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放療科人,河南 鄭州 450014)
隨著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在當前階段,腫瘤已經成為了威脅人類生命健康最嚴重的疾病之一,且預后效果較差。腫瘤的放射治療是惡性腫瘤患者延長生命長度,改善生命質量的關鍵方法。但由于放射治療涉及到的知識面較廣,需要以諸多的基礎醫學學科作為知識鋪墊,并且理論較為抽象,因此在對學生進行醫療放射教學時,存在著很大的教學困難。通過在腫瘤放射治療,臨床教學中應用PBL 以及多媒體教學,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促進學生養成臨床思維,對于培養優秀的臨床醫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腫瘤學是研究不同腫瘤的發病規律,臨床診斷,治療及預后的一門綜合性極強的獨立學科,涉及到諸多基礎醫學,需要不同醫學學科之間相互聯系。惡性腫瘤作為當前對人類生命健康危害最大的疾病之一,在臨床醫生培養模式中,腫瘤治療越發受到人們的重視。PBL 教學是當前我國臨床醫生培養模式中較為主流的一種教學方式,通過以問題為導向的教學模式,引導學生利用自己所學的知識來獨立自主的對問題進行討論和分析,對于培養醫學生臨床思維,促進醫學生團隊協作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義[2]。腫瘤放射治療臨床教學與其他基礎醫學教學有很大不同,基礎學科教學存在著一定的理論體系,教學完全可以提前按照教材和教育大綱來設計教學方案,只需要按部就班便能夠完成對學生的知識傳授。而腫瘤放射治療臨床教學則不同,由于涉及到的基礎學科較多較雜,腫瘤學沒有形成一個相對完善成熟的理論體系,并且腫瘤學的發展較快,這就導致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教學時要將重心放在臨床上,這與傳統醫學教育中過分注重理論知識是不同的。PBL 的教學模式更加符合臨床實際情況,更有利于促進醫學生將自己的理論知識轉換為臨床思維。另外,借助于多媒體手段,可以將復雜抽象的生理過程以及理論知識轉變為生動形象的影像,讓學生能夠更加生動直觀的理解腫瘤放射治療的過程,對于加深學生的學習深度,強化學生的學習認知大有裨益。
盡管PBL 的教學模式已經為廣大醫學院所認可,并且引入到自身的醫學生培養模式中,但就實際應用情況而言,仍存在著許多不足有待改正。基于上述內容,本文探討在腫瘤放射治療臨床教學中應用PBL 教學以及多媒體教學的具體路徑,為進一步促進我國醫療衛生教育事業發展提供理論依據。
醫學學科的學習不同于其他學科,除了要掌握大量的專業知識以外,還對實踐應用有更高的要求。臨床應用與知識的結合一直是醫學學習的重點和難點,一方面,由于專業原因,醫學生必須要花大量時間去學習大量的基礎知識來為臨床工作做鋪墊,另一方面又需要盡早地結合臨床,來提高學生的臨床思維,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這二者無論哪一項都需要消耗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給醫學生造成了極大的負擔。因此在進行PBL 教學時,應當圍繞臨床真實案例來開展,使學生的討論情況,更加符合臨床實踐。醫學學習不像數學可以圍繞某一知識點展開考題,醫學是一門應用型學科,在臨床工作中所遇到的任何情況都是未知的,醫學生必須要具備獨立思考能力,具備臨床思維,才能夠給出合理的診斷。教師在進行PBL 教學時,應當讓學生模擬醫師的身份來進行診斷,盡量減少因教師的因素而造成的干擾,創造臨床氛圍,使醫學生盡早適應醫院的工作氛圍和醫生的角色。
信息技術的革新打破了傳統教學模式時間和空間的限制,通過多媒體教學的應用,學生可以不用再局限于課堂學習。任何時間地點,學生只需要通過一臺手機終端便能夠參加到學習討論中去。學校可以利用網絡技術來設置相應的網上學習內容,充分豐富學生的學習資料,讓學生的學習能夠更加深入。教師可以在網絡上建立自己的學習平臺,通過創建聊天室,qq 群,微信群等手段來打造網絡云課堂,在課堂上發布相應的討論問題,引領學生進行自主討論,進一步拓展教學的形式,讓學生能夠以更加自由的狀態去參與到學習中。另外,通過云課堂的建立,學生還可以利用互聯網查找相關的學習資料和參考文獻,進一步拓展學生知識獲取的途徑,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綜上所述,隨著當前醫療衛生事業越來越受人們的關注,醫學生的培養也會變得越來越規范和合理。開展PBL 教學與多媒體教學,可以使醫學生的培養更加符合當前臨床實際的需求,充分鍛煉醫學生的臨床思維與臨床能力。PBL 教學方法無論是在學習效率方面還是對課程滿意方面都明顯優于傳統的教學方法,更加符合學生的學習習慣,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興趣,促進教學效果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