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敏
(河北省永清縣北辛溜中心校,河北 永清 065600)
曾有語言學家說過,如果你懂得了語法,那么你就可以很少的表達自己的意見以及觀點,如果你不懂詞匯,那么你就什么都懂不了,由此可見詞匯學習在學生學習中的重要性。當下我國小學英語詞匯教學中還存在諸多問題,這些問題得不到解決,會嚴重阻礙學生的可持續發展。本文從學生全面發展的角度出發,提出了一系列有關英語詞匯教學的策略以及教學手段,希望能給相關教育工作者一定借鑒。
受我國國情的影響,小學英語詞匯教學在整個英語教育階段并未受到相應的重視,存在以下問題:
(一)教師的教學理念陳舊教師所擁有的教學理念決定了課堂的教學方式和風格,這也是小學階段的詞匯教學未被重視的重要原因。受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在教授詞匯時僅僅是孤立地教單詞,很少結合課文、句型,并未在聽說讀寫中有所體現。
(二)教學方法單一受小學生心理特點的影響,其對一件事物的注意力并不會保持太長的時間,并且有一個學習的敏感期。因此,教師應把握這個敏感期,使用不同的教法讓學生掌握這個詞匯,如果僅僅是那些老一套的方法,是行不通的。
(三)脫離文化背景語言是文化的載體,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異,小學生往往對這些了解不多,這也就會導致學生對所學知識一知半解。
(一)音、形結合找規律,實施英語詞匯教學
英語作為一門工具語言學科,具有表音性。根據單詞的讀音就能夠對單詞進行正確地拼寫。正確的讀音,可以在拼讀新單詞的學習中更輕松。在對單詞的記憶過程中,學生對英語的發音規律能夠掌握,就可以通過語音規律很容易地記憶單詞。但是,需要教師讓學生將音標與漢語拼音區別開來。筆者在教學生新單詞的過程中,有不少學生在單詞和標注相近的漢語拼音上,造成發音不準,單詞記憶機械化,最后的結果是對單詞忘得快。筆者針對這種情況,在已經有英語學習基礎上,給學生系統地分析音標,教給學生有效的記憶方法。如五個元音字母先教會幾個常見的基本發音;常見的字母組合的發音ck,ch,sh,th中,ck發[k]音;ch,sh跟拼音的發音一樣,如chair(椅子)chicken(雞肉)fish(魚);th發[θ]或[e]音。讓學生根據實際單詞,自己發現英語單詞拼寫與發音是有規律可循的。新單詞的學習,找出發音規律與發音規則,將單詞進行音節分解,記住單詞的發音,根據拼寫發音規則流利地拼出單詞,學生這樣對單詞的記憶是快速而牢固的。
(二)游戲教學法
游戲是兒童的天性,在游戲中獲取知識是學生喜聞樂見的學習方式。游戲教學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R.Gardner和 W.Lambert 在第二語言習得研究中發現,最成功的學習都是那些既有天賦又有學習動機的人。對于初學者來說,只有他感興趣的東西才會使他產生學習的欲望和動力。英語教學中適合詞匯教學的游戲類型很多,如:(1)大小聲:老師在帶讀新單詞時,老師讀大聲,學生跟著大聲讀,老師小聲讀,學生跟著小聲讀。這樣的設計意圖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聽力。(2)猜一猜:老師說一個單詞,但不出聲,學生要仔細觀察老師的口型,并仔細猜猜老師說的是哪個單詞。這個游戲的設計意圖是讓學生仔細觀察單詞發音的口型,有助于提高學生正確發音的 。(3)比手畫腳:請幾個同學背對著黑板,其他同學根據老師所出示的單詞來比,但不出聲,讓站在黑板面前的同學來猜。這個游戲的設計意圖是檢測學生是否掌握這些新單詞。(4)最強大腦:老師在復習單詞時,可以一下子出示5張單詞,只出示一遍,學生記住單詞的出場順序。這個游戲的設計設計意圖是讓學生主動去識記單詞。
(三)音、形、義巧融合,培養思維能力
教師應在詞匯教學中有意識地幫助學生建立“音、形、義”的聯系,在不同的學段或一節課的不同教學環節對于“音、形、義”的側重點和融合度也應不同。如對于起始階段的三、四年級學生,應在詞匯教學中側重于單詞的音與形的融合,注重培養學生的拼讀能力和根據讀音拼寫單詞的能力,循序漸進地滲透語音拼讀規律,促使學生在單詞的音和形之間建立有意義的聯系,努力做到“見詞能讀,聽音能寫”。到了五、六年級,詞匯教學應在鞏固音、形結合的基礎上,側重意義的融合及單詞的運用,而且不同環節對于單詞的音、形、義的融合也應各有側重:導入環節側重音、義結合,呈現環節側重音、形結合,操練鞏固環節應三者融合。由此可見,此案例中的兩個活動都安排不當,可以這樣改變。教師說一段話,讓學生說出其中出現的所需物品,比一比誰寫得快,寫得多,說得準。
著名英語教材《基礎英語》的作者C.E埃克斯利說:凡能激發學生喜愛學習英語的方法,就是教英語的最好方法,而使學生厭惡學習英語的方法則是最壞的方法。小學階段是學習英語的入門階段,我們的教學應當根據兒童的生理和心理特點,高度重視入門時的單詞教學,要認真深入地研究科學的學習方法、教學方法和記憶方法,采用生動、活潑、形象直觀的方法,形成一定的交際能力和綜合運用的能力,為其今后學習和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英語教師作為英語學習的領頭人,必須充分認識詞匯學習的重要性,加強自身學習,提高教育教學水平,努力利用和創造條件,改善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