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芳芳
(河北省保定市易縣燕都九年一貫制學校,河北 保定 074200)
依據新課程改革的實踐發展要求,將對話教學模式運用到數學教學實踐里,能夠有效地彌補傳統教學方式的弊端,從而提高教學效率。對話作為一種教學方式,有利于拉近師生之間的關系,構建和諧活躍的課堂氛圍,改善小學數學教學實踐活動。所以,深入探究這種對話教學模式顯然具有現實意義。
小學數學對話教學是建立在師生相互溝通交流基礎上的教學模式。不同于傳統的教師“獨白式”教學活動,對話教學是以培養學生的思維創造性為目的,以平等的師生關系為基礎,以問題探索為核心,以學生主體性為特征,師生之間通過言語交流互動實現理解反思以及教學相長的目標,是一種體現創造性、尊重個性差異的教學模式,在傳播知識的同時也在進行情感交流、思想的碰撞。其教學模式注重對教學情境、教學話題的設計,主要體現出平等性、傾聽性、互動性以及建構性等特征。
小學數學對話教學是對傳統教學模式的革新和改進,對原來的教學要素、教學環節和教師的專業素養提出更高的要求,其教學實踐策略有以下幾方面。
自由活躍的環境氛圍是促使小學生交流互動、勇于自我表現的外部條件。數學教師應自覺營造一個和諧自由的課堂教學環境,搭建民主平等的師生交流平臺。一方面教師應不斷加強自身專業素養,強化對話教學理論及應用意識,同時要以學生為課堂中心,根據小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開展對話教學模式,增進師生之間的課堂交流互動,改變傳統的教師唱獨角戲的教學模式,既有利于加強師生情感交流,又可以調動學生學習數學和參與課堂的積極性,進而實現對話教學目標,提高小學生的記憶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
教師可以在課始時創設懸念情境,引出教學內容,引發學生踴躍參與對話的熱情。如在“角的度量”教學開始時引入懸念情境。利用多媒體展示軍事演習中炮兵向目標射擊的過程。根據前幾次調整角度后目標最終被擊中這一現象,教師開始引入教學情境:角度精確度數的意義以及怎么精確度數,進而引出教學內容“角的度量”。通過直觀有趣的懸念情境,既使學生了解精確角度的意義,同時觸發學生學習欲望,自然地進入到新知識的學習中。另外,教師也可以在課程進行中隨時根據教學情況創設問題情境,實現師生之間的對話交流,增強數學教學效果。
對話的題目是對話教學的媒介,通過問題的形式引導師生互動交流,促進情感與思維的發展。在開展對話教學時,教師可設計導學性話題、思辨性話題或者探究性話題設計教學情境,同時應注重話題的價值性、趣味性及思考性,引導學生積極思考相關教學內容。具體來講,教師可以根據教學的重難點設計話題,循循善誘,引導學生思考問題;或者以學生興趣點作為設計話題的出發點,這樣既貼近學生生活視野,又具有較好的現實意義,能夠激發學生交流的興趣。如進行低年級數學對話教學,可以從“喜羊羊”“藍貓”等學生熟悉的卡通形象出發來設計對話話題,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對于高年級學生,可以選擇各種運動賽事的獎牌數作為設計話題的材料。
教師也可以根據教學爭議點設計話題。因此老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善于捕捉具有爭議的疑點,并以之設計新話題開展對話教學,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和拓展學生的思維。例如在“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少)百分之幾”的分數應用題講解后,老師進一步引出問題:如果甲數比乙數多4/1,那么乙數比甲數少幾分之幾?由于受思維定勢“多4/1元反過來就是少4/1元”的影響,有些學生回答4/1,也會有學生答5/1。根據爭議建構話題:4/1和有帶單位4/1分數一樣嗎?條件與問題里甲和乙分別那個是單位“1”?“乙比甲少的數量÷單位‘1’=少幾分之幾”這一關系該怎么列式?”層層設疑引導學生思考問題,明白自己所犯的錯誤。
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合作交流是改進傳統課堂學習方式的有效手段之一。教師應當注重組建的合理性,既要立足于學生的個性、思維特點,同時要承認小組成員在性別、才能、學習能力等方面的合理差異,以便在學習時能互相取長補短。另外,教師要強化學生分工、合作的意識,使成員共同實現預期的學習目標。以“采用字母來表示數字”的教學作為例子,其教學任務是指導學生掌握包含字母乘法式子的簡寫方法。在開展對話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先安排學生分組學習,對相關問題進行小組討論分析,探討怎么在式子運算中用字母簡寫以及哪些條件下能夠簡寫等。然后教師應發揮指導的作用,參與到討論當中,并給學生講解難點,鼓勵學生積極發言、補充,相互啟迪,共同解決問題。
小學數學對話教學模式能夠有效地改進傳統灌輸式教學,既發揮教師指導性角色作用,又突出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促使學生與教師溝通交流,在教師指導下掌握數學的基本概念和解題技巧,對學生提高自主學習能力、發展創造性思維具有重要意義。所以在教學實踐過程中,小學數學教師應立足于學科和學生特點,有意識地營造和諧的對話環境,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活動交流對話,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進而優化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