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文婷
隨著課改的落實與推進,使得教育教學理念及模式都發生改變。而小學美術課程,是培養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一種有效手段,對學生的審美品位與美術素養提升具有很大的幫助。因此,在小學美術教學之中,教師要加強對教學方式的創新,積極運用情境教學法,為學生營造出良好的美術課堂氛圍,以此來激發起學生主動參與美術課堂學習的興趣,促使學生獲得更加真實、深刻的體驗,讓學生認識到美術的樂趣與魅力,幫助學生進一步掌握美術知識與技能,從而實現高品質、高效率的小學美術教學。
由于小學階段的學生,具有強烈的好奇心理,并對一切新鮮的事物都具有濃厚的興趣。所以教師在運用情境教學法進行教學時,就要充分發揮出情境教學的作用,結合美術學科的特征及教學內容,積極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為學生創設較為真實的美術情境,促使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學習之中,以此來激發起學生學習、探究美術知識的興趣。同時,教師借助信息技術教學,能夠將抽象的美術知識生動化、直觀化地呈現出來,以便吸引學生的眼光,深化學生對美術知識的進一步理解,幫助學生更好的掌握相關的美術技能,從而促進學生的美術學習效率與藝術素養的全面提升。
比如人美版《童話城堡》一課,主要是讓學生了解城堡的外形特征,感知城堡是一個建筑群,具有高低錯落、形狀各異的特點,能用繪畫的形式表現出具有創意的城堡,選擇好色彩搭配。因此,美術教師就可以借助網絡中豐富的城堡圖片、視頻資料,為學生呈現出一個童話城堡的世界,促使學生仿佛身臨其境,去直觀地感受城堡的不同造型,感受城堡建筑的形式美,以便吸引學生全身心投入到課堂學習之中。由此一來,教師引導學生發揮想象,創造出新穎、美觀的城堡,寄托出學生對生活的向往,從而加深學生對城堡形狀、繪畫等方面知識的掌握,為學生接下來順利的繪畫創作奠定基礎。
在小學美術教學中運用情境教學法,教師就可以借此為學生創造自主學習的空間,去發散學生的美術思維與創造力。因此,美術教師可以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為學生創設問題化情境,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問題的探究與解決,促使學生在小組交流、互動之中,產生思維的碰撞,去發表出自己的藝術觀點與想法,來培養學生的審美品位,同時還利于深化學生對相關美術知識的理解與運用,以便在整體上增強學生的美術學習效率。
比如人美版中的《節日的裝飾》一課,需要學生了解節日的裝飾烘托氣氛作用,了解各個節日,感受節日帶給人的快樂,培養學生對生活的熱愛。因此,美術教師就可以在課堂上為學生設置問題,引導學生在小組內自主選擇一個喜愛的節日,比如中秋、端午、勞動節、建軍節、國慶節等等,并將該節日的場面、服飾的造型、色彩繪畫出來,讓各個小組都能處于相應的節日情境之中,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該節日的文化傳統,促使學生能夠將內心的感受、記憶中的美好事物全部展現出來,以此來鍛煉學生的繪畫能力與創作思維,促進學生的美術素養與綜合素質的發展。
由于美術本身就是一門實踐性學科,而藝術又來源于生活,所以教師在運用情境教學法時,可以為學生組織相關的實踐活動,創設生活化的情境,幫助學生進一步感知美術的價值與魅力。由此一來,學生能夠將美術知識與生活實踐的緊密結合,以便學生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運用美術作品去美化、豐富生活環境,以此來提升學生的美術素養與實踐能力,幫助學生更加深刻地理解美術文化,從而創作出更加優秀的美術作品。
比如人美版中的《多彩的民間美術》一課,主要是讓學生認識面塑,感受其造型的生動質樸、夸張簡練的獨特美感,培養學生對民間美術及傳統文化的熱愛。因此,美術教師就可以采用學生熟悉的超輕黏土,作為面塑材料,鼓勵學生動手創作一個面塑作品,作為教室的裝飾,以此來激活學生的創新思維,促使學生感悟面塑的藝術魅力。
綜上所述,情境教學法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運用,有利于教師構建高品質的美術課堂,促進學生的美術素養與審美品位的提升。通過美術教師為學生創設的多樣化教學情境,引導學生在特定的情境之中,去感知美術知識、感悟美術魅力,深化學生對美術知識及技能的理解,促使學生逐漸熱愛上美術學習,從而增強美術教學的質量與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