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超
(重慶市黔江新華中學校,重慶 409099)
數學來源于生活,又必須根植于生活,讓學生在生活的大環境中學習數學知識、掌握數學技能,并能熟練地運用所學數學知識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對于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因此,教師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應從生活出發,尋找數學,發現數學問題,并讓學生在生活中實踐,通過搭建數學模型,解決實際生活中的數學問題,進而有效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
和中小學階段的數學課程進行比較,高中數學知識難度不斷提高,對于學生來說,更加抽象且不好理解,在很大程度上加重了學生的學習負擔以及加大理解難度。在這種情況下,很容易引發學生的不良情緒,例如厭學、叛逆、偏科等,嚴重影響到學生學習成績的提升,對于學生個人發展而言,具有非常不好的影響,同時教師教學質量也會大打折扣,這并不符合新課改教學要求。把高中數學教學和實際生活有機聯系到一起,有利于提升高中生對于抽象的數學知識的理解能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自主學習能力,大幅度提高學生數學成績。在我國大力推廣并實施新課改以后,傳統的教學方式與教學理念已不能滿足實際發展需求,這就需要有關教學人士認識到自身不足,不斷進行改革以及創新。有關實踐證明,在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應用生活化教學方法,給學生創設真實的生活情境,可以有效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激發其學習熱情,并培養其養成良好的解決數學難題的能力,這對于學生個人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受應試教育影響,高中生學習負擔較重,給學生帶來了沉重的心理壓力,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方法,讓學生被動的接受一切知識,沒有精力進行獨立的思考,這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會影響素質教育的實施。而生活化教學法的應用過程可以很好符合學生心理特點,活躍學生思維能力、減輕學習壓力、激發學習興趣、調動學習數學知識的積極性,促進素質教育發展進程。在日常生活中隱藏著非常多的數學知識,例如建筑物內不同形狀的門窗,可以讓學生聯想到數學知識中的幾何圖形,在仔細觀察以后,加深學生對圖形的基本認識,了解直線間的關系。其次,就是生活中常常會遇到的數字計算問題,學生在這個過程中會對數學的計算應用進行深入了解,例如最佳利潤方案選取、路程問題、時間問題等等,這都是生活和數學知識密切聯系的體現,當然在實際生活中還有許許多多類似的問題,這就需要教師去引導學生進行積極探索與研究。例如,在學習和統計有關的知識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展開關于興趣的調查,之后制作成為調查表,對學生的興趣進行統計,加深學生對統計的理解。多引用生活中的問題,可以使學生產生共鳴,激發學生參與到學習中的興趣,調動其學習數學知識的積極性,同時也可應加強學生在實際生活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應當在平時的教學中多采用生活中的實例,不僅可以增強學生解決實際數學問題的能力,還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數學成績。
每一項學科在進行實踐教學時,都不能脫離教材的指導,可以說教材是極為重要的知識媒介,通過教材知識轉化成為文字以及圖片傳遞給學生,這對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記憶有著重要作用,由此可見想要提高高中數學教學質量,就需要對數學教材進行充分有效的利用,這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教學策略。例如在數學教材里面,學生在學習完一個章節以后,都會出現對應的習題演習以便幫助學生加深以及鞏固知識,這時教師就可以尋找一些和實際生活關聯性強的習題進行詳細講解,讓數學知識更加直觀的呈現在學生眼前,幫助其深化理解知識。
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作為課堂主導者采取灌輸式教學方式,教師的教學工具只是簡單的黑板、粉筆、課本,學生被動接收知識,這種古板的教學方式不利于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因此就需要教師不斷革新教學方式。在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應用多媒體技術作為輔助教學工具,有利于擴充課堂學習容量,幫助學生發散思維、拓寬視野,同時,還有利于創建良好的教學氛圍,豐富教學內容、教學形式多樣化,改變傳統教學模式中教師把課本當做唯一信息源的不足之處。多媒體技術的應用,使得教授知識更加直觀化、生動化,并給學生創設相應的教學情境,最終實現擴大知識信息含量。
數學來源于生活,生活中涵蓋數學,高中數學教師在開展實踐教學活動時,通過有機結合數學知識以及實際生活,有利于強化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能力,激發學習熱情,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學生養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促進學生全方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