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澤蓮
色彩風景寫生教學中教師通過引導學生利用繪畫基礎技能對實物風景進行繪畫,一方面學生通過不斷的繪畫練習自身的美學素養能夠得到有效提升,教師的教學有效性也隨之得到進一步提升,另一方面在區域范圍內,教師設定寫生目標與寫生規劃,將色彩風景寫生作為一種方式,使學生成為區域特色文化的弘揚者,符合新課程改革中學科教育教學滲透傳統文化的相關要求。
教學的有效性與學生的興趣存在直接的關系,在中職美術教育教學中的色彩風景寫生教學,教師應善于利用區域周邊優美景色和學生興趣點開展教學。例如女生較為喜歡花草、山水風景,而男生則比較喜歡莊嚴、歷史性強的風景色彩,教師要明確的是不同的色彩風景繪畫都能夠鍛煉學生的寫生基礎和構圖能力。但是色彩風景寫生并不是將所觀察到的全部景觀融入到畫面中來,所以在激發學生寫生興趣的基礎上,教師還應側重寫生取舍方面的教學引導,引導學生在寫生之前假定主題,針對主題挖掘部分自然景物背后所蘊含的生態美。
色彩風景寫生實踐是一個相對漫長的過程,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同學生共同繪畫,也可以在學生繪畫的過程中巡視引導,從季節、氣候、區域地理環境、時間、空間等多個方面引導學生對色彩風景進行對比分析,使學生明確在畫面中透視關系、色彩明暗關系所發揮的作用。待學生完成繪畫后,教師可組織班級學生開展作品點評,教師針對學生的作品提出問題如“你選擇這個主題的原因是什么?為什么選擇這個景物?你在繪畫的過程中是否遇到困難,而后應用什么方式使困難得以解決?”等,在教師提問的環節中班級其他學生能夠借鑒其他同學解決問題的方式,進一步理解其他同學繪畫的角度,同時教師善用激勵,給予學生充分的鼓勵,在提高學生創作信心的基礎上啟發學生的創作思路,使學生逐漸領悟到風景之美、藝術之道。
色彩風景寫生的關鍵點在于色調的掌握,因季節、氣象等因素影響,大自然中的色彩風景所呈現出來的色調存在明顯的差異,在色彩風景寫生中色調的高下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整個繪畫作品格局的高低,學生對色調的理解和把握直接決定著繪畫作品的優劣。所以在色彩風景寫生教學中,教師應將色調的把握作為關鍵點開展教學,通過實踐活動與學生共同總結不同季節不同時期自然風景色調的變化,如單純的將樹作為風景,樹在不同的季節內所呈現的色調存在較大的差異,那么以樹為主體景物的繪畫,在每年四月初的樹木,繪畫的色調應該是嫩綠還是翠青?所以色調的掌握需要學生更為細致的觀察。此外教師還可以設計一個長期的活動引導學生主動觀察和記錄周邊區域風景在一年四季各個時間段的變化,設置時間段為一個月,設置方式為同一區域同一景觀拍攝照片,收集景觀色彩并進行對比,為提高學生色調的掌握度奠定良好的基礎,繼而使自身的教學有效性也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色彩風景寫生能力提升的關鍵點在于色彩歸納,只有學生學會色彩歸納,才能夠在風景寫生與藝術設計的過程中游刃有余。但是不同的個體在面對同一個色彩時所體現出來的心理效應、情感反應存在一定程度的差異,例如單純的分析紅色,部分個體認為紅色象征著熱情、喜慶,還有部分個體則認為紅色是端莊、紅色是危險信號等,所以教師在實際的色彩寫生教學中應強調學生對色彩的認知,強調不同的色彩在大自然中所體現出來的冷暖信號,當學生將最為常見的色彩全部進行歸納后,那么在實際的寫生繪畫中就能夠保證色彩應用的準確性。
色彩風景寫生教學是一門具備較強實踐性的課程,而在實際的色彩風景寫生教學中實物風景寫生則成為了教學難點,教師僅通過圖片、多媒體等方式為學生展示色彩風景圖片,給予學生直觀的感受近似于臨摹,失去了風景寫生的意義,所以本文提倡,在教學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到校外的公園、城市周邊的田野等開展寫生實習,給予學生體驗大自然景觀特色的一個機會,將文化、風俗、建筑及自然景觀等融入到色彩風景寫生教學內容中去,繼而保證教學的有效性。
綜上所述,中職院校美術教育中色彩風景寫生教育教學的關鍵點在于色彩歸納、色調掌握、寫生興趣及寫生內容,此外教師要想在最大限度上提高教學有效性,還應將教材內容作為基礎,拓展寫生主題,優化寫生教學方式善于發揮講評的激勵作用,提高學生的寫生主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