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希銘
(榮縣旭陽鎮富北學校,四川 自貢 643100)
二十一世紀以來,面對著新的政治、經濟形勢;面對著新的人才培養大環境,我們在學校教育方面也不斷的隨著時代的變化、國家發展的需求而進行教學的革新。經過多年的教學改革和創新方面的探索,素質教育教學體制登上歷史舞臺,對人才的培養、學校學科教育教學互動的開展給出了新的定義。一方面,對于人才的培養我國自古以來圍繞著“教書育人”這幾個字將教育定位在傳輸知識和培養人的能力這兩個方面,而在長久的教育發展進程中由于時代的不同,人才需求方面以及國家建設輕重緩急的不同而呈現出細節方面的差異。就以離當前教學改革最近所實行的應試教育體制來說,一定程度上是適應了上世紀改革開放以來,人才需求急劇短缺的教育狀態,學校教育更加強調理論和專業上的單一性,進而逐步發展為以“以成績論成敗”的教學形態。而這種形態在后期很大程度上導致學生思維單一性和“實踐”能力的缺失,所以新時期的教學改革就圍繞糾正這一點所展開。而另一方面,對于學校學科教育來說,挖掘學生潛力,培養學生的學科專業素養始終是不同時期學科教學的重點,而在不同的教學理念引導下,實際的教學實踐卻大不相同。例如應試教育階段基本圍繞考試展開,考什么教什么,而當前所實施的素質教育則是以學生需求為核心,學生未來發展需要什么,教什么。總之,新的教學形式,催生新的教學理念,進而引發循序漸進的教學改革。
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是新時期學校教育中一種“統領全局”的教學理念,其奠定了學校教育的核心和目標。即學校教育要以學生為主體,圍繞學生的需求、學生發展制定教學目標、組織教學內容、創新教學模式,從而在不同階段的教學過程中結合不同學科特性,培養學生的學科學習潛力,塑造學生的學科思維和學習能力。本文中我選擇探究的是初中物理學科的教學實踐探究。物理是初中階段學生剛開始接觸的一門學科,是一門專業性很強,未來各行業領域內應用廣泛的學科。而從教師教學的角度來分析,對于專業性強的學科,更是要從最基礎的階段入手幫助學生打好地基,培養學生的學科思維和學習能力,進而為未來學生進入專業領域的研究和實踐做好“開場白。”所以,以下我將結合教學實踐談談當前素質教育教學體制下所推行的以人為本教學理念展開探究,并針對初中物理學生探究出實用性教學模式。
在貫徹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時,我們要保證教學內容和學生需求的高度契合性,從而最大限度的提升知識的教學轉化率。
首先,對于開展學科教學來說,我們要做好教學內容的合理規劃。就以初中物理這門學科來說,一方面,我們要針對學科的教學大綱以學期或者學年為范圍,弄清楚每段時間內學科要求學生需要達到的思維和能力程度,需要達到的知識積累量,然后做好宏觀和圍觀的教學規劃,從而保證教學內容的設定的計劃性和節奏性。另一方面,再針對每節課需要涉及到的教學內容,尤其是新課程,我們需要充分了解學生的能力,或是參照學生上節課的學習反饋,或者參照學生一段時間內的學習成果等,綜合歸納出某節課知識呈現的難度,呈現形式等,從而為高質量的課堂授課奠定基礎。
其次,在實際備課過程中我們要做到以課本為主,適當拓展。所謂課本為主,并不是針對課本內容進行局限性的排列組合,而是樹立大局觀,可以以單元為單位利用物理教材知識設定系統性和獨立性相結合的特點,進行單元內知識內容的有效結合,打破章節壁壘,同時又實現知識系統的完整性,從而讓課堂教學內容更加完整,有邏輯性。另外,結合教學內容,我們還可以加入實際生活相關的物理知識等,從而豐富課堂教學內容,切合學生的興趣和發展需求。
初中物理教學相對于知識更多的是注重學生思維的構建,如邏輯思維、判斷思維、理解思維等等。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激發學生思維活躍性,激發學生主動思考的興趣。
首先,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適當地做到“教師主導”,這里所說的教師主導基本在于新知識的學習,教師通過備課過程中設置的難度適中的問題,主導課堂的節奏,引導學生根據問題進行連貫性的思維,在師生互動過程中重新回歸學生為主的教學形式,引導學生主動思考,主動表達,培養學生的物理學科思維。
其次,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我們還可以結合學生活躍的特性,建設進一步的學生為主的課堂教學活動——探究式教學,通過問題或者課題的形式,將需要學生學習的新知識融入以往學過的知識內容中,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展開知識探究,在此過程中學生自主思考、得出對應的結果。而教師則起對應的點撥、糾錯作用,一步步引導學生進行思考、探究,培養學生的物理思維和主動學習意識。
學生之間存在差異性是不可避免的,以人為本教學理念下,我們要充分估計到學生之間的差異,正視差異基礎上,做到“因材施教”。
首先,在知識教學過程中,我們要針對學生的“不同”進行教學互動方面的“區別對待”。如相對基礎的問題提問那些學習基礎較弱、能力有所欠缺的學生;難度較大的問題提問學習能力高的學生,讓其在學習過程中在不同層次上實現自身能力的提升。
其次,在知識鞏固階段,針對不同學生在物理學科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針對性的補足。從知識學習和思維培養來看,針對課堂互動反饋、隨堂練習反饋等明確學生學習難點,針對性布置課下鞏固作業;針對學生習慣、自主學習能力的不足,通過一定量的課下作業、課下預習任務布置,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習慣等。
總之,不僅僅是初中物理這門學科,對于初中階段所有學科教學來說,涉及到的更多是學生學習能力和學習習慣的養成,完成學生小學階段相對自由的學習狀態、相對簡單的學習內容到初中階段相對緊張的學習節奏、更加系統且有深度的學習內容的轉變。從而進一步夯實學生能力,塑造學生學科思維和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