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鳳有
(河北省承德市興隆縣藍旗營鎮(zhèn)榆樹溝小學,河北 承德 067300)
小學作文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難點,從學說完整通順的一句話到書寫句式的造句都是作文入門的開端。然而小學生的語文功底差,觀察能力低,更沒有組織和駕馭語言的能力,作文時經(jīng)常是無話可寫,或者是茶壺煮餃子——有話吐不出。即使是東湊西拼勉強完成一篇習作,也是內(nèi)容空洞,條理不清;或者是詞不表意,牛頭不對馬嘴,讓教師無法修改,苦不堪言。那么,如何進行小學作文的教學呢?
“真正的學校應當是一個積極思考的王國”(蘇聯(lián)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語),這就告訴我們在指導學生進行寫作時,思維十分重要,大量地背范文、套模式,期望通過模仿提高寫作水平,是不能真正提高作文水平的,這是因為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忽略了思維訓練,沒有開拓思路。只有在“思維”中獲取靈感,才能做到思如泉涌、下筆有神、筆奕生輝。作文與生活相結合不僅是讓學生參加一些社會實踐活動,廣泛接觸社會,更重要的是引導他們學會觀察社會、觀察生活、認識事物的方法。事實證明,學生往往在參加了社會實踐活動后,寫出的作文就好多了,具有文采,也顯生動、有形。
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和訓練是作文成功的最近通道。閱讀能力是指學生積極涉獵書海,不斷接受文化熏陶,主動培養(yǎng)審美情趣,為作文儲備知識的基礎。一個學生缺乏閱讀能力或者閱讀能力低下,知識心理就發(fā)育不全,很難激發(fā)作文興趣。“詩圣”杜甫曾深有體會地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一個人如果生活經(jīng)驗欠缺,書本知識貧乏,寫作時必然腹空筆澀。茅盾先生曾說:“一個作家閱讀古今中外的名著而能深刻領會其構思、剪裁、塑造形象的好處,并且每讀一遍會有新的心得,這就意味著他的欣賞力在一步步提高;而欣賞力的步步提高反過來會提高表現(xiàn)能力。”(《漫談文藝創(chuàng)作》)。實踐告訴我們,大量閱讀古今中外文學名著,閱讀其他相關書籍,既可以繼續(xù)擴大學生的生活視野,拓寬知識面,又可以引發(fā)學生的寫作欲望,提高鑒賞能力,還可以逐步豐富他們的語言、詞匯、寫作素材,領會和掌握一些基本的寫作規(guī)律。“積學以儲寶,酌理以富才。”小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與提高,是一項時間長,見效相對緩慢的工作,需要師生雙方的長期共同合作,積極參與。教師要有耐心和毅力來培養(yǎng)我們的學生。在作文教學中,我們還應認真運用好每篇課文的寫作方法,指導學生學會仿寫,從而幫助學生打開寫作思路。當然,在對學生進行范文指導的過程中,我們應教育學生避免機械地照搬照抄。仿寫是指仿其文(仿范文部分精言、警句),仿其格(仿范文布局、格式、結構、寫作思路),仿其法(仿范文觀察方法、思路方法)。在學生經(jīng)過反復多次的仿寫練習,掌握了一定的基本方法后,就要鼓勵他們采取不同的表現(xiàn)手法反映同一中心的題材,發(fā)展求異思維。如從不同的角度去選材表現(xiàn)同一中心的題材內(nèi)容安排可“先分后總”或“先總后分”,還可按“順敘”“插敘”“倒敘”去進行一題多練。先扶后放,從仿到創(chuàng),是一個行之有效的提高學生作文能力的方法。
作文也像語文基礎知識、閱讀一樣需要積累,比如好詞、好句、精彩片段等。
“重視文本”也是新課標的要求,而且很多課文的思考練習中都出現(xiàn)“背誦自己喜歡的自然段,摘抄好詞、佳句”這樣的練習,讓學生在背誦時感受語言文字的優(yōu)美,在摘抄中積累材料。如果學生能掌握一些好詞佳句就為寫作做好了鋪墊,能夠讓他們有詞可用、有話可說。比如在教完《頤和園》這課后,就為學生以后寫熟悉的景物做了鋪墊。
堅持寫日記是積累材料的最好方式,也是練筆的最佳途徑。日記的內(nèi)容很廣,可寫聽到的,可寫看到的,也可寫想到的。總之,自己的喜怒哀樂都可無拘無束地表達出來。這樣就讓學生有一個自由表達的空間,也能夠寫真實的事情。比如:每組織學生看完一場電影,搞完一次大掃除,都可讓學生把當時的情景和感受用日記的形式寫出來。
學生辛辛苦苦寫好作文后,總喜歡得到老師的表揚和贊許,在很短的時間內(nèi),學生對作文印象很深,教師應給予及時的評價,并提出修改意見,學生很容易接受,讓學生自己修改自己,或別人的作文,或輪流交換互評等。教師一定要讓學生明確修改作文的目標,要求學生能寫出他們的真情實感,用通順的語句、清楚的層次、鮮明的觀點,恰如其分地記敘見聞、寫景狀物、說明事物、發(fā)表意見。此時,若再重新習作一次,就能上一個等級,這無疑提高了作文水平。
丁有寬老師主編的小學語文教材以培養(yǎng)和發(fā)展語言能力和思維能力為中心,以培養(yǎng)自學自得、自作自改的能力為目標,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達到大面積提高小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為目的。這是新時期素質(zhì)教育的體現(xiàn),指出了作文能力培養(yǎng)的一條途徑。“自改”作文,既能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精神,又能提高學生的作文能力。學生把自己的作文看幾遍、通讀幾遍后,看它是否順口,以發(fā)現(xiàn)錯漏之處,并自己進行修改,這從根本上提高了學生的寫作能力。
學生對作文感到頭痛的,是因為作文還提不起他們的興趣。興趣是寫好作文的起點。作文教學要取得一定成效,語文教師必須千方百計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興趣,讓學生變被動學寫為主動學寫,逐步使他們樂寫。
以上幾點,既相對獨立,又相互依賴、相互制約。只要我們切實抓好各個環(huán)節(jié),努力創(chuàng)造條件,在實踐中加強學生作文能力的培養(yǎng),就能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