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梅
(新疆阿拉爾第一師七團中學,新疆 阿拉爾 843016)
對小學數學核心素養的研究,不應該只停留在空洞的理論層面,應該以課程內容為出發點,設計新的教學思路。小學數學核心素養的培育,尤其需要教師在教學中創新教學思想,摒棄落后的教育方法,以提高學生綜合素養為目標,發展自己的教育方式。
當前教育界針對學生核心素養培育的研究有很多,但在實踐層面上也不難發現其中存在的一些不足。發現問題是解決問題的前提,及時總結教學經驗和不足,有助于小學數學核心素養生成策略的進一步改善與發展。筆者根據經驗與調查總結出了當前小學數學核心素養存在的以下三點問題:
從目前的實際情況出發,不難發現小學數學課堂存在師生間互動較弱的現象,對小學數學核心素養的生成產生了阻礙。一方面,部分教師的教學理念較為傳統,習慣以自己課堂主體。另一方面,小學生普遍對教師存在畏懼心理,習慣被動接受教師的教育。缺少互動和交流的課堂,不利于小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生成。
小學生的學習習慣和動力是小學數學核心素養生成的重要因素。當前的數學教學中,往往忽略了對小學生學習興趣和主動性的培養。興趣是學習的關鍵,是發散思維的起點。僅依靠填鴨式的灌輸教學,缺乏對數學興趣的指導,將會對學生未來的學習產生極大的負面影響,更會阻礙數學核心素養的生成。
單一枯燥的教學方式,是小學數學核心素養生成的另一阻礙。小學生對認知能力不夠成熟,對數學的抽象理解能力不強。教師應該借助各種情境的塑造,輔助教學。但由于認知的不同,部分教師雖有心為學生創造情境,但忽略了學生現有經驗的狀況,不利于學生理解知識,同樣不利于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生成。
目前針對學生核心素養的理論研究已經成為教育界的一大熱潮,但在理論研究日趨成熟的基礎上,如何真正將理論研究落實到數學教學實踐中,這是當下更需要思考和探究的問題。新課程標準中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為小學數學核心素養生成提供了大致的方向。
高質量數學課堂的建設,離不開營造積極的課堂氛圍。教師在數學課堂上要堅持以人為本的教學原則,以學生為主體。教師要注意及時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既要將提問的權力交給學生,又要合理使用提問的方式掌握教學質量。要引導學生善于發現問題,敢于提出問題,以質疑為基礎,加強數學課堂上師生之間的互動。
將述正方體相關知識時,教師可以帶領學生使用卡紙等工具親手制作一個正方體,更加直觀的讓學生感受正方體的11 種展開圖,通過手工感受學習數學的樂趣。進一步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問題的興趣和能力。
情境化的教學方式是為了輔助解釋抽象的數學問題,幫助小學生更好的理解數學知識。例如,在講授“角”的知識時,可以利用教室的建筑空間,幫助學生理解判斷所示的圖案是不是“角”。在講述“物體形狀”的相關知識時,可以讓學生例舉出生活中的常見物體的形狀,讓學生深刻感受數學知識與現實生活是聯系在一起的,使學生對課堂知識的理解更加深刻。
教師要深入了解學生的思想與心理,可以設置游戲情境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枯燥的教學方式不利于學生在課上始終保持專注的精神,在課本知識的基礎上適當設置游戲情境,有利于集中小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主動參與意識。
數學活動是綜合鍛煉小學生核心素養的重要形式,教師和學校要重視數學活動的開展。數學學習不能只停留于書面,而要用實踐的方式檢驗所學。教學過程中要不斷創新教學方式,利用多媒體等媒介輔助教學,為學生創建符合教學內容的實踐情境于活動,在數學活動中提高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增強學生自主學習與探究的能力。
課上可以利用分組討論的形式,布置與新知識相對應的題目,引導學生通過討論發現、分析和解決問題,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課后可以組織數學應用競賽,設置與現實生活密切相關的問題,鼓勵學生積極參賽。比如,可以“我為學校設計花壇”為主題,鍛煉小學生對面積、空間等知識的掌握。適當給予優秀參賽者獎勵,激勵學生創新思維,綜合運用自己所學的數學知識。
當前的小學教育正逐步向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道路前進,小學數學核心素養的研究是當前小學教學改革潮流的重要組成。核心素養的生成探索有利于改進當前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有利于進一步深化素質教育。作為教育的基礎階段,小學數學核心素養的培育,對學生能否在學習起點養成數學思維、熱愛探究數學問題等良好學習習慣有著重要影響,因此,教育工作者需要在核心素養的養成策略上進行進一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