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錦
(石棉縣七一中學,四川 雅安 625400)
隨著信息技術的日新月異,教育行業在引入了各類先進信息技術來輔助課堂教學之后,教學效率顯著提高,隨著先進信息技術在各個學科課堂的巧妙運用,傳統的教育模式發生改變,教育越來越依賴于各類信息技術,如微課、網課等,教師可以利用這些方式來提高自己的教學效率。初中生物作為學生的生物學入門級學科,教師可以運用諸如微課、視頻等比較有趣的方式來展示生動的生物世界,吸引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提高初中生物課堂的教學效率。
(一)對學生學習的作用
初中階段的學生們正處于活潑好動的青春期,在這一階段,學生不論在生活還是學習中都容易引起“叛逆心理”,傳統教學模式由于受各種主客觀因素的影響顯得比較枯燥乏味,無法最大程度地吸引學生主動跟著教師的節奏進行學習,此時如果強迫學生主動學習知識,反而會引發學生的更加強烈的“叛逆心理”,從而獲得與教學預期相反的效果,學生對于學習的興趣和熱情都會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害。而采用微課、視頻等信息技術進行教學,由于它們的趣味性很強,因而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起學生進一步了解某一生物現象并探究其背后本質的欲望,也就是說如果可以在初中生物課堂中巧妙運用各類信息技術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幫助學生建立起學習探索生物奧秘的興趣,從而極大地提高生物課堂的教學效率。
(二)對教師教學的作用
對于正處于青春期的初中學生,教師需要謹慎選擇適用的教學方法,讓學生自發自愿地主動學習并且建立起學習生物知識的興趣對于教師而言不是容易達成的目標。而在生物課堂中引入各類信息技術手段,比如加入各種兼具趣味性和知識性的視頻內容,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吸引學生主動思考,主動學習從而達到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目標。這對于肩負教書育人重任的教師而言無疑是大大地減輕了負擔和壓力,教學壓力減輕之后,教師可以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來對自己的教學工作進行反省,及時改進存在缺陷的教學方式和手段,創造性地提出新的教學方法再適用于學生,從而形成一個良性的循環系統,保障教學質量和效率。另外,初中生物課堂肩負向青春期的學生普及基本的生理知識的任務,受傳統思想影響,中國人在面對面式的性教育方面一向過于含蓄晦澀,這就可能導致生理知識普及力度不夠的情況,此時若是能夠在課堂上引入生理知識講解視頻供學生學習,則可以達到更加形象、直觀、準確的效果。
(一)常言道:“萬事有利則有弊”,世界上存在的大多數事物都具有“雙刃劍”的性質。如上文所述,在初中生物課堂上引入各類先進有趣的信息技術可以達到如吸引學生注意力,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等諸多效果,但是這一手段也存在著許多隱患,若運用不當則可能適得其反,不僅不能達到上述效果,還可能進一步降低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率。譬如,若授課的教師過度依賴這些便捷的信息技術,過多地在課堂教學中使用微課、視頻教學等手段,從而弱化自身作為教師應當起到的“傳道授業解惑”的作用,則可能引發適得其反的效果。因為無論這些信息技術再怎么發展,它們終歸是機械的,沒有人的智慧和靈活,若一味地依賴于這些技術手段而弱化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主導作用,則無法實現“1+1大于2”的效果,很可能造成學生只一味觀看教學視頻,而全無對內在原理的思考欲望的局面。
(二)再比如,有一些教學視頻一味強調“趣味性”,而不考慮“知識性”,一味追求吸引學生注意力,卻不注重在視頻的講解中啟發學生對某一問題的深入思考。若這樣的教學視頻內容在初中生物課堂上被廣泛地使用,日積月累則會造成很大一部分學生上課只是為了看視頻取樂,而無法真正思考問題現象與本質的狀態,這實際上違背了教育“啟發人去思考”的本質,同樣造成了適得其反的效果。
(一)針對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過度依賴于某些信息技術手段而弱化其本身“補充講解,引導思考”作用的現象來講,教師應該重視加強自身職業素養和能力,堅持以自身作為課堂教學的主線,在課堂上積極發揮作用。對于所引用的視頻中講解的內容應當要有自己獨特而正確的看法觀點,在教學視頻之外進行補充講解并引導學生對某一些問題進行較為深入的思考。最好能夠鼓勵學生將各自所思考的內容在課堂上進行互動交流,教師應當主導整個課堂的氛圍走向,讓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進行學習和思考。
(二)針對一些教學視頻質量不合格的問題,教師應當在篩選視頻的過程中做到嚴格把關,確保用于課堂教學的內容對于學生而言是有益的。若不得不在課堂上使用一些一些不夠完善的內容時,教師應當及時提醒學生該內容所存在的不足,同時可以引導學生思考如何改善這些既存的不足,這一方面彌補了教學內容的不足,另一方面又進一步鍛煉了學生的思考判斷能力,可謂是一舉兩得。
總之,在初中生物課堂中運用各種先進信息技術時,要運用辯證唯物的方法,既要看到它們的優勢作用并加以充分利用,作為教師也要時刻注意這些技術手段背后潛在的危害并相應地做出補救措施,不可只看到它們的某一面而忽視另一面。在選取運用于課堂教學的信息技術手段時,教師應當以謹慎的態度事先考慮到其正式運用于課堂的效果和可能存在的危害,并提前設定排除或減輕這些潛在危害的方法。
在初中階段的生物課堂上充分利用各種可用的信息技術手段作為輔助教師教學的重要工具,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率。各式各樣兼具“趣味性”和“知識性”的現代信息技術手段,能夠以其獨特的魅力吸引學生們投入課堂學習和交流之中,在教師的正確引導之下,學生受到吸引從而主動學習知識,主動思考問題,形成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的同時,也培養了他們對于生物學的興趣,為之后高中階段甚至大學階段的生物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