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朝光
(天津市南開中學濱海生態城學校,天津 南開 300467)
在新教材的使用過程中,遇到一些問題,也有過思考,通過學習,實踐和研究,加深了對新教材的認識和理解,現談幾點認識和體會。
(一)新:新教材有一種全新的感覺
從形式上看:增設了許多插圖,編入了資料卡片、科學探究、學與問等項目,圖文并茂、色彩鮮艷、生動活潑。
從內容上講:新教材注重理論聯系實際,加強了學科教學與日常生活、現代科技和生產勞動等方面的聯系,注重反映學科發展及新的科技成果,以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教材中安排了大量的閱讀性內容和選學資料。
從觀念上說:新教材融進了大量的新知識,甚至有些知識對教師和學生來講是站在同一起跑線上,像:新型無機非金屬材料,合成氨前景展望等。設置了較多的討論和生活觀察題目,從中折射出新的知識、學習觀和教學觀。教師必須轉變教學觀念,切實承擔起引導、啟發、點拔、評價的責任,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學習興趣和創新意識,讓學生感受、理解知識產生和發展的過程,樹立良好的學習觀。
(二)“實”指素育落的“實”:教材注重啟發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能力,具體表現為:①加強了化學實驗教學。②加強了化學學習中科學方法的指導。③是穿插了家庭小實驗拓寬了學習時間和空間。④是結合學科特點、運用圖片、閱讀、課題研究等形式滲透德育教育。
(三)“精”指精心構建教材體系:設計知識層次,新教材注重學生的認知規律,合理構建知識體系,如:第一冊先有實驗進入,引發學生學習興趣,介紹理論性較強的物質的量、離子反應、氧化還原反應,之后是以實驗為主的部分金屬與非金屬的性質,沒涉及到族元素的性質規律,降低了高中化學的起始難度。
轉變教學觀念:教育觀念的轉變是用好新教材的關鍵,在理解領會課改重大意義和精神實質的同時,進一步樹立面向全體學生和使學生全面發展的觀念,注意對學生的心理、生理等方面的研究,加強對學法的指導為可持續性發展和終身教育打下堅實基礎。
把握好深廣度:要防止任意擴大知識容量,拔高教學需求,甚至把已刪去的內容又補充進去,這樣做容易把重、難點轉移,加重學生的學習負擔,有些對習題有用的知識可通過設置課后討論題,來擴充和延伸。
改革教學模式:教師應以現代教學理論為指導,充分發揮教學媒體的作用,充分發揮師生的主動性,創造性,交互式學習,以提高教學效率。
加強實驗教學:新教材對實驗教學方面進行了強化,教者要充分認識到實驗教學中學生的主體地位。注意滲透對環保意識的培養。新教材增加了大量的“科學探究”,在教學時,教師可抓住某一問題展開討論,讓學生各抒己見,在討論過程中,使學生能夠運用己學過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結合相互評價,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同時又增強了他們的環保意識;也可以讓學生課后完成探究,再做成果匯報,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精神,并在教師和同學的肯定鼓勵下增強對化學的學習興趣。另外有些演示實驗也可大膽地由學生來完成,再由其他學生指出操作中存在的問題,這樣做既調動積極性,又培養了他們實驗能力和敢于探索的精神。
注意精心設計習題課:學生能力的提高,需習題的解體訓練,而現行的高中化學教材大綱只給3.5課時,可以說教學任務量很重,為此,教師一定要精心設計習題課,選擇典型習題,注重“一題多解”、“一題多變”,訓練學生的發散思維,重視分析過程,把思維的選擇、變換作為講評的重點。
教師首先應明確綜合題≠難題:綜合能力測試難度在于學科間的交叉,學科間的交叉不在深度而在廣度。基于這點,化學教學中應注重雙基訓練,夯實基礎。注意多角度看問題,切禁搞偏、難、怪題。
理、化、生綜合,化學起紐帶作用:各種理科綜合題目中,不是生化綜合就是理化綜合,這是因為化學知識容易與物理、生物知識發生滲透交叉,因而化學教師應在堅守好化學這塊陣地的基礎上,通過知識點的交叉建立與基它各學科的聯系,將知識重組、整合、讓學生在知識交融、思維碰撞的過程中,產生更為深刻的思想內涵。
重視學科的邊緣知識教學:傳統教學中,教師注重的是學科知識點的教學,忽視或輕視學科邊緣知識,而課改環境下的3+理綜合,出題的熱點以及學科間的交叉點往往是這些學科邊緣知識,并且新教材引入的與生產、生活、科技、環保,社會的聯系部分,也是新教材有別于舊教材的精彩之處,為此教學中應給予充分注視。
(一)教參不及時:到現在必修I還沒有對應教案
(二)習題不配套:市場上出售的新課改的學科輔導資料都是老板刪刪減減根本不配套?
(三)教學難度不好掌握:新教材涉及的知識面比較廣,由于不知道高考模式怎樣變動,所以教學深淺度不好把握,不知道教材之外的內容該不該講,該講到什么程度。
總的來說:新課改可以說是對教師的教法和學生的學法的一次變革,是教育的一次革命,一年來,在實施新教材的實踐過程中,我們努力在課堂上通過多種形式完成師生角色轉變的同時,也大膽地讓學生參加到對新教材的評價中來,參加到對老師教法、改革的評價中來,盡管他們的評價有時還顯得很幼稚,但在學生參與的過程中,不僅還可以提高他們的欣賞、審美能力,而且使其思維能力得到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