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瑞萍
(貴州省遵義市第十九中學,貴州 遵義 563000)
在初中語文寫作教學中,問題意識對于學生寫作具有重要的影響,讓學生始終保持問題意識,可促進學生的構思,幫助學生選擇合適的寫作材料,促使學生作文立意的升華。本文也從這幾方面探討問題意識對初中語文寫作的影響。
在學生寫作之前,向學生提問相關作文內容的問題,可使學生在寫作時對作文內容進行深思,從而幫助學生找到解決問題的方式和方法。由此促進學生對作文的理解與認識,使學生能夠對整個作文的寫作思路進行構思,這對于學生整體作文形式的流暢性具有重要的作用,還可幫助學生在寫作過程中更加順利。
當學生進行人物描寫時,為了幫助學生找到寫作的思路,就可以運用問題的方式來促進學生構思的生成。教師可在為學生講述過作文的主題內容之后,向學生進行提問,有關描寫人物的方法有哪些。
教師可以通過問題的方式讓學生能夠了解在寫作中突出人物內在精神的描寫方式,用什么樣的句子能夠將人物的內在精神表現出來。當學生經過認真思考之后,寫作構思也就被調動了出來。比如,在教授學生練習以“寫出人物的精神”為主題的活動時,就通過問題使學生進行思考:“應該運用哪些描寫方式才能突出人物的內在精神呢?”學生思考了一段時間之后表示:“可以用細節描寫,再加上一些對比、襯托等寫作手法以及一些議論、抒情的句子就能夠將人物的內在精神表現出來。”可見,問題方式能夠促進學生寫作構思,幫助學生寫作思路的生成。
在寫作教學中,我們還可以通過向學生提問的方式來幫助學生對寫作內容進行選材,使學生能夠在這一過程中找到合適的寫作內容,促進學生作文的順利完成。當教師向學生進行提問時,學生會對作文寫作的內容進行思考,我們的提問即是讓學生能夠對寫作的內容形成具體的思路,以此幫助學生的作文寫作更加順暢。這一方式在說明文的寫作中進行應用是非常有益的。
有關說明文的文章,在寫作過程中,更應當著重注意選材,選擇學生能夠進行細致觀察的事物進行描寫,這樣才能保證學生寫作內容的準確性。因此,在講授與說明文有關的寫作課程時,教師可以先向學生詢問是否有觀察過日常生活中的事物,讓學生從自己最熟悉的物品進行描寫。
比如,在教授學生練習以“說明事物要抓住特征”為主題的作文寫作時,就先向學生詢問:“你們有沒有觀察過我們的生活物品呢?哪些生活物品是你們最喜歡的呢?”此時,有的學生說自己喜歡手機,有的學生說自己喜歡自行車。接著可以問學生:“那你們了解你們喜歡的這些物品嗎?知道他們有哪些特征嗎?應該怎樣使用呢?”由此,既幫助學生找到了寫作的選材,又幫助學生找到了寫作的方式。
一篇優秀的作文在文章的立意上一定是深刻的,所以在教授學生學習作文寫作的過程中我們還常常通過提問的方式來幫助學生加深對寫作內容的認識,使學生能夠將自己的文章立意進行升華。這樣能夠讓學生的作文水平大大提升,并能夠使學生的思維得到訓練,由此使學生在以后的寫作過程中也能夠深入地進行學習。
教授學生寫作故事性較強的作文時,就可以通過提問的方式來加深學生對作文的理解,使學生的作文立意得以升華。故事是學生都比較喜愛看的一種文體形式,但故事內容不能僅僅是平淡的事件闡述,還需要體現出故事中的道理,讓人們在閱讀故事之后能夠從中悟出生活中的哲理,這樣的故事才是好的故事。所以在練習過程中,教師可讓學生先將自己想要寫出來的故事內容表達出來,之后再通過提問的方式,來促進學生的深入理解。
比如,在教授學生練習以“學寫故事”為主題的作文內容時,一位學生的故事內容是:一個年輕人扶摔倒的老人去醫院,但是被老人的家人誤會的故事。學生只將作文的結尾寫道老人向家人解釋不是年輕人撞的他,但文章的立意沒有凸現出來。所以我問學生:“在這個故事里你要表達什么東西呢?要讓大家以后面對摔倒的老人怎樣做呢?”學生聽到這兩個問題之后就知道應該怎樣體現出文章的立意了。
在初中語文寫作教學中,我們可應運用問題來促進學生對作文內容進行構思,可以運用問題來幫助學生進行作文選材,可以運用問題來使學生對文章內容進行升華。而對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能夠使學生在寫作過程中,構思更加清晰,行文更加流暢,文章的立意有所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