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亞梅
(河北省任丘市職業技術教育中心,河北 任丘 062550)
一些漢語言文學教師的教學理念滯后,在漢語言文學教學方向上不夠明確,這對學生綜合文化素養的提升非常不利。在新課改不斷深化的形勢下,對漢語言文學的教學內容實施改革和創新,許多教師改變了以往的教學模式,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教師對教學模式未能深入細致地分析,使得漢語言文學教學的發展不夠順暢。
在漢語言文學教學中,由于缺少完善的課程體系,使得部分課程內容設置的合理性有待加強,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漢語言文學教學質量無法得到有效的提高,也不利于人才的培養和發展。在新課改背景下,高校必須對課程教育體系不斷進行完善,對其內部結構進行優化,從而使其能夠發揮應有的作用。
在新課改背景下,很多教師開始注重提高自身素質,在理論知識上得到極大的豐富,從而使得課堂教學效果明顯,并通過在教學中不斷實踐,擁有更多寶貴的教學經驗。但現階段仍然存在理論與實際無法有效融合的現象。在漢語言文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對理論知識過于重視,而實際應用能力卻被忽略,致使學生理論與實際產生脫節,這阻礙了學生的成長和進步。
漢語言文學專業教師在教學中必須采取先進的教育理念,要對教學模式不斷地進行革新,只有這樣才能適應新課改的發展需求。教師還應在課堂上全面落實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實現分層次教學,活躍課堂氛圍,使學生的文學素養得到進一步提升。另外,教師在漢語言文學課堂上必須明確教學方向,不盲從,在教學思路上要注意科學合理性,只有這樣才能使教育工作的開展更加順利。
漢語言文學對于社會的發展進步具有一定的推動作用,可以創造極大的社會價值,因此,對漢語言文學課程結構體系進行不斷的完善是十分必要的。教師在漢語言文學的教學中必須對學生加以積極的引導,讓學生作為課堂主體,將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充分調動起來。只有學生具備主動學習的熱情,才能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教學質量才能隨之得到不斷的提升。這不僅有利于學生文學素養的增強,還有利于漢語言文學教育相關工作的順利開展。
要想有效開展漢語言文學教育,就要注重將理論和實踐充分結合。首先,教師在重視理論知識學習的同時也要兼顧實際應用能力的培養。教師在漢語言文學教學中,必須將理論與實際進行有效的融合,這樣可以使學生對教學內容有更加充分的理解,進而在實際的生活工作中做到科學合理的運用,為學生將來的就業打下堅實牢固的基礎。其次,教師對于學生實際的學習情況要進行充分的掌握,對學生所提出的建議要給予高度的重視,并對其進行合理的分析,這樣有利于教師適時改進教育方式。
在社會不斷發展進步的形勢下,學生面臨著嚴峻的就業壓力。在競爭激烈的人才市場中,漢語言文學專業的教師只有擁有較強的專業素養,才可能使學生的專業能力得到提高,學生才能具備一定的競爭優勢。因此,高校應注重漢語言文學專業教師自身素養的提升,使他們的教學技能得到進一步的提高。首先,高校可通過開展定期培訓活動,讓教師的理論知識變得更加豐富多樣。其次,教師在教學方式上必須進行改進,著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改變以往單一的教學模式,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使學習氛圍更加輕松愉悅,學生能以更加飽滿的熱情進行學習。例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通過網絡課堂進行互動等,這樣能夠使學生的興趣大大增加,學習效果得到增強,從而保證漢語言文學教育工作能夠順利開展。
總之,現階段的漢語言文學教育雖然存在著一些問題,但通過高校以及教師共同努力采取相應的解決對策,可以使學生的漢語言文學水平得到顯著提高,并確保漢語言文學教育工作取得較好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