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智
(河北省滄州市運河區委黨校,河北 滄州 061000)
講師團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除了要具有扎實的理論根基和豐富的教學經驗,還要在課堂中發揮語言的力量。語言的力量能調動受課者的科學思維和受課者鮮活的思想。因為宣講課的理論相對比較枯燥,而課堂上優美的語言,就像音樂優美的旋律,像繪畫中的線條和優美的色彩,就像舞蹈中優美的動作和旋律,所以說宣講課教師的語言修養對于宣講課的效果是非常重要的。那么,講師團教師的語言修養應從何著手?
語言是人類交際的極重要的工具,就其本身來說是沒有階級性的。但是,社會的階級分化和對立,必然會在語言中有所反映。社會上不同階級、不同集團的人們對語言不是漠不關心的,他們總是極力想使語言為自己的利益服務。我們講師團教師作為理論宣傳戰線上的一名戰士,也必須十分注意語言的思想性,努力使自己的教學語言都能起到為新時代的路線、方針、政策服務的作用。
(一)思想積極向上。思想上首先是正能量的,是積極向上的,我們作為講師團教師,應該為人正直,作風正派,理直氣壯的給大家講述正確的思想,使受課者的思想得到提高、正能量得到發揮,樹立起正氣,做出自己的貢獻。
(二)反對不負責任的胡說八道。面對著社會上的各種各樣、各階層的人們宣傳政治理論,這是一個很嚴肅的任務,因此,講師團教師的一言一語,都應對受課者的思想健康成長負責。
(三)不使用污言穢語。教學語言應符合文明禮貌的要求,做到語言美。教師應尊重受課者的人格,不使用諷刺、挖苦、辱罵受課者的語言;招呼受課者應帶“請”字:“請舉手”、“請回答”、“請坐下”等等;講課時“他媽的”之類污言穢語應該杜絕。
就象任何事物的發展變化都有自己的規律性一樣,語言也有自己內在的規律。因此,只有符合語言內在規律性的課堂教學語言,才是具有科學性的語言。
(一)語言的科學性首先在于確切、明白、實事求是。講師團教師課堂教學要傳授政治理論知識,科學的問題來不得半點含糊和虛假,任何模棱兩可、含糊其辭的語言都會直接影響受課者的學習效果。
(二)語言的科學性要求我們嚴格按照語法結構遣詞造句,不要出現結構錯誤和不合理的句子;不要省略不能省略的主語、謂語、賓語,使句子的意思不明確,使受課者“丈二和尚摸不著腦袋”。
(三)說話簡潔通俗,也是語言科學性的反映。我國古代文化典籍、先秦時期的《學記》中對教師的教學語言就作出了精辟的論述:“其言也,約而達,微而臧,罕譬而喻?!币馑季褪钦f,教學語言要簡約而明達,以細微淺近之語,闡明深刻的道理,不多的比喻就能使受課者透徹理解。
(四)語言科學性還要求我們說話要順理成章,邏輯性強,不要顛三倒四、支離破碎,以免削弱馬克思理論固有的說服力。
此外,語言的科學性還要求我們必須規范我們的普通話。
有一篇回憶魯迅先生的文章寫到:“先生的談吐深刻、嚴密,有力而生動活潑,句句吸引我們。他自己很少笑,可是我們這些年輕人卻逐漸被他的話引出笑聲來了。”魯迅先生的話之所以能深深地吸引和打動年輕人的心,其原因之一,就在于他的語言風趣幽默、深刻雋永、引人入勝,具有很高的藝術性。語言的藝術性主要表現在:
(一)生動風趣。唯有生動風趣的語言,才能調動受課者上好政治課、學好政治理論的興趣。偉大的思想家曾經把“語言無味,象個癟三”列為八股文的一大罪狀。如果一堂宣講課,顛來倒去總是那幾個名詞,沒有一點生動活潑的語言,枯糙乏味,叫受課者怎能不看別的書、不玩手機、不打瞌睡呢? 為了使語言生動風趣,當然不是去堆砌一大堆形容語,或故作斯文、賣弄詞藻、華而不實,搞得受課者頭昏腦脹,而是要恰倒好處地引用名人名言、古典或現代詩詞、方言土語、成語、俗語、諺語、歇后語等,還要把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文學語言穿插使用,以增強語言的藝術效果。
(二)形象化。有些受課者知識少、閱歷淺,習慣于形象思維,而抽象思維的能力比較弱。因此,講師團教師應努力把抽象的政治理論,通過受課者熟悉的事物(包括受課者看過的電影、電視、小說以及發生在受課者周圍的事情),用形象化的語言加以分析說明,這樣才能較容易地為受課者所理解和接受。
(三)啟發性。教師在教學中或引而不發,或一語道破,或舉一反三,或發人深思,這一切,都是語言的藝術。啟發性教學需要講師團教師有非常高的語言修養和淵博的知識,還需要很高的駕馭課堂的能力,在啟發的過程中要恰到好處,使人感到口服心服,能啟發人們深思,能啟迪人的思維,能使人產生正確的思想,這樣真正的達到啟發的良好的效果。
(四)語言的藝術性還表現在音色聲調上應有濃厚的感情色彩、應有節奏感,要抑揚頓挫,分輕重緩急。切忌平鋪直敘,一堂課從頭至尾用一個頻率發聲。否則,無異于對受課者的大腦施行疲勞刺激,使其昏昏欲睡。
此外,還應以必要的動作和姿勢輔助語言,以增強其效果。
綜上所述,這些都是講師團教師在語言修養方面的基本知識和基本要求。講師團教師要達到這樣的目標,要求我們講師團教師要加強個人修養,在語言的藝術、方法上和修養上得到不斷的提高,從而提高宣講課教學的有效性,實現宣講課教學的良好效果,為社會弘揚正氣、發揮出正能量做出自己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