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霞
近幾年隨著我國社會的不斷發展以及人們思想意識的不斷提高,美術教學身為美育中的一個核心發展教育,在有效的教學中能夠去培養學生的美學發展,但由于農村教學條件不夠完善以及師資力量的不足等問題使得美術學科沒有辦法更好的去提升,在這樣的教學條件下,農村小學美術教師在教學中應該有效地利用自身的教學修養和手段來提升教學模式,提高基礎教學質量的同時增強學生的創造能力,以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
為了有效地防止教學的枯燥,更好地幫助學生集中教學注意力,這時,教師應該善于觀察和發現自己身邊有效的教學材料,充分地利用農村的資源環境以及大自然的優越條件,更好的改變如今單一的教學模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農村學生也能夠體驗到實踐動手的美術教學課程中的快樂。大多數的農村學校周圍自然環境資源充足,教師要善于發展并且充分利用現有的教學資源,通過大自然的饋贈讓學生從中感受藝術也能夠來源于生活,讓美術教學更加的豐富多樣化。例如,在學習《花兒朵朵》這一章節時,可以組織學生們進行寫生課,帶學生們走進大自然中,自己動手繪畫出自己眼中的生活風景;又如《跟奶奶學手藝》,通過相關的手工課,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去大自然中或者教學的角落以及家里的廢棄材料中尋找可以利用的“寶貝材料”,教師引導學生們更好地去利用,培養學生環保意識的同時增加學生的創新思維;也可以去學校附近利用一些泥土然后教學生們泥塑課,讓學生們自己動手塑造出自己喜歡的造型,從中更好地去發現學生們的個性化的同時讓學生們通過實踐動手操作感受美術教學的魅力的同時能夠提升學生們美術欣賞美的眼光和能力。
教師要擺脫傳統的教學理念的束縛,不斷地去提高和充實自己的綜合素養,從而在教學中更好地為學生們帶來多樣化的創新教學。在教學中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重視學生的個體差異性,有效地激發每個學生內在潛能的發展。例如,在《家鄉的古建筑》這一課時的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讓學生欣賞不同風格建筑,如當地的特色建筑,包括民居、寺廟、城墻等。教師應該有效地避免直接講解其設計理念等內容,而是讓學生通過欣賞感受作者的設計理念,從而提升學生創造能力。
在農村的美術教學中,美術教學不夠受重視是一個方面,大多數的學生對美術知識的認識水平不一是另一個方面。由于學生的美術認知水平不一,導致教學的水平和質量沒有辦法有效地提高,如果忽視了學生差異性的發展就會導致基礎好的學生沒有辦法進步,基礎差的學生跟不上教學速度,使得兩極分化更加嚴重;在美術教學上教師應該有效的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性,根據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教學的設置,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夠在美術教學中進步;也可以小組學習,在小組學習中去學習別人的優點補足自己的缺點,共同進步,在任何一個教學集體中每一個學生都是一個個體的存在,只有教師更好地進行補足,適當的鼓勵學生不放棄任何一個學生,根據學生的進度來舉辦作品展示,讓學生明確的發現自己的進步。例如,在學校開設美術社團,讓大家積極地參與社團活動;在相關的節假日如元旦節、萬圣節以及國慶節等,開展相關的主題活動,加強學生的參與性,讓學生們可以有效的去將自己所學的美術知識和生活中自己感興趣的任何東西和事物進行結合進行創作,然后舉辦相關的畫展,讓學生相互欣賞,有效地促進學生們對美術學習的積極性以及欣賞能力的培養。
綜上所述,農村小學美術教學對學生創造能力和審美欣賞能力的培養具有重要的意義,需要社會和教育部門有效支持和幫助,有效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培養學生的審美欣賞能力,更好的體現美術教育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