散,團體交流不要用攻擊性語言以支持為主等),群體約定其目的是為了對學生有一定的約束力,讓學生學會承擔執行責任,對自己的行為習慣,個人情緒進行把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