苑愛麗
(遼寧省本溪市第二十二中學,遼寧 本溪 117019)
傳統的初中體育教學模式下,課堂教學內容很難激發學生的興趣,對于體育課堂上不是跑步就是跳繩或者球類運動這樣的教學模式,學生會感覺到很枯燥,導致教學效果差強人意。新課改推出以來,初中體育教師對傳統的教學模式進行了改革,他們充分認識到教學方式和方法對課堂教學的重要性,將游戲教學法這一新的教學方法引入到體育教學中來。
隨著課程的改革與創新,越來越多的傳統學科都加入了趣味性,其中就包括初中體育。在體育學科中加入體育游戲,一方面可以增加課程的趣味性,另一方面更好的帶動學生的主動性,加入的趣味體育游戲種類選擇大概有這么幾種:趣味游戲、智力性游戲、活動性游戲和競賽性游戲。這些游戲的種類要根據當地學校學生的實際情況來操作,在保證學生安全的情況下,遵守游戲規則,保證游戲式教學的順利進行,達到預想結果。由于在體育課程中加入了體育游戲,就使得體育這個學科有了綜合性這個特點,也讓體育課程變成了一項復雜、細致的工作,在進行課程過程中,井然有序的教學模式才能保證課程的順利進行。
在體育教學的組織環節,一般通過體育游戲的形式,迅速的把學生組織起來,以明確任務要求,充分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例如:上課開始,我們可以從球類教學中選用“人手一球”“擊鼓傳花”等游戲來傳球,使學生在快樂的游戲中活動肢體,為運動做好充分的準備。此外,在進行運動量比較大的活動前,我們還可以通過特定的體育游戲,以此來活動有關的肌肉群和關節。
在體育教學中,許多技能必須經過反復練習,才能熟練的掌握。動作技能的行成是一個復雜的過程,學習良好的技能和心理是動作技能形成的必要條件。在訓練過程中,學生的意志和身體都要經受考驗。一些學生在訓練的過程中,覺得枯燥無味,甚至產生畏難情緒。而在技能練習的過程中恰當引入專門設計的體育游戲,可以有效的改善教學氣氛,使單調枯燥的技能練習變得活潑起來,自然也就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從而克服了畏難情緒,形成特定的技能。
體育教學的首要任務是增強學生的體質,提高學生的健康水平。為此,體育課程標準強化了這方面的要求,體育教材也安排了全面的身體素質練習。但是,單純的練習很容易讓學生產生疲倦感,從而產生抵觸情緒。這時適時引入體育游戲,可以化枯燥為生動,幫助學生戰勝自我,在鍛煉中提高身體素質。在游戲的幫助下,學生的興趣被提起來了,自然可以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提高素質,增強體質的教學目的。
體育教師在設計學生的體育活動的時候,既要能夠考慮到學生的興趣,也要考慮到學生的生理特點。首先,體育教師在設計學生的活動時候,能夠采用豐富多彩的形式,結合新、奇、活的原則,使得學生能夠產生興趣,增強教學活動的吸引力,比如一些開火車和數字游戲。首先要確定好游戲的名稱以及游戲需要哪些準備的工作,進而編制游戲規則,預設游戲過程中的程序,編制好游戲分組,考慮每個學生的不同水平,合理的分配每個學生。
教師在體育教學當中,必須立足于體育教學的內容,科學合理的創設體育活動,通過讓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體育游戲,較好的體現出學生在教學當中的主體地位,促進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在體育游戲活動當中,學生能夠深入的理解與掌握體育相關知識。例如,在籃球教學當中,以往傳統的教學方法是讓學生練習“三步上籃”、“移動傳球”等,學生缺乏學習的興趣。而運用“騎馬籃球賽”“連續砸籃板球接力”等體育游戲,能夠讓學生進行趣味性的體育學習,既讓學生學習與掌握到了籃球的知識與技能,同時,也能夠較好的增強學生的體質,鍛煉學生身體的靈活性與協調性。因此,運用體育游戲的教學方法,可以使學生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而良好的心理素質,能夠讓學生勇敢的面對學習與生活當中的困難與挫折,能夠促進學生獲得身心健康的成長,提升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讓學生能夠喜歡上體育運動,并能夠讓學生養成“終身體育”的鍛煉意識。
由于中學體育教學大都是在室外開展教學,師生之間能夠進行互動教學,而中學生具有較強的求知欲,比較喜歡參與各種活動。教師將體育游戲融入在體育教學當中,符合學生的學習心理特點,教師只要能夠創新體驗教學內容,就可有效的激發學生體育學習的興趣。例如,在進行力量練習時,通常會運用蛙跳的方式增強學生的下肢力量。但是,傳統的體育教學的蛙跳,僅僅是讓學生自行進行蛙跳,因此練習的效果并不明顯。教師可運用體育游戲“小青蛙奪寶”,將全班學生分為4個小組,在操場當中25米的前方放置一個“寶盒”,四個小組的學生同時蛙跳到“寶盒”之處,哪一個小組的成員全部到達“寶盒”之處,就能夠贏得勝利。采用這樣的體育游戲的方式,學生們就能夠積極主動的進行蛙跳練習。
總而言之,將游戲教學融入于中學體育當中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體育技能,起到強身健體的作用,對于學生的心理素質的養成以及社會適應能力的提高也有很大幫助。因此在中學體育應重視游戲教育作用,力求培養出綜合素質更強的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